为什么千百年来鸣沙山没有吞噬月牙泉呢?月牙泉水又来自何处呢? 月牙泉:即将消失的绝景!

位于敦煌市区以南5公里的鸣沙山、月牙泉自汉代便已成为敦煌盛景,千百年来,风卷飞沙,这沙漠中的泉水却始终碧波荡漾。为什么千百年来敦煌鸣沙山没有吞噬月牙泉呢?月牙泉水来自何处呢?

为什么千百年来鸣沙山没有吞噬月牙泉呢?月牙泉水又来自何处呢?

原来,沙丘的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越是高大的沙丘越不移动。月牙泉周围的沙丘较为高大(平均高度为140米),而且在这个区域内,冬季以偏西西南风为主,夏季以偏东东北风为主,相反方向的风抵消了对沙丘的影响,所以沙丘不发生整体的移动。

为什么千百年来鸣沙山没有吞噬月牙泉呢?月牙泉水又来自何处呢?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做离心回旋运动,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塌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高大的沙山山脊上,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的道理”。

为什么千百年来鸣沙山没有吞噬月牙泉呢?月牙泉水又来自何处呢?

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不为流沙所掩,始终碧波荡漾,久雨不溢,久旱不凋。如此神奇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是一个在研究领域都颇有纷争的课题。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专家张明泉教授告诉我们,在月牙泉湖区下面,单一而松散的含砾粗砂层结构为月牙泉汇水范围内地下水的蓄积和流动提供了天然的空间。

在月牙泉的东西两侧,党河与同属党河水系的大泉河出山口冲刷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洪积扇,扇柄地势高,扇缘地势低平,而月牙泉就正好位于两扇之间相对低洼的区域。

当党河的地下径流进入月牙泉所在的区域后,便从这个低洼区域的西南侧溢出地表,而后又从东南侧渗入地下,形成了这沙漠中的水景奇观。

文/沐橙籽

月牙泉:即将消失的绝景!

鸣沙山似一位威武挺拔的情郎,无比珍惜怀中的“月牙泉”,这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少女安静羞涩,面对即将到来的消失,无比依恋着心爱的人,似在等待着什么,又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月牙泉:即将消失的绝景!

奇:满目荒凉的茫茫大漠中,有一轮新月般的泉水,非浊流,原是泉水清澈,甘甜美味!

月牙泉:即将消失的绝景!

惊:静谧沉睡在这干旱沙漠里的泉水,却千年不涸,世界堪奇!

绝:千百年以来,此泉不会被流沙所淹没,亦不干旱枯竭。

谜:漠中沙,被风刮起时,不往下走,而从山下往山上流动。

憾:泉水面积从20多亩,锐减到现在的8亩多,水深从10多米,到现在的2米,没有政府的补水措施,不知现在的月牙泉还能坚持多久?!

不管怎样,月牙泉,自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刻起,就给昏黄滚滚的沙漠中,还来了生命的鲜活和绿意,让人不得不感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令人神醉情驰,魂牵梦绕。

这“沙漠第一泉”正在面临无比严峻的生态大考验,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鸣沙山不断地向月牙泉步步紧逼,为了不使月牙泉从此消失,只得养护月牙泉,建立调水项目,就出现了有人说“月牙泉的水不清澈了”、“景色没有那么好”、“只是小水洼”、“可去可不去”... ...

是看着她慢慢消失?还是强留下,延缓消失的步伐?你怎么看?

TIPS:

1.费用:

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20元/人,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元/人

旅游观光车:10元/人;骑骆驼100元/人;沙地摩托车120元/人;滑沙15元/人;鞋套:15元/人(可循环利用);

2.公共交通:反弹琵琶雕像和汽车站均可乘3路车直达景区大门,票价1元;

3.游览用时:3-4小时

4.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5:30-21:3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7:30-19:30;推荐早上或者傍晚去,白天十分炎热;

5.注意事项:

由于风沙大,强烈推荐头巾,把耳鼻全部罩上。

如第二天还需要前往看日出,可以办理指纹录入。

穿裙子拍照,不好看的话,可不租鞋套可以穿拖鞋,方便脱穿。

沐橙籽:

环球旅行者,自由撰稿人,旅行玩家,多平台自媒体,两年行走经过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