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醉美甘青游---鸣沙山月牙泉 「试题速递」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复习模拟卷五

文图|燕子 编辑|燕子
念起沙,不得不说小时候的老家。如果不去鸣沙山,除了课本上,电视上沙漠的画面外,我记忆中最清晰的还是我们老家寨外沙土岗。那时候一二年级吧,放了学舍不得回家,光脚丫子爬沙土岗玩,我们老家的沙土岗并不是光秃秃的沙土,岗上有低矮的果树,伸手即摘。虽然那时候村里人都叫沙土岗,可在我脑海中,那就是高低起伏,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沙土热热的,烫烫的,脚踩上去软软的,滑滑的,痒痒的,真的好舒服。我们在沙土山上打滚儿、奔跑、滑沙梯,那份尽兴,那份由衷,那份天然的快乐,润泽童稚的心灵。
想想都惋惜,老家的沙土岗如今荡然无存,原因是被那时的村里人拉脚儿卖到城里盖楼房了。一车车,一趟趟,无休止,直到把沙土岗拉得一粒沙不剩,当时拉脚儿成了村里人的一种生计。我记忆中的老家是果树遍地,物丰水美人善,祥和一片,人人梦幻的世外桃园。

再讲鸣沙山月牙泉,其实这是两个景点,鸣沙山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水库,延绵20多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鸣沙又叫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月牙泉,沙漠中的美丽眼睛。“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是否也换了容颜。”歌手田震在《月牙泉》中这样唱道。据可以考证的历史,月牙泉距今已有12000年的历史了。月牙泉,水质甘洌,水声潺潺,澄清如镜,这一泓清泉,仿佛文静的妙龄女子,和鸣沙山长相厮守。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
关于鸣沙山和月牙泉,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第一次听说月牙泉 ,见到月牙泉图片,还是心梦群友老任分享,记得他说他去月牙泉,还晒出了图片,当时的感觉是这月牙泉远在天边,远到我只能在这图片上看看,如今真的涉足,因为看过图片,还真的久违的熟悉,游过之后再谈起,要用“亲切”二字来形容。
我们下午三点到达月牙泉,因为甘肃的夏天9:30黑天,则相当于我们这里夏天的一点多钟,月牙泉的温度38度,我真的可以用骄阳似火,炙烤来形容了。沙漠、酷阳,你想想,如此炙热的天,即来之,则安之,你还不能不游览。导游讲,有三条路线:一、骑骆驼到鸣沙山,沙漠拍照,下山时骆驼再载到月牙泉;二、坐电车到月牙泉;三、步行到月牙泉。因为我们本是奔着月牙泉去的,也就放弃了骑骆驼,又因为天太热,不熟悉地形,所以就选择了坐电车过去。游过之后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如果你游览时天不热 ,可以选择骑骑骆驼,玩玩沙,再坐骆驼去月牙泉。如果不想骑骆驼,天又不热的话,可以步行去月牙泉,很近的,不用坐电车。
人说,看景不如听景,这句话绝对正确。如果你近看月牙泉,你是拍不到全貌的,就是登上亭子也拍不出图片上的唯美,怎么办呢?时间太 紧,登沙山又登不到沙顶,我们就选择在沙山脚 下拍照玩沙,那太阳热得,说烤人都不过分,我都感觉裸露的皮肤被太阳热情地亲吻过后上色是肯定的,大老远的跑来,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其实这样的沙山适合自驾来,没有时间限制,可以任性玩个够。你信吗?湘姐为了拍月牙泉的全貌,选择登沙山,归队时热得都中暑了。
鸣沙山适合拍飞天红衣上妆照,导游规定19:40集合,我们返回时已近20:00了,我还特意拍了斜照的稍稍不再炙烤的太阳,路上见一个个化着精致的妆容,打扮成飞天造型的漂亮小姐姐随着御用摄影师往鸣沙山飘去。其实鸣沙山拍照晚上八点以后阳光是最适合的。我们这些外地的游客只能在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游览,别无选择。
有人把鸣沙山和月牙泉比喻成一对难分难舍的情侣,月牙泉是一位柔美脱俗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子,鸣沙山是一位憨厚的情哥哥,忠诚唯一,痴心不改,相依相伴,日夜守候。
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余光中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燕子2021年7月21日
作者:燕子,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小女子。
壹点号燕子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基础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全国高考真题)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1.B 2.D
【解析】1.参照图中的岛内的淡/咸水界限,可知岛内地下淡水受岛屿周边海洋水的影响。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雨水得到充分稳定的下渗,有利于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就会导致淡/咸水界限变化大,岛内地下淡水区空间变化大;人工岛足够宽也有利于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所以选B。
2.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人工岛没有足够宽度,容易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导致人工岛的地下淡水的区域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地下淡水储量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即选D。此题容易错选水质较差,水质差是受到海水影响的地下水咸水区,地下水淡水区水质没有问题。
(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一模)月牙泉是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著名旅游景点,1960年前,最大水深9米,泉水清澈见底。但是之后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然后又采取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合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3.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区域降水较少
B.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强
C.过度用水,地下水位下降
D.地势较高,地表径流明显
4.从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措施终止的原因可能是( )
A.中途损耗量过大
B.不能自流输水
C.党河含沙量过大
D.党河水质较差
5.渗灌补水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径流不易调控
B.地表起伏不平
C.渗灌区域距离过长
D.土壤致密载重
【答案】3.C 4.D 5.A
【解析】3.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无相关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对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也有影响,但是根本原因在于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考虑人为原因,人类过度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C正确;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与海拔较高无相关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利用管道输水中途基本上不损耗,不泄露,A不符合题意。从党河到月牙泉能自流输水,B不符合题意。党河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小,含沙量不是终止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党河水质较差是管道补水措施终止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D。
5.采用渗灌补水的方法将党河的水引入土地周围进行地下水的回补,水流在地下的流向难以调控,不一定流入月牙泉周围的地下,因此该种效果不明显,A正确。跟地表的起伏以及土壤质地的载重无关。由图中可以看出渗灌的距离较短,选项B、C、D错误。故选A。
(2021·全国)海流兔河流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的风沙滩地区,地表覆盖固定、半固定沙丘,为黄河二级支流。某科研团队为研究海流兔河的径流量变化,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海流兔河流域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和河流平均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统计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海流兔河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降雨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
7.导致海流兔河4—6月径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减少
B.蒸发增强
C.下渗减少
D.灌溉用水增多
【答案】6.A 7.B
【解析】6.从图中可知,该地冬季降水量稀少,B错误。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融化,C、D错误。因此该河流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应为地下水,补给量小但较稳定,A正确。故选A。
7.海流兔河流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的风沙滩地区,气候干旱,结合图中信息可知,4-6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导致径流量减少明显,B正确。图中可知4-6月降水量不是最少的,但径流量最低,说明降水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此时下渗没有明显减少,C错误。灌溉用水是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B。
(2021·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三中高一期末)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若该海位于太平洋,则该海区可能位于( )
A.西南部海区
B.西北部海区
C.东大西洋中部海区
D.东南部海区
9.图中①、②表示的洋流名称可能是( )
A.①加利福尼亚寒流、②秘鲁寒流
B.①墨西哥湾暖流、②北大西洋暖流
C.①巴西暧流、②西风漂流
D.①拉布拉多寒流、②墨西哥湾暖流
10.若该海域位于大西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北海渔场
B.①洋流增温增湿
C.甲处易形成海雾
D.②洋流为风海流
【答案】8.B 9.D 10.C
【解析】8.根据图中水温的纬度变化,可判断为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图中①为寒流,②为暖流,根据洋流分布规律,该海区位于大洋西部,根据气温值可推断,该区域为中纬度地区,所以该海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海区,故B正确,ACD错。
9.根据上题分析,该海域在北半球大洋西部,可能为太平洋,可推断①为拉布拉多寒流、②为墨西哥湾暖流,故D正确,秘鲁寒流、巴西暧流、西风漂流都在南半球,故AC错,①为寒流,B错。故选D。
10.若该海域位于大西洋,且在北半球大洋西部,甲处应为纽芬兰渔场,故A错,①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故B错,甲处寒暖流交汇,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故C正确,②洋流为补偿流,故D错。故选C。
(2021·湖北孝感·高二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产生的核废水排入到大海中,截至目前日本储存的核废水总量达125万吨之巨,预计到2023年3月前后,核废水总量将会达到137日万吨的水箱容量极限。这些核废水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持续冷却核电站堆芯而注入的水,以及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这些核废水虽然经过处理,但是依旧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元素。下图为日本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分析人士指出,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对中国北影响较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东海相对封闭②排放地在日本东海岸,中国在日本西侧③受洋流因素影响小④日本无鱼类洄游入东海、黄海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度,温度适宜
B.火山喷发物中含有营养物质
C.海岸线平直提供天然栖息地
D.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答案】11.B 12.D
【解析】11.根据所学可知,东海属于半封闭式水域,其外侧被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及台湾岛等所包围,不易受核污水影响,①符合;排放地福岛在日本东海岸,面向北太平洋一侧,而中国在日本西侧,受其影响较小,②符合;排放污水会随着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北流动,我国海域受洋流因素影响小,③符合;福岛东部距离我国东海、黄海较远,其附近受核辐射污染水体内的鱼类不会洄游到我国东海、黄海,而东海、黄海附近的日本鱼类则会游入我国东海、黄海,所以“日本无鱼类洄游入东海、黄海”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据图可知,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引起海水剧烈扰动,导致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D正确;该海域纬度较低,A错误;火山喷发物中的营养物质对鱼类资源丰富影响较小,B错误;日本海岸线较曲折,C错误;故选D。
(2021·全国高二)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13.海域①和④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差别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影响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性质
14.海域①~④中获得的净辐射值最低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3.D 14.B
【解析】13.海水温度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越多;两海域纬度位置相当,正午太阳高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A、C错误。大气环流影响较小,B错误。海域④受暖流影响,水温比受寒流影响的海域①高,输送热量较多,D正确。故选D。
14.海域②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收入最低,盈余量最低且为负值,故净辐射值最低,B正确。①③④纬度偏低,热量收入多于②海域,净辐射值高于②海域,A、C、D错误。故选B。
(2021·山东德州)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题。
15.“海浩”现象常出现( )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16.“海浩”现象发生时( )
A.海一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一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一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一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答案】15.D 16.A
【解析】15.合材料信息可知,“海浩”实为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选项四个时间中,冬季冷空气活跃,且冬季清晨其降温幅度大,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更易凝结成雾,“海浩”现象多发,D正确;春季子夜的降温幅度无冬季清晨大(可联系“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这一知识点),A错;夏季冷空气欠发育,秋季正午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BC错。故选D。
16.注意材料信息“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所以“海浩”现象发生时,海一气间温差大,有利于加剧海面蒸发。同时,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较大,更有利于形成“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的特点,故选A。
(2021·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二髙级中学高二期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冷暖异常的表现,这种海水温度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岸的气温和降水都发生明显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尼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洪灾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赤道附近海水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
【答案】17.C 18.D
【解析】17.由图可知,厄尔尼诺年,东风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鱼类的饵料减少,且水温升高,影响鱼类生存,渔场渔获量会减少,B错误;由图可知,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秘鲁沿岸降水会增多,太平洋西岸降水减少,印尼热带雨林地区和澳大林亚东部均易发生火灾,AD错误、C正确。故选C。
18.表层海水运动受制于东南信风,在东南信风吹佛下形成了南赤道暖流,A错误;由图可知,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B错误;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温暖海水增多,C错误;由图可知,厄尔尼诺年赤道附近海水运动方向向东,拉尼娜年赤道附近海水运动方向向西,方向相反,D正确。故选D。
(2021·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辽东半岛东岸及鸭绿江口近岸区城也会结冰,但面积小,冰情轻。读图“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辽东半岛东岸盛冰期海冰较西岸面积小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海域开放
C.洋流影响较小
D.海水盐度低,
20.辽东湾东岸的海冰平均厚度大于西岸,下列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
A.东岸是冬季风迎风岸
B.东岸海水深度更深
C.西岸冬季降雪量较少
D.西岸海冰流动性弱
21.辽东湾海湾封冻会导致( )
A.海域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D.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答案】19.B 20.A 21.C
【解析】19.辽东半岛东岸和西岸纬度相当,A错误;辽东半岛东岸与西岸相比,海域较开放,与海水交换频繁,水温较高,海冰较少,B正确。辽东半岛东岸与西岸受洋流的影响都较小,C错误。辽东半岛西岸受陆地径流汇入、海域封闭等影响,海水盐度较低,海冰面积应较大,D错误。故选B。
20.东岸为冬季风迎风岸,气温降低,盛行风吹拂,海冰厚度大,A正确;无理由表明东岸海水深度更深,B错误;降雪量多少对海冰影响不大,C错误;在盛行风作用下,西岸海冰向东流动,D错误;故选A。
21. 辽东湾海湾封冻,海水结冰,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降低,A错误;由于结冰水汽减少,降雪也减少,B错误; 冰面比较光滑,减小摩擦力,风力加强,D错误; 海冰形成,盐分析出,加之河流结冰,冰下盐度高,C正确;故选C。
(2021·山东威海)海洋与大气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等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图示意1997年太平洋局部海域海洋表层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差值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是海洋根本的热量来源
B.大气参与陆上内循环影响海水性质
C.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营养元素
D.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缓解大气温室效应
23.1997年,赤道太平洋沿岸( )
A.西侧洪涝灾害概率增大
B.东侧降水增多
C.秘鲁渔场产量巨增
D.东南信风偏强
【答案】22.D 23.B
【解析】2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阳辐射是海洋根本的热量来源,A错误;大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影响海水性质,B错误;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C错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D。
23.读图可知,1997年太平洋东部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可判断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此时赤道太平洋沿岸西侧形成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可能出现旱灾及森林火灾,A错误;东侧形成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出现洪涝灾害,B正确;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渔场减产,C错误;东南信风减弱,D错误。故选B。
(2021·天津高二期末)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乙处(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沃克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甲海域沿岸暴雨成灾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乙海域附近大渔场歉收
D.乙海域沿岸气候更加干旱
【答案】24.D 25.C
【解析】24.考查沃克环流的成因,突出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AB分别位于大西洋西岸和东岸,根据沃克环流形成原因来看,大西洋表层海水在信风的驱使下,自东向西流动,在大洋东岸形成离岸风,深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而由于气温降低,垂直方向上,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同纬度大洋西岸暖流堆积,气温升高,气流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②④正确,故选D。
25.当沃克环流变弱时,说明此时乙到甲地的太平洋海水流动减弱,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海——气相互发生改变,此时甲海域沿岸易出现干旱,A错误;秘鲁寒流势力减弱,冷海水上涌减弱,乙海域附近大渔场歉收,乙海域沿岸气候湿润,C正确,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期末)下图是我国某河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汛期的出现时间推测,甲汛期来源于____补给;丙汛期来源于____补给。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____
(3)归纳该河主要的水量特征。____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____
【答案】春季季节性融雪 夏季冰川融水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加剧;同期,农业用水量大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解析】(1)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甲汛期是春季,因此判定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判定是冰川融水所致。
(2)根据乙出现的时间在春季,可以判断为随着气温的升高,虽有积雪融水补给,但蒸发量增加,使得河流的水量较少;另外结合图示区域为我国,则推断春季人类用水增加导致河流水量减少。
(3)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量小,可判断该河流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由于位于内陆,受季风影响小,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因此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4)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同时全球变暖,冰川退缩,全球变暖也致蒸发加剧,使得河流水量减少;近几十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使用水资源加剧了河流水量的减少,甚至断流。
27.(2021·山东济宁·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处在鸣沙山(第四纪以来气候逐渐变干,由风沙作用堆积而成)北麓,党河和西水沟两个洪积扇的交界处,以“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观闻名中外。研究表明,月牙泉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周边较低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月牙泉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下图示意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分布(图中右下角为月牙泉景观)。
(1)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月牙泉较周边地区地势低的原因。
(2)说出月牙泉的补给类型,并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其补给过程。
(3)简述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1)月牙泉位于古党河河道,受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势较低;月牙泉位于两个洪积扇之间,受流水堆积作用,洪积扇地势不断增高,月牙泉地势相对较低;第四纪,该区域气候逐渐变干,风力侵蚀使月牙泉所在洼地不断变低。
(2)地下水补给。山地冰川、积雪融水等汇入党河、西水沟,形成地表径流,两河在流经洪积扇时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在地势较低的洼地溢出,补给月牙泉。
(3)人口增长,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水;上游水利工程建设,补给水源减少;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
【解析】(1)由材料可知,鸣沙山为“第四纪以来气候逐渐变干,由风沙作用堆积而成”,可推知月牙泉处受到风力侵蚀作用较强,形成洼地,而南部鸣沙山随着风力的不断堆积,地势变高;月牙泉位于“党河和西水沟两个洪积扇的交界处”,随流水不断堆积,两个冲积扇地势逐渐变高,月牙泉地势相对变低;由图可知,月牙泉位于古河道,受流水侵蚀,因此地势较低。
(2)月牙泉地处沙漠地区,降水少,无河流水注入,周围无高大山脉提供高山冰雪融水,因此其主要补给类型应为地下水。党河和西水沟的水在流经冲积扇时,下渗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在月牙泉处出露,补给泉水。
(3)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蒸发加强;人为原因包括人类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河流的上中游地区过量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小;上中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修建拦截径流等。
28.(2020·罗平县第二中学)读 “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④洋流的性质是______,它对欧洲西部的影响是______。
(2)①、②洋流交汇处分布着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其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如果太平洋①处海域发生漏油事故,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暖流 增温增湿
(2)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3)加快漏油海域的净化速度,扩大漏油污染的海域范围
【解析】(1)从图中看,④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④位于欧洲西部,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2)图中①为日本暖流、②为千岛寒流,①②洋流交汇处分布着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其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是处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3)如果太平洋①处海域发生漏油事故,该海域的洋流会把大量油污带往其它海域,从而降低该海域油污的浓度,从而加快漏油海域的净化速度;洋流把大量油污带往其它海域,使得其它海域受到污染,从而扩大漏油污染的海域范围。
29.(2021·辽西育明高级中学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对全球造成巨大的损失。
材料二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其基本特征是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而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下降。结果造成-些地区干旱,一些地区暴风骤雨。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材料三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1)下图为赤道太平洋上空甲、乙两种大气环流形式图,属于厄尔尼诺年份的是________图。
(2)在“拉尼娜”盛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台风的次数将增多还是减少?请联系影响我国台风的发源地简要加以分析。
【答案】(1)甲
(2)增多。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在“拉尼娜”盛期,赤道太平洋西侧海水比往常更加温暖,上升气流更加旺盛,故更容易形成台风。
【解析】(1)由材料信息“厄尔尼诺是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而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下降”可知,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上空环流呈顺时针,大洋梺西侧由于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东侧海水异常增温,气流上升,形成降水,甲图符合题意。
(2)由材料信息“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可知,在“拉尼娜”盛期,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受信风的影响,发生台风的次数将增多。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在“拉尼娜”盛期,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赤道太平洋西侧海水比往常更加温暖,上升气流更加旺盛,故更容易形成台风。
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来源网络,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