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一枪一弹解放大陈岛,张爱萍越级向彭总汇报,打出漂亮一战 攻打一江山岛有多难?

虽然1949年之后,我国已经基本处于解放状态,但仍然有一些硝烟存在,除了要进行抗美援朝战役之外,还要时刻去防备蒋军的干扰。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退守孤岛,但依旧在不断进行反攻。

不费一枪一弹解放大陈岛,张爱萍越级向彭总汇报,打出漂亮一战

很长一段时间中,双方一直都在进行防空、海战等一系列新式的战斗过程。当时的国民党军不仅占据台岛,而且还占据很多临近大陆海岸的岛屿,比如金门、舟山、大陈岛、一江山岛等

这些岛屿都是非常重要的阵地,国民党军在这些阵地当中不仅修建了机场、军港,而且还经常会派出军舰袭击沿海民众。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海岛上的特务经常会潜水登陆,从而在大陆内部进行破坏

不费一枪一弹解放大陈岛,张爱萍越级向彭总汇报,打出漂亮一战

所以在当时的交战过程中,国民党军也算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甚至对我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金门战役失利之后,我军也面对着非常严峻的局势不过在解放大陈岛的过程中,张爱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主张主动去进攻一江山岛,只要抓住时机就能够给敌军造成威胁,而且也能顺利攻下大陈岛。

张爱萍的设想

在经过金门岛战役的失利之后,我军欠缺海战能力的缺点已经被明显暴露出来,所以在攻占其他岛屿方面也产生了顾虑。因此,在考虑了很久之后,也没有打算去继续攻占一江山岛。

不费一枪一弹解放大陈岛,张爱萍越级向彭总汇报,打出漂亮一战

国民党方面也在一江山岛屿当中修建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而且还与美军达成了协议。只要这一岛屿受到进攻,那么美军也会参与作战,这也的确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不过张爱萍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拥有自己的打算,并且认为我军有能力去解放这座岛屿。在他的分析当中,也指出金门岛战役之所以失利,就是因为准备工作和情报工作做得不够好

因此,在攻占一江山岛屿的过程中,只要有足够的准备工作,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因为这里的面积和驻军人数都不如金门,所以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张爱萍也考虑到了美军的问题,但是他相信美军不会干扰解放军的进一步行动,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已经认识到我军的强大战斗力。因此,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美军也不可能再次被拖入浑水,肯定会提前放手。

其实当时的张爱萍受到了很大的阻拦,一方面陈赓打电话叫停了他的计划,也有很多人都不同意他的这种做法,但是张爱萍不甘心,直接向彭老总请示,最终他也获得了批准

张爱萍打出漂亮一战

张爱萍早就已经制定好了作战方案,在进行一江山岛语的解放战争之前,他就已经对整个部队进行了训练,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海战,所以就接受了非常严格的培训。

当时的张爱萍也向很多渔民请教了海洋方面的一些知识,并且也推测了最佳作战时间。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周密的准备过程,才让张爱萍变得更具有信心。

在战争打响之后,我军也的确展现出了足够强悍的实力,而且还进行了一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也正是因为准备充分,再加上张爱萍的推测非常合理,美军并没有伸出援手,所以顺利攻下了一江山岛语。

在解放这座岛屿之后,国民党军也非常后怕,所以大陈岛守军很快就撤离了,也意味着我军没有耗费一枪一弹,解放了大陈岛,并且证明了张爱萍这一系列计划都是非常周密的。

这次战役的胜利的确非常关键,让我军真正拥有了海军作战经验,而且也极大的提升了战士们的士气,因为此前在金门战役中失利,也对海战特别胆怯。但是经历过这一场战役之后,所有人都有了更多的信心。

虽然国民党军方面多次得到美军的支持,而且拥有的武器装备也相当先进,但是在实际表现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所以也就受到了一系列的压制。我军在不断作战的情况下,不仅拥有足够的经验,而且也能通过战术,对敌军产生威胁。

-完-

作者:启道

注释:【 原创内容请勿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文|逆北

01难啃的一江山岛

1954年下半年,华东军区迎来了新的作战任务——解放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海域,国民党败退台湾之时,凭恃手中的优势海空军与美国人的支持,占据了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岛屿。国民党当局利用这些岛屿建立军事基地,不时出兵骚扰东南沿海城市与乡村地区。

沿海的人民苦透了,国民党方面收编沿海地区的匪徒,利用他们对当地的了解,经常偷袭解放军驻军或劫掠乡村,除此之外,国民党方面派出轰炸机飞临上海,肆意轰炸居民区与工厂,给沿海人民更是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发展人民海空军力量,解放被国民党当局占据的岛屿,成为了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的新主题。

攻打一江山岛有多难?

(被国民党军轰炸的上海城区)

关于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计划,其实早在1952年就在酝酿。只不过,当时军委还没有把一江山岛列为主要目标,而是想尽快解放金门,给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扫清障碍。

不过,金门距离大陆虽近,但好攻不好守,1949年秋,当时叶飞的部队就因为缺乏海空军的掩护,在金门登陆战中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因此,岛屿作战不同于以往的平原山地大兵团作战或游击战,这种新的空间,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幸运的是,解放军在经历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后,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再也不是过去海空军发展落后的“吴下阿蒙”,而是已经具备了海陆空联合作战能力的新式军队。华东军区的官兵摩拳擦掌,迫切期望通过反击战,来解放周边海域的岛屿,巩固国防。

一江山岛,走进了军区首长们的视野之中。

光看一江山岛,这只是一个长不到0.7公里的小岛,海水将一座岛屿东西隔开,故有“一江山岛”之称。但是,千万不要小觑这座岛屿,因为它是大陈岛的屏障,倘若一江山岛被占领,那么大陈岛将会孤掌难鸣。

军委希望通过解放一江山岛,来“敲山震虎”,达到解放大陈岛的目的。

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为构思攻打一江山岛可以说是操碎了心。通过长期侦查,他发现一江山岛守军只有千余人,可是堡垒群众多,全岛构筑有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碉堡154个,防御阵地分为三道,以实现火力交叉配合,层层抵御攻岛部队。除此之外,滩头处还有众多水雷和铁丝网。由于岛屿周围多为悬崖绝壁,地势陡峭,本就不易登陆,现在又多了难缠的防御工事和碉堡。显然,一江山岛是一块硬骨头。

攻打一江山岛,对于当时的共和国高层来说,不只是一个军事问题,还是一个可能牵涉到国际的政治问题。因为美国的第七舰队,随时有可能增援国民党部队据守的岛屿。因此,要想拿下一江山岛,除了要下番狠功夫,还得速度快,让美国人来不及反应。

02登陆岛屿

攻打一江山岛的作战计划,终于在1954年秋得到了中央批准,为了尽可能在战争爆发后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张爱萍根据前方送回的情报,决定从敌人守备薄弱的岛屿西北角上兵分三路切入。同时,航空兵部队与海军主力舰都要参与此次行动。

这将是解放军海陆空三方军事力量第一次大型联合作战。

攻打一江山岛有多难?

但是,1954年底,蒋介石方面与美军在浙江沿海举行的一场所谓的联合军演,让中央军委顿时警觉了起来——敌人会不会看出了我们的计划?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是否要推迟?面对可能出现的变数,张爱萍等人坚持战机不可轻易丧失,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计划推迟,敌人在一江山岛的守备会得到加强,而自己训练出的作战部队,则将因为复员转业的原因,让准备工作几乎归零。以后再想攻击,难度又大了。

在张爱萍等人力争下,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推迟到了1955年的1月

18日进行。这一天,海面风平浪静,易于海陆空联合作战的进行。天时已经被解放军方面占据。

这一天拂晓,一江山岛的不少国民党军听到了天空中飞机发出的嗡嗡声,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来的是自己的飞机,后来才发现,解放军的航空兵已经开始轰炸岛屿上的防御工事和碉堡。刹那间,岛屿不少地区变成一片火海。守岛的国民党军司令王生明隐约察觉到,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守岛的国民党军还没有从轰炸中缓过神来的时候,解放军的海军部队(包括一部分搭载野战炮的船只),冒着随时可能被敌人炮弹击中的危险,又展开了对滩头火力点的炮击。许多国民党军的碉堡在火箭炮与榴弹炮的轰击下爆炸起火,但是仍然有很多暗堡处在火力网的攻击死角,一时间难以摧毁。

到了中午,解放军第20军60师的四个加强营,在护卫舰、扫雷舰与炮艇等掩护下,乘坐登陆船开始接近一江山岛的黄岩礁、海门礁与乐清礁等区域。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登陆部队靠岸时候正好是海水涨潮,所以大部分官兵顺利于下午2:30前登岸,完成了指挥部的要求。但是,也有一部分部队因为指挥员大意,搞错了登陆地点,撞进了敌人在北山湾滩头的火力网中,蒙受了不小的伤亡。所幸,其余登陆部队在登上悬崖峭壁后迂回进攻,逐步清除了敌人控制滩头的火力点,掩护后续部队成功登岸。

攻打一江山岛有多难?

03一箭双雕

攻上滩头的解放军突击部队,立刻向敌人在岛屿深处的火力点发动了进攻。面对设置在高处的敌军火力点,战士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长竹竿,在其中一头拴上炸药包,然后用绳索固定,作为可操纵的引线,最后再将竹竿小心伸向敌人在暗处的火力点,一拉绳索,将炸药包引爆,靠着这种设计,解放军端掉了不少敌人的碉堡。

但是,有时候这种方法来不及使用,为了速战速决,登岛的作战部队便以轻重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然后使用火焰喷射器或投掷手榴弹来摧毁敌人的地堡。攻岛的解放军突击部队中不断有人倒下,但是敌人的防御体系也因此被彻底砸烂,战局走向已经相当明朗了。

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守军本就只有一千左右,在解放军的连环打击下损失直线上升。守岛的王生明大为惊恐,忙向大陈岛求援。可是,此时大陈岛的国民党军也遭遇了解放军航空兵的攻击,不敢轻易出发援救一江山岛守军。到了现在,王生明眼看手下伤亡殆尽,自己无力回天,只得在岛上203高地失守后不久,拉响手榴弹自尽。

到了18日下午四时,岛上的守军据点基本被清除,登岛的解放军部队仅仅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便控制了岛上的局面。大陈岛方面的国民党守军虽然有一万左右,但是其受制于大陆方面的海空优势,按兵不动,根本不敢来反攻。

(解放军将红旗插上岛屿203高地)

当一江山岛解放后,台湾当局才匆匆执行所谓的“金刚计划”,将大陈岛的军民三万多人撤出,一江山岛战役,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而美国方面的第七舰队,也因其高层态度模糊,一直未敢靠近浙江沿海水域。至此,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以胜利而告终。


参考文献:

《战争亲历者说一江山岛之战》,上海文艺出版社

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三联书店

刘统《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