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最强区,地区生产总值2002.83亿,风景古朴如画适合养老 这些小筑为什么如此温馨?
旅行途中用相机刻录时光、行摄乡土、看古村镇,平凡的生活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欢迎来自各地的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你身边有特色的美丽风景,黄杨军与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在快节奏的都市中,“慢下来,去生活”的理念撩动了无数人心里的那根弦。远离城市的喧嚣,关掉响个不停的电话,放下那个总拿不放的手机,寻一个好山好水的世外桃源,和那个人一起晒晒太阳或一个人也可以,清清心头上的烦恼,或和爱的人打打闹闹亲亲抱抱,或独自一人把世间美景装入囊中。没有奔波没有忙碌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理想生活吗?城市大多已经被嘈杂替代,静谧的慢生活已难以找寻,但是在江南的小镇里依然有着我们喜欢的感觉!
江苏吴江区,一座被水滋养的江南小城,隶属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 。吴江东临上海,西濒太湖; 自古以来,吴江就被誉为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2012年9月6日吴江市正式撤市设区, 以“吴江区”的身份整体并入苏州市中心城区。 而今年就是吴江撤市设区9周年。如今,吴江和苏州正慢慢融为一体, 吴江也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迅速发展壮大。吴江区如今可以说是苏州真正的商业中心,吴江区内的商业体就多达十个, 新城吾悦广场、万宝财富广场、 苏州湾水秀天地、路劲又一城等都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广场。


2021年全国十强区的榜单中苏州吴江区位居第十,江苏第一的好名次,2020年吴江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83亿元。吴江区的最大特点在于民营经济十分发达,是江苏全省的“领头羊”。如今吴江区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信四大产业为主导,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结构。吴江除了有大城市都有的现代化景象和强大的经济体,也有其他现代化城市没有的江南水乡,景色如画的古朴小镇且数量不少,隐藏的慢生活成了许许多多人梦里的江南水乡。
公元909年,吴江建县;1992年,吴江撤县建市;2012年9月1日,吴江撤市设区,为苏州市吴江区。吴江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吴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吴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形成了蚕桑丝绸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千年运河文化、莼鲈诗词文化、国学文化和江村富民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吴江有不少“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古镇,几千年如一日的安静从容让人动心。看脚下河水缓缓流淌,细细感受“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那种一步一景的美妙。
吴江的一个个江南古镇因水成园,因水成街,户户临水,家家通舟,构成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一条条或明或暗,或长或短弄堂,千回百转仿佛带着久远记忆的温度,总有种让人迷失在光阴里的错觉。遇见吴江,在最好的锦绣年华里。无论你是何年龄,都去穿上优雅的旗袍,感受一针一线里的精妙绝伦,体会来自东方的独有魅力。行走在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江南小筑间,你看风景,却成风景,每一帧都很迷人。
吴江是个慢节奏的江南城市,不适合走马观花式地游玩。走走停停,放缓脚步,才能好好看看沿途的风景,才能留住最美的时光,才能沉淀下静好岁月,才能真正体会旅行的意义。趁着假期还有余额,那就走进吴江的水乡小镇中吧,感受那能让人心静的江南慢生活。
江苏经济最强区苏州吴江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002.83亿,江南水乡小镇风景古朴如画适合养老。拍植物、拍农村、拍老屋、拍古建筑古村镇这些我们身边亲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本文由黄杨军摄影原创,感谢关注,黄杨军会一直在路上用相机记录熟悉却不平凡的美,用文字带你一起涨知识看见更多亲切不平凡的美!

1月8日上午,阳江市妇联在阳春市马水镇石田村召开“伸出援手 让爱坚守‘打造农村留守妇女温馨小筑’”项目总结会。市妇联副主席温瑞梅,市妇联权益部、市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全体工作人员,设项目服务点的江城、阳东、阳春、海陵等(市、区)妇联分管维权工作的副主席、权益部长,项目活动的老师(志愿者)和阳春市马水镇妇联干部及石田村妇女群众代表等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阳江站)站长黄小燕作了项目工作总结。黄站长通过PPT演示,图文并茂介绍了项目的背景、申报、选点、实施形式、服务内容、检查评估、资金使用等情况,全面展示了项目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项目实施以来,在4个项目点开展了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卫生义诊、文艺下乡、法律讲座共13场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心理咨询与民生访谈、小组活动共16场次,接受来访咨询及实地个案调解20人次,服务村居群众4860人次,发出宣传资料(小册子)及宣传品共 15000多份。
参与活动的各级妇联干部、维权服务站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妇女群众纷纷表示,该项目植根基层,形式多样,把关爱和服务送到家门口、送到妇女群众身边,既普及了法律宣传和卫生健康知识,又传送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大大丰富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她们敞开了心扉,增进了交流。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妇女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广大妇女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和人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会上,温瑞梅副主席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效,认为项目实施时间短、有计划、内容多,节奏快、效果好,深受妇女群众欢迎。希望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努力实现项目活动常态化,建立健全服务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等特殊妇女群体的工作体系,切实维护好特殊妇女群体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阳江、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