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14、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传说 我国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山东省曲阜市孔庙

【28/3】1、今去东方的耶路撒冷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万人。

【28/3】2、进入山东

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28/3】3、到达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菏泽

山东省地级市,中国牡丹之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

【28/3】4、走进孔子故乡曲阜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还坐落着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1997年,国家旅游局又把曲阜确定为中国35个王牌旅游城市之一

1998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被评为中国文物工作先进市

2007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8/3】5、曲阜蓼河公园水景

系济宁市第二个蓼河大公园。

蓼河,亦称(辽河)蓼沟,古为泞水。1959年前,蓼河由红庙南转向西南流,在陵城镇程家庄西过铁路入邹县而汇入白马河。1959年于陵城镇红庙南改道北入沂河。其主支发源于邹县葛炉山,全长30公里。在息陬乡刘家庄以南为近南北向,刘家庄至陵城镇古路套转为南东~北西流向。曲阜境内长21公里,流域面积131平方公里。为季节性山洪河道。

【28/3】6、沿轩辕路右转孔子大道到孔子博物院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是为了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博物馆,于2019年9月6日正式开放。

【28/3】7、曲阜文化产业创意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曲阜市文化产业发展和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在文化创意方面有创业意愿者提供一个创业平台,通过孵化基地培育、引导、扶持、提高创业者素质、树立创业者精神、鼓舞创业者斗志、壮大创业者队伍,促进文化产业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建立的中心。

【28/3】8、入明故城城门

曲阜,因圣人孔子而名扬天下,是一座弥漫着神圣与神秘感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特殊的历史存在,它早已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物化象征。它的每一个建筑,甚至一石一柱,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

【28/3】9、三孔景点的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1.5千米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与孔府、孔庙统称“三孔”。

1994年12月,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8/3】10、孔林的林是什么意思呢?

林,是中国古代民间对于家族墓地的俗称。这个称呼不仅仅局限于圣人的墓地,普通百姓的家族墓地也称“林”。

只是因为圣人的家族门庭显赫,历朝历代蒙受皇恩,多出文人及为官者,其家族墓地的历史、人文积淀非常丰厚,其家族墓地享受高规格的园仪等,非一般百姓家族墓地可比。故,圣人家族墓地大多威名远扬,如:孔林、孟林、关林等。

【28/3】11、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2010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23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8/3】12、圣父、圣母、圣人的“尼山圣境”

在山环水抱之中,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子母亲的故里颜母村,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圣山、圣水、圣地的圣境景观和圣父、圣母、圣人的圣境格局,“尼山圣境”由此得名。

【28/3】13、尼山书院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即尼山孔庙,位于曲阜东南30公里处的尼山上,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28/3】14、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传说

又名坤灵洞,天然石室,位于 尼山孔庙东南崖下,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曾祈祷于尼丘山而生孔子。

传说:

夫子洞,当年的仲尼出生的山洞。山洞很小很普通,大概就像仲尼母亲当时的身份。圣人出世,颇具神话,故有“龙生虎养鹰打扇”之说。

当孔子的母亲在尼山乞子后,因感于这里的美景,而心情舒畅,食欲大振,不久即怀孕了。乞神或许是没有用的,然而,美好的景色会给人以物质的“能量”却是无疑的了。就在孔子出生后,因为孔子的母亲与父亲年龄相差太大而被世人所不容,而且孔子的父亲看孔子生的太丑陋,故而在万般无奈之中,把孔丘抛于尼山的一个今天被称“夫子洞”的山洞里。

过了几天,悲痛欲绝不忍心的颜徽再次来到这里,奇迹出现了。此时正值酷暑,在婴儿的旁边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另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鹰在扇着翅膀为他驱暑——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28/3】14、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传说


【28/3】14、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传说


【28/3】14、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传说







曲阜孔庙,又称至圣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与泰山岱庙天贶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殿。1961年国务院把"三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山东省曲阜市孔庙


孔庙南北长637(西墙)~652(东墙)米,东西宽141~153 米,占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前后9进院落,有殿、阁、亭、堂、门、庑等建筑100余座,466间房。庙前有宽阔的神道,两侧植柏。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有金声玉振牌坊、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和大中门,各院内遍植桧柏。

我国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山东省曲阜市孔庙

第四进以后为孔庙主体部分,周匝垣墙,配以角楼。第四院内有一座三层楼阁──奎文阁,高24.7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栱,明弘治十三年扩建,是孔庙的藏书楼。阁后为第五院,内矗碑亭13座,皆重檐八角,黄瓦红柱,内有唐、宋、金、元、明、清石碑53通。碑亭 2座为金建,2座为元建,9座为清建。院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再北为孔庙中心,分为三路,中路大成门内有杏坛、大成殿、寝殿、东西庑,供奉孔子及其弟子、历代儒家名人塑像或牌位。大成殿为清雍正二年重建,建在两层石砌的高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四周廊下环立 28 根云龙石柱,均用整石雕成,每柱高约 6米,直径0.81米。正面10根高浮雕,每根雕刻盘龙两条,上下对舞,中雕宝珠,周刻云朵。柱身下端缀以山石,衬以波涛,玲珑剔透,造型优美生动。两侧及背面石柱为八面,每面减地平钑 9条团龙。殿前杏坛亭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地方。殿后为寝殿。东路为孔子故宅,院内供奉孔子上五代祖先。

我国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山东省曲阜市孔庙

西路院内祭祀孔子父母。最后一院为圣迹殿,殿内有明刻孔子周游列国的线刻石画 120幅和历代画家所绘的孔子像石刻。 孔庙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1000余通,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载,有历代文人学士谒庙诗文和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其中以汉魏六朝碑刻最为珍贵。


唐宋时期,孔庙建筑单体己经高度程式化,组群规划布局基本也已成定制。孔庙建筑空间布局也自然遵循这些建筑思想,不仅要满足祭祀孔子的使用要求,而且严守繁褥的礼制规范和等级制度。使孔庙不在是简单平常的学习空间,更具有了特殊的场所精神的"复合"的空间。

曲阜孔庙平面基本形制为其功能的发挥打下了基础,建筑空间布局以"大成殿"院落即"庙"的祭祀空间为整体建筑群落的核心,与内庭空间为次中心所产生的位置关系,构成两组不同功能的院落空间形式。曲阜孔庙整个建筑群自南至北由九进院落串联组成,它以最南端的权星门为起点,到北端的圣迹殿结束。曲阜孔庙的院落空间划分自古城学巷东西簧门外"德作天地"、"道冠古今"两座木牌坊开始。两座木牌坊一方面标示了孔庙建筑群的重要性质和至高等级;另一方面作为进入孔庙的引导,有效地渲染了孔庙建筑群入口的壮观气氛,突出强化了孔庙建筑群的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