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69代子孙,一代书法巨匠,为啥却被开除祖籍,死后不准葬孔林 初中女生考前偷偷拜孔子,不成想被老师撞个正着,场面一度很尴尬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泰戈尔曾言,不论人生要经历多少的磨难,终将会变成礼物,照亮你前行的路。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常常对困境施以怨念,殊不知,正是这些磨难造就了今天的你我。
当人出生的那一刻起,苦难和孤独就注定与我们缠绕在一起,内心无助彷徨,愁苦无法消解,但我们仍旧要勇敢的面对,把眼光望向天涯路上的希望,这样才能战胜人生。如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涑被逐出家族、受尽磨难,甚至死后都不准葬入孔林,但他积极向上,不向命运屈服,终成一代书法巨匠。
少年春风得意,中年屡试不第
孔继涑是孔子正统直系的第六十九代孙,字信夫,号谷园。孔继涑有十二个兄弟,他排行十二,自幼聪慧过人,善于写文作诗,深受家里长辈们的喜爱,他十五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秀才,十九岁的时候又考中了贡生,一路春风得意,成为家族骄傲,大家都是他就是"孔子转世"。

有一次乾隆来到曲阜孔庙祭祀孔子,孔家从众多晚辈中挑选了一位要在皇帝面前讲授儒家经典的代表人物,最终这个重任落在了孔继涑的肩上,可见当时他在孔家后辈中的地位有多高。乾隆来到孔庙后,孔继涑为乾隆进讲《周易》,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如果是孔继涑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那么他的中年时期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年时期的孔继涑没有了往日的"光辉",在乾隆三十三年考中举人后,他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来屡试不第,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并且一步步的卷入进了家族纷争,后半生受尽磨难。
命犯紫微被抄家,遭人诬陷除族籍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孔继涑怎样也想不到,自己正老老实实在家学习,竟然会因为京城官员的迷信而抄了家。远在紫禁城的司天监夜观天象,看到紫微星特别暗淡,觉得事出有因,便开始占卜算卦,这一算就算到了与此毫不相关的孔继涑头上,于是孔继涑家里来了一批京城的"调查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朝廷官员来到了孔继涑的家,果然发现了一些端倪,孔继涑的府邸是按照八卦原理修建,其中九间正房房脊是连在一起十分壮观,远看就像飞龙在天,这在古代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要知道"九"代表"至尊",孔继涑身为孔家后人,这就犯了大忌讳。
那些京官又看到孔继涑房前一颗大树,树的主干不长,但是侧枝却枝繁叶茂,京官便认为孔继涑野心很足,于是便把他的家给抄了,永久把他开除了族籍,此后不再是孔氏家族的成员,并且,死后都不得葬入孔林。
为什么一颗暗淡的紫微星会查到孔继涑身上呢?真的是天意吗?非然,其实事在人为,这背后还隐藏着孔氏家族的内部纷争。
当时乾隆的女儿于夫人曾下嫁给孔府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但是孔宪培年纪还小,所以孔府大小事务一并都由孔继涑来打理,但是于夫人认为孔继涑夺走了自己丈夫的权利,所以便到她父皇面前说孔继涑的坏话,乾隆皇帝信以为真,于是找个借口剥夺了孔继涑的职务和权力,还抄了他的家。
终成书法巨匠,不准入葬孔林
屈子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长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只有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才能走得更远。被抄家并开除族籍的孔继涑每天闭门不出、苦练书法。
孔继涑被抄家后一直居住在玉虹楼,为了苦心钻研书法他整整十年没有下楼,每日都用练书法来消磨时间,慢慢他的书法浑然天成、自成一体,被后入成为玉虹楼法帖。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孔继涑不向命运屈服,终成一代书法巨匠。关于孔继涑目前存世的碑刻一共有500余块,真草隶篆,各具神韵,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这些碑刻一直收藏于玉虹楼,其拓片被装订成101册,所以又叫"百一帖"。
孔继涑晚年的时候被召入京城,最终病死于他乡,因为之前已经把他开除了族籍,所以他死后也不能葬在孔林,这对孔子正统后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耻辱,最终孔继涑被埋葬在了孔林西部大柳庄村的一片荒地上。
他的墓碑上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写,更没有写"孔"这个姓氏,只写了"谷园先生"几个字。很多人依旧对他有着极大的敌意,怕他死后阴魂不散,所以死后也不让他安生,在他的棺材上锁了三条又重又粗的大铁链,铁链另一头拴在了一个大石柱上,以防他的灵魂到处乱跑。
如今孔继涑的墓仍在大柳庄的荒地上,石碑上除了寥寥几字外并无任何其他纹饰,被一些杂乱的秸秆覆盖着,如果不仔细寻找和加以研究根本不知道这是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涑的墓葬。石碑由于年久失修上面的字也不太显眼了,满是岁月的痕迹,令人唏嘘不已。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可能一辈子都要经受各种困难的折磨,但是这也正是我们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试想,一帆风顺的人生该有多无趣啊!顺风顺水的人又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在我们每个成功的里程碑上,都镌刻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在我们失败的每个人生驿站里,也有我们遗留的悲哀和经验,这同样也是我们的一笔财富。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彻底失去了重新站起来的信心,真真正正的绝境,是里里外外都是绝境,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放弃。
文/竹昂
孔子作为我国的“儒圣”,对我国的教育有着很深的影响,现代很多教学理念都能够看到孔子理论的身影,因此孔子在学生们的心中就好像“考试之神”一般的存在,总会在考前参拜一下,以求好成绩。
尤其是中高考这种大型考试,孔子像或者说孔庙基本上是人满为患的,虽说并不能起什么作用,但也想求个心理安慰,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大多是在大型考试中才能够看见这种行为,普通期末考试很少见。

但是广东一位初中的女生,为了求得一个好成绩,在期末考试之前参拜学校内的孔子像,原以为是悄悄进行的,没想到却被老师撞个正着,那场面真是尴尬又好笑。
初中女生考前“拜孔子”,不成想被老师撞个正着,尴尬指数点满
期末在即,很多学校已经陆续开始了期末考试,而这一场考试是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审查,在学生心中分量十足,自然都想考个好成绩,回家和父母交差。

广东一中学的初中女生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平时也很努力了,但是面对考试总是缺少一些勇气和信心,于是就跑到了学校的“孔子像”前面偷偷参拜。
她环顾四周之后,把书包放在旁边,跪在地上,十分虔诚地开始许愿,想都不用想自然想要考个好成绩,动作也是有模有样的,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正当她沉浸其中,却被一阵笑声打断了,猛地回头一看,居然发现自己的老师站在不远处,举着手机朝自己走来,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师看到了,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女生被发现后就慌乱逃走了,由于跑得太急,连书包都忘了拿,没跑几步就又返回取书包,那场景就好像小朋友做错事被抓包一样,尴尬的表情让人看了都想笑。
而网友则是感同身受,遥想自己当年也做过这样幼稚的行为,更有网友以孔子的语气回复“数学我不会,英语我不懂,语文有太难,老夫实在无能为力呀!”,在玩笑之中,也有网友指责学生“平时不努力,临考试了才想起来拜佛求神有什么用?”。
老师也表示,这名女生平时也很努力,这次参拜只是图个心理安慰罢了,当时是被学生的可爱行径所吸引了,并没有去制止或者是责怪她,也是希望她能够考个成绩。
求神拜佛只是图个心理安慰,要想成绩好,还得看自身
这种考前求神拜佛的现象并不少见,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图个心理安慰,为自己的考试增加信心,但是真正能够让自己充满信心的还是平时的学习成果,如果自身不努力,就算孔子亲临也是无能为力。
其实大部分学生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虽说平时也很努力,但是总是缺少了一份自信,通过这种途径也算是给自己进行加油打气,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总的来说,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不能“临时抱佛脚”或者是将希望寄托在这种不靠谱的行为上面,而是要脚踏实地去学好知识,平时多用心学习,及时查缺补漏,自然是不害怕考试的。
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毫无用处,还是脚踏实地更可靠
首先,学生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平时上课和作业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够得过且过,态度不端正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所以学生要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尽最大可能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面对考试自然就信手拈来。
其次,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毫无章法地学习,那样只会让自己更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进行能力提升。
最后,面对考试有紧张的情绪可以理解,学生要学会排解这样的情绪,考前做个简单的深呼吸,让自己尽量放松下来,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考试的磨练之下提升临场发挥能力。
【笔者有话说】初中女生考前偷偷拜孔子,反被老师撞个正着,可想而知当时的尴尬场面,老师也是被女生的行为逗笑了,其实学生这样的举动也都是为了求个心理安慰,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内心深知“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但总归还是要寻个寄托。
考出个好成绩是每名学生的向往,但是不能“临时抱佛脚”,只有平时多加努力,脚踏实地去学习知识,自然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考试,到那时也就不需要心理暗示了。
今日话题:你考试之前拜过孔子吗?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