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早起的老北京早点,天天早上来一套,北京人都爱吃这一口儿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如今大伙儿常说吃早点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不然,是卖正宗老北京早点的地儿越来越少了,今儿就聊聊老北京早点铺里的儿时味道,如果说把北京的早点全都吃上一遍,您即便是一礼拜都不重样儿,也未必都能吃完,火烧夹油饼,豆腐脑儿,咸菜焦圈儿配豆汁儿,老北京早点种类只丰富,与其他美食相比,毫不逊色

值得早起的老北京早点,天天早上来一套,北京人都爱吃这一口儿

一:天天早上来一套,北京人都爱吃这一口儿

可能不少外地朋友都没吃过,更不知道北京人常说的‘一套’到底是什么吃食,其实就是白火烧夹油饼儿,简称就是来一套,这可是标准的老北京早点,好这口儿的大多数都是老北京人,只要一说来一套,特指的是火烧夹油饼儿

值得早起的老北京早点,天天早上来一套,北京人都爱吃这一口儿

早上八点,小吃铺里,挤满了来吃早点的北京人,如今在四九城里,想要找一家口味地道的早点铺不容易,现在的早点已不单单承担着饱腹的意义,地道的老北京味儿,是所有土著不约而同的选择,而一家小小的早点铺,俘获了无数老北京人的芳心

值得早起的老北京早点,天天早上来一套,北京人都爱吃这一口儿

老回回小吃店的老板张斌是个地道的北京爷们儿,1997年就开始做买卖,最早在高梁桥那片儿,说到开饭馆的初衷,张斌的想法特别简单,刚开始只是想挣钱养家,看别人见天儿抱着大茶缸子,迎来送往,特羡慕,觉得把生的变熟的就能挣着钱了,结果自个儿干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卖过肉饼,卖过烩面,羊蝎子,虽然尝试了不同的餐馆,可是大多数都不是很顺利,就在手头的生意正焦头烂额的时候,张斌想起了自个儿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回想起小时候,老家儿给钱上学买一油饼,能高兴一天,要不就是提着暖瓶,自个儿上胡同口儿打豆浆或者豆汁儿

就这样,为了找回小时候吃过的老北京早点的味道,张斌开起了早点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早点铺一开就是数十年,很多老北京人也在他的店里找到了儿时的记忆,从1997年开餐馆,中间赔过钱,关过店,虽然对过去的坎坷张斌选择轻描淡写,可老街坊对他的照顾,一直都记在了心里,这也是老回回备受好评的真正原因,店里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听老北京人说,最早芝麻烧饼5分钱一个,一两粮票儿,油饼儿6分钱一个,一两粮票,油条7分钱一个,一两粮票儿,火烧6分钱一个,二两粮票儿,一般北京人都喜欢这火烧,因为它个儿大,最关键的是它掰开以后,里头能夹东西,夹油饼儿,夹牛肉,夹蹄筋儿等等

正宗的老北京早点,离不开老三样,火烧,油饼,豆腐脑儿,油饼儿上面有两个口儿,因为油热了它往上鼓,说白了就是为了跑气儿用的,这样炸出来的油饼儿更有型儿,最早的老北京清真早点铺子,一般都有火烧夹油饼儿,过去火烧要粮票儿,油饼不要,所以这俩凑到一块儿特别顶时候,再来点咸菜丝儿,简直就是美味至极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模仿,从未被超越,也就老北京人能做出地道的京味儿来,甭管多大岁数的北京人,打小儿都是这么吃,如果说豆汁儿能分辨出一个人是不是北京土著的话,那么火烧夹油饼则能看出对方是不是在胡同里长大的,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跟豆汁儿配焦圈儿一样,两者不相上下,都是典型的绝配!

没吃过的朋友都觉得烧饼跟火烧是一个意思,真要这么想,那您就大错特错了,火烧是烙出来的,烧饼是烤出来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而且火烧它的表皮儿没有芝麻,而烧饼的皮儿上有芝麻,所以您千万甭把这两样儿吃食混淆了,其次火烧如果细分的话,有很多种,比方说糖火烧 ,褡裢火烧,卤煮火烧等等,而跟油饼儿配套的火烧是大火烧

老北京人都称之为大火烧,白火烧,地道的京味儿做法是半发面儿的,里头得加上花椒盐儿,不光吃起来口感好,还特别喧腾毕竟有了椒盐儿的麻香,白嘴儿吃也成,很多路边儿卖的火烧都是糊弄事儿,一点椒盐儿都不给您放,为的就是节约成本

刚做得的火烧掰开后,把冒着热气的油饼儿夹在中间,要知道,油饼本来就很酥脆,夹上油饼以后,您再一吃,嘿,又脆,又有嚼头儿,那叫一个地道,火烧可以把油饼的油脂都吸收掉,让您吃起来不会感觉到油腻,再加上椒盐儿的香味儿,甭提多绝了

老北京人最早吃火烧夹油饼,都是坐胡同院子里,先沏一缸子高末儿,一口火烧,一口花茶,要不怎么说老北京讲究呢,此情此景,想想就特别惬意,如今再聊起,火烧夹油饼等同于时间的味道,北京土著记忆里的美食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更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它的历史文化悠久,饮食文化更具中国的代表。历经由少到多的过程,汇集了南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特有的“京味儿”。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北京的糕点颇负盛名,品类繁多。在以前,北京人探访亲友都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去北京必吃的5种糕点。

一、驴打滚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没有谁能拒绝的了糯糯叽叽的驴打滚,它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除此地之外,在东北地区和天津地区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驴打滚别名又叫豆面糕,至于为什么叫驴打滚呢?因为表面撒的黄豆面就像是老北京郊外的野驴在地上打滚洋起的黄土,不得不说这个比喻真的很形象。

制作驴打滚的原料很多,主要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等。制作工艺有三道:制坯、和馅和成型。因为表面撒满黄豆面,所以吃起来会有满嘴的豆香味。

二、双奶卷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如果你也喜欢奶制品,那绝不能错过这个双奶卷,它也叫鸳鸯奶卷,一边卷芝麻白糖一边卷山楂糕。是从宫廷流传出来的美食,据说是当年慈禧太后最喜欢的点心。

双奶卷的主要原料是牛奶、米酒、白糖、山楂和芝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是很好的补钙美食。

它的味道和口感可谓一绝,轻轻咬一口,淡淡的酒香混合着甜甜的奶味,口感既柔软细腻又清凉爽口。

唐鲁孙曾经称赞它:“白华赤实,浆凝玉液,既好吃又好看,可称奶类珍品。”

三、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也是北京人经常吃的早点之一,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因为在制作糖火烧时要用缸作成炉子,然后将烧饼的生坯贴在缸壁上烤熟,所以叫糖火烧。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一个名叫刘大顺的人在京城开了一家店,取名为“大顺斋”,专门卖糖火烧。到清代乾隆年间,大顺斋远近闻名。随之时间的发展,糖火烧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糖火烧的外皮酥脆,吃起来满口醇厚浓郁的麻酱和红糖香。

四、豌豆黄

豌豆黄也曾是宫廷小吃,但是与双奶卷不同的是,它是从民间传入宫廷的,慈禧很爱这一口。在民间时,加小枣做成,称为糙豌豆黄儿,传入宫廷后由御膳房改进,称细豌豆黄儿。

豌豆黄的颜色通透,像块金砖子,光是看起来就能引发人的食欲。豌豆黄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五、艾窝窝

艾窝窝又称江米糕,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风味小吃。它看起来像个大雪球,和雪媚娘长得有点像。它有丰富的营养,既能补中益气又能健脾养胃。这主要和它的馅料有关,有核桃仁、山药泥、芝麻和瓜子仁等。

它的外皮是由糯米粉做成,所以吃起来会有糯糯的口感。白色的表皮上会用红色的山楂糕进行点缀,美观又喜庆。

六、藤萝饼

藤萝饼是北京地四季糕点之一,一般出现在春季。藤萝饼饼如其名,是用藤萝花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一种花饼。

在清朝末年的《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

藤萝饼表皮酥脆,吃起来酥脆绵软,有浓郁的藤萝花的清香味。

七、牛舌饼

牛舌饼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但是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它的流派。比如黑龙江牛舌饼、山西牛舌饼、鹿港牛舌饼还有台湾牛舌饼等等。

因为它的形状跟牛的舌头一样,所以叫做牛舌饼。北京牛舌饼馅料一般为椒盐芝麻馅,吃起来咸香酥脆。

八、枣花酥

作为北京的传统小吃,枣花酥也是御膳房的经典糕饼之一,它的馅料是用枣做成,形状就像是一朵盛开的枣花,因此得名枣花酥。枣花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末年,是宫廷里边婚丧庆典时不可或缺的礼品,后来由御膳房传至民间,它也是开头说的京八样的其中之一。

枣花酥表皮酥脆,香甜不腻,吃起来有满口的红枣的香甜味。

好啦!这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8种北京糕点,除了北京糕点,京菜也是去北京不容错过的美食,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啦!说到这里,小编的口水真的已经流出来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然后去北京狠狠地吃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