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故宫,兵马俑和明十三陵千万不可多去,一次就够了 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未解之谜——秦兵马俑中最诡异的一尊兵俑

本文纯属娱乐,看官也就图个乐子,万万不能当真哦!

大师说故宫,兵马俑和明十三陵千万不可多去,一次就够了

找攻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些乱离怪神的故事,说出来就是图个乐子。

中国地大物博,景点特别多,总有那么几个景点,属阴,大师都不会建议去这类地方。

一、故宫

很多名将的传闻说,故宫里面灵异事情频发,例如:宫女走道。雷雨天气,游客说看到一群宫女在走!当时就吓得不轻啊,不过后来科学家分析,故宫的墙是红的,含有四氧化三铁,电闪雷鸣之时,会将当时的影像录制到墙里,再后面有电闪雷鸣之时,就会放映出来。

哇那我岂不是可以专门守在这里,看这种奇观了?

大师说故宫,兵马俑和明十三陵千万不可多去,一次就够了

故宫里面非常凉爽,每到晚上,都会比故宫外面普遍低上两三度,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简简单单的故宫构造与材料的原因吗?还是我们不知道的一些东西?

故宫未解之谜很多,但大多都太玄乎,不足为信。不过扬起不足的人,不要去故宫

我阳气足!打钱给我,我帮你去游览

二、兵马俑

大师说故宫,兵马俑和明十三陵千万不可多去,一次就够了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从书里理解,极阴之物。当年秦始皇造众多兵马俑,不是为了排面和威风,而是认为俑终究会复活过来,成为一支无敌军队, 而世界运行讲究的是能量守恒,死物复活,从哪儿来的生机?不言而喻。谁知道在秦始皇那个年代发生了什么,还有人说过秦始皇见过外星人呢。

孰对孰错,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放在现代科学社会来讲,这也太玄乎了,我反正不信

三、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把别人的墓地当成景点,每天数万人去观看,总归是有点不好吧,况且墓地群,懂风水的都知道墓地选位很重要,是一个风水宝地。但是,这是死人的风水宝地,不是活人的风水宝地,关于十三陵的事件,也是很多的,但大多都是流传,不足为信。

总归啊,故宫和兵马俑可以去观赏,而十三陵,实属阴气重,不管它装饰多么豪华尊贵,终究是墓地,少去为妙。

作者:M·辰

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未解之谜——秦兵马俑中最诡异的一尊兵俑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境内的秦始皇帝陵自1974年被发现并开始试掘与发掘以来,共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陶俑、陶马7000余件。

与所有已发现陶俑不同的是,在这“千军万马”中唯有一件陶俑的脸是绿色的。顶着这副稀罕的脸,它一出土便吸引了世人的关注并一举成名,成为了名震中外的稀世之宝。(上图:秦兵马俑一号坑)

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未解之谜——秦兵马俑中最诡异的一尊兵俑

这尊稀世罕见的绿脸兵俑出土于秦兵马俑的二号坑,呈跪姿射箭状,因而被命名为“绿面跪射俑”(上图)。

二号坑是一个由四支小型部队所组成的多兵种大型曲尺形军阵(弩兵阵、骑兵阵、战车与步兵混合阵等)。其中,俑坑的最东侧是由172名身着战袍的轻装立射俑与身穿铠甲的重装跪射俑所组成的弩兵方阵。“绿面跪射俑”即是弩兵方阵中的一员。

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未解之谜——秦兵马俑中最诡异的一尊兵俑

跪射俑位于弩兵方阵中的核心地位,其四周分布着立射俑。作战时,由于张弩射击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作战中不过三发,因此位于阵心的跪射俑便成为争取时间的关键,两者轮番射击,便矢如雨注,使敌人无法迫近。

由上图可见二号坑弩兵方阵中跪射俑出土时的样子——皆为“左手持弓、右手屈曲拉弦、左腿蹲曲、右膝跪地”的统一跪射姿态。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脸色都非常相近——粉白色或肉红色。

事情就是这么蹊跷!在这样一群粉脸、白脸与肉色脸中,突然就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脸——“绿面跪射俑”,这使现场的考古人员以及闻讯赶来的各路专家在兴奋之余又纷纷陷入了深深地困惑中:它的脸为什么是绿色的?且是全部已发现兵马俑中唯一的一件绿脸俑?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

(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关于“绿面跪射俑”脸色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猜想,各种争论从未间断过。

猜想1:工匠是色盲。

如果这个猜想是对的,那么,为什么该俑只有脸部是绿色,而身体其他裸露部分都是正常的肤色?另外,此工匠难道只制作了这一尊陶俑?并且只是在给这尊陶俑的脸部彩绘时突然犯了色盲病(色盲好像不是突发病吧)?

即使上述假设成立:该色盲工匠只制作了这一尊跪射俑,且在涂绘脸部时突发了色盲病,那么以修建秦皇陵的严肃性以及严苛的管理制度,这样一尊例外的、“不严肃”的残品一定会被“工程监理”发现,并立即销毁,甚至把工匠“拉出去毙了”,而绝不会让它混迹于严肃的兵马俑队列中。

因此,“色盲说”的猜想并不合情理。

(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猜想2:工匠恶作剧。

持这个观点的人还真不少:工期紧、任务重,此为工匠在重压之下萌发的恶作剧行为。

这种观点就更不靠谱了。上面说了秦始皇陵是帝王陵墓工程,以秦刑罚之酷、管理之严,相信没有人敢冒杀头之险去玩一票恶作剧的。况且,秦代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管理制度,每一尊兵马俑的身上都有其制作工匠的签名,上图即是一位名叫“宫朝”的工匠留在其制作的陶俑上的签名。

如此管理方式,使得工匠一旦出了差错,即使当时没被发现,过后也一样可以兴师问罪。以“绿面”恶作剧的严重性来看,够得上“满门抄斩”了。

因此,“恶作剧说”严重不靠谱。

猜想3:发生化学变化。

这种观点听上去似乎最有说服力:兵马俑埋在地下2000余年,与周围的土壤环境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又或者因出土时氧化所致。

然鹅,问题是,与“绿面跪射俑”相依相伴了几千年的其他小伙伴儿为毛就没发生这些化学变化呢?(上图,同坑小伙伴儿)

有关专家经过对“绿面俑”面部彩绘层次结构以及彩绘材料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后,给出了如下答案:该俑面部的绿色并非色变所致,乃原创作之色。

呃欧!“化学变化说”在科学面前只能低头了。

猜想4:军中傩人(音“挪”)。

此观点认为:行军打仗,危险重重,为了驱邪祈福,军队中通常都设有专职的傩人,即主持祭祀祈祷仪式的神职人员,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巫师”。

傩人在行祭祀礼仪时通常都头戴面具、手执法器等。而当时的傩人所戴的面具很有可能就是绿色的(后世戴绿色面具的巫师很常见),因此,“绿面跪射俑”是军中的傩人。

此猜想的戳点在于,两国开战,如果连神职人员都不得不拿起武器去冲锋陷阵,这仗八成是要输了。显然,以秦国军事之强大完全用不到把神职人员派到弩兵方阵中去充当弓箭手的地步。

因此,“傩人说”也并非无懈可击。

(特别说明:上图为作者制作的效果图,非实景。图片由作者拍摄)

其它猜想

A.涂绿脸震慑敌人。千军万马中就一个绿脸,其震慑性能有多大?

B.野战部队的伪装效果。它的其他队友在哪里?

C.异族人员(脸色发绿的人种)。大秦部队吸纳了一部分外族人员加入到战争中。关于这种说法,很多人认为仍然是不靠谱之说,理由是“就吸纳了一个异族战士”?

关于“绿脸成因”的猜想五花八门,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最后,表表我的观点:我比较倾向于“异族说”。

或许,你会问“秦国万千大军中就只招纳来了一个绿脸族人?哦,如果你仅从已发掘的1、2、3号坑的出土情况看,好像是仅有一个绿脸族人。但是,说不定在那些没发掘的俑坑中也还掩埋着三、五个或更多的绿脸人呢?——我的猜想是,秦国所招纳的异族人原本就不是太多,而这有限的一小部分人被分派到了不同的方阵中……

小伙伴儿们,关于“绿脸的成因”问题,你有什么高见?说不定你就是那个解开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千古之谜的人呢(^_^).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