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厦门3天2夜之旅”, 多看攻略不“踩坑” 厦门笔记:如何抵达鼓浪屿


作为一个刚刚从厦门旅游回来的人,小编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旅行经验,给想去那里旅游的人提供一下参考,提供一下旅游的游玩路线和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厦门3天2夜之旅”, 多看攻略不“踩坑”



先做网上攻略

首先我们在出门之前先在网查一些当地景点、酒店的信息,看看怎么安排住宿更方便去景区游玩,当然,大家也可以报旅行团,但一定要咨询好行程安排,不要参加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团,不然会觉得很不尽兴。当地有那种跟自由行差不多的,只是全程会安排一个导游安排门票和讲解,这样也是方便我们这种路线不熟的人,去到景点不会因为路线不熟而漏掉一些好看的风景,小编就是跟了这样的团。

我的“厦门3天2夜之旅”, 多看攻略不“踩坑”





我的旅游行程

第一天抵达厦门,接站,安排酒店入住,下午去厦门大学转了一圈;第二天去南普陀寺,然后到鼓浪屿;第三天,先去曾厝垵然后是集美学村,全部行程结束。

我的“厦门3天2夜之旅”, 多看攻略不“踩坑”





景区游览感受

厦大是很多青春校园题材影视剧的拍摄重要取景地之一,环境文艺优美,到处充满着美好青春时代的朝气,在这里不仅可以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校园时光,还能感受到浪漫的青春情怀。想要烧香拜佛的,可以去南普陀寺,那里的香火十分的旺盛,还能爬上五老峰俯瞰到厦门大学的整个校园风景。鼓浪屿是个满是风情的浪漫海岛,在蓝天白云之下,参观岛上的各种西式建筑的阁楼,感受人文历史,在菽庄花园里,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美,在日光岩处静静观赏落日余晖。曾厝垵厦门一条文艺十足的渔村街道,吃货们到这里一定会很开心,除了可以体验渔民出海打渔的乐趣,吃各种新鲜的海鲜,还能赶海捡贝壳。集美学村是个可以欣赏完美建筑艺术的地方,来这边拍照,不管那个角度,都是一张绝美的风景画。



这就是我厦门之旅的路线和游览景点后的一些感受,去的是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去玩,想去厦门其他景点的朋友可以在网上甄选,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多选一些景点游玩,小编因为时间紧张所以只游玩了3天,有些不够尽兴呢,期待下一次再次出发。

厦门笔记:如何抵达鼓浪屿

梁东方

从地图上看,鼓浪屿距离厦门本岛很近,交通应该不是问题。比较厦门本岛和集美地区的大桥连接,如果在厦门本岛和鼓浪屿之间建起大桥来也不难,但可能是为了保持岛上的原生态,保持鼓浪屿的特性,就依旧采取了传统的轮渡交通方式。

鼓浪屿与厦门的直线距离不过两百米,供市民使用的码头往返船票也只有8块钱,单程用时也就十分钟。而实际上作为外地游客,要想登岛却也不易。海滨一连串的码头,要么不是去鼓浪屿的专用码头,要么就是只有本地户口和社保的专用码头,要走出去很远在目测不是距离鼓浪屿最近的位置上才有唯一可以坐船去鼓浪屿的邮轮码头。

邮轮码头是针对非本地的外地人的,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需要频繁在本岛和鼓浪屿之间往返的本地人码头,如果有太多的游客,势必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厦门笔记:如何抵达鼓浪屿

从邮轮码头往返鼓浪屿的船票是35元,而且当场买票的话,票都是俩小时以后的;如果买138元的带景点门票,则马上就可以走……

这在旅游点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作为外地游客,要想融入当地人轮渡往返的日常生活,即使仅仅是坐船这么个事情也已经很难。生活环境的景点化,往往使生活变了味。而游人络绎不绝又使得当地不得不分流,以相对繁复的管理格式应对如潮的人流。

打着小旗戴着同一个颜色的帽子的中老年为主体的旅行团,一片片地走过去,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却几乎有着近于同样的神态,区别仅仅是戴的旅游帽的颜色不一样。他们在稠人广座之间盯着前面的小旗亦步亦趋不敢稍有懈怠的样子,生怕走错了路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队伍的样子,像是懵懂于外面的世界的小学生,像是不再具备最基本的判断与自主能力的残障人士……

厦门笔记:如何抵达鼓浪屿

大众旅游,尤其是商业化的景点旅游,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灾难性的。对于景点的承受力和旅游者的观感两个方面来说,因为人员过度集中,原来的价值都大打折扣。人云亦云,别人去的我也去,导致旅游无个性可言,代价不小,收获的却经常质地不高;这种旅行团的格式,连旅游者自己也成为商品循环的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外在于商品之外的独立的人。

终于等到了上船的时候,人们开始发狂似地奔跑,只是为了占领船上的一个好位置。码头上的广播和现场的服务员一再提醒注意文明形象,不要奔跑,防止事故发生,但是还是阻止不了那些排队等着上船的时候就一个劲儿地在向前越界的人们,他们近乎是在逃难而不是旅游的奔跑的姿态里,既让人看着辛酸也不无无奈。

90后00后的年轻人一般不在这样的队伍里,他们都是两两而行,一般都会带着拉杆箱到岛上度事实上的蜜月;也有结伴而行或者孤独地寻找内心世界的桃花源的,神情与行装之上都写满了对于人生探索的迷茫与好像只属于青春期的美感。

而除了上述情况,一般性的旅游的人,自由行的人,或者拉家带口,或者三五成群,也都不在少数。正是因为有这样经久不衰的客源支撑,岛上的大小旅店饭馆,才愈发繁荣昌盛。

船在不宽的海峡中略略颠簸起伏着,很快就会出现一阵貌似更加剧烈的颠簸起伏,那就是到码头了。船要横过来,横过来靠上岸去,岸边接船的人接过扔上去的缆绳,套在码头圆大的铁柱子上。一开舱门,人潮便一涌而出,登岸而上,到达了鼓浪屿。

鼓浪屿作为一个岛屿的土地和厦门作为一个大岛的土地以及大陆上的土地是一样的,一样坚实可靠,可供立足,可供脱离开船体的束缚而自由地行走。

来的人多,走的人也多。鼓浪屿上始终处于一种人多的状态。好在鼓浪屿的任何一个位置距离海边都不远,都可以漫步而至。而没有车辆的独特环境生态又让这种漫步具有古老的人类记忆意义上的美好,有离开今天普遍的生活状态已经很远了的孤岛生活的安详恬然。

这也正是经过了旅途颠簸终于抵达了鼓浪屿的人们的最基本的、不虚此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