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清新的厦门鼓浪屿,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才会有美好的旅行体验 火速收藏~厦门鼓浪屿4条经典游玩线路!
行者无界摄者无疆,这里是先森不讲 李的行摄日记,跟您分享旅途中的那些新鲜事

如果说厦门是福建省的“颜值担当”,那么鼓浪屿就是厦门这座旅游城市的旅游名片,几乎国内所有的节假日,厦门鼓浪屿总是最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前没有限流之前,每天几万人游客上岛,足以见证鼓浪屿的魅力。毫不夸张地说,厦门鼓浪屿是没有淡季的国内热门景区。

文艺的灯塔,复古的教堂,迷离的街道,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网红的小巷拐角,精致的咖啡店……没错,这就是很多外地游客想象中,文艺又清新的厦门鼓浪屿,这里日光倾城,没有车马的喧嚣,四季有不同的风景,所到之处皆是鸟语花香,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这便是让很多人一见倾心的鼓浪屿。

不过当很多外地游客去过鼓浪屿之后,都表示跟自己想象中的鼓浪屿,有很大的区别,嘈杂的人群,混乱的秩序,复杂的旅游线路,还有四处可见的野导游,让人不禁感叹,文艺清新的鼓浪屿去哪了?其实在厦门鼓浪屿,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才会有美好的旅行体验,以下内容建议收藏。
首先关于季节,鼓浪屿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3月到5月,9月到10月,很多游客选择7月八月暑假期间去鼓浪屿旅行,顶着个大太阳,汗流浃背的鼓浪屿确实让人提不起任何的游玩心情,去鼓浪屿建议避开所有节假日,如果非要节假日出行,你要知道鼓浪屿一天之中最佳的游玩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没有人流和太阳暴晒的鼓浪屿,才是真正的鼓浪屿。
其次是游玩时间,很多游客去鼓浪屿都是选择跟团游,旅行团游鼓浪屿通常都中午到傍晚回,根本谈不上任何旅游体验,纯粹打卡式旅行,要想有好的旅行体验,建议自助游,可以选择两日游或者多日游,在鼓浪屿上住上一个晚上,才能有深度的体验,才能感受到鼓浪屿的慢时光。
坐船上岛是去鼓浪屿唯一的出行方式,最佳的航线方案为:厦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到鼓浪屿三丘田码头\内厝澳码头,普通舱35,贵宾舱50,区别在于有无空调和有无座位,平均20分钟左右一班船,刷身份证即可,每天都会有最后一班船的发船时间,过了点就不要紧,从只开放给厦门市民通行的轮渡码头上船即可。
关于景点,鼓浪屿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和雕塑,都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五大景点最为出名,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国际刻字艺术馆,风情博物馆,虽然买联票会比单买节省35元,但是鼓浪屿还是随遇而安,漫不经心地游览比较合适,买了联票就会有负担和束缚,看到什么全凭缘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鼓浪屿上,除了著名的景点之外,还有很多文艺又清新的路,漳州路,钟南山外婆家就在此地,复兴路,万婴之母林巧稚纪念馆就在这里,鼓新路,鼓浪屿上的最美转角,中华路,四落大厝都在此路,环岛路,道路宽敞而且景色宜人,笔山路和鸡山路,人文气息相当浓郁。
厦门鼓浪屿跟其它景区最大区别在于,岛上没有机动车,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步行,买张手绘地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岛上的海鲜价钱非常贵,而且品质很一般,容易被“宰”,不要网上的攻略中,按照门牌找店铺,因为岛上的门牌号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有了这些正确的打开方式,去厦门鼓浪屿旅行,才会收获美妙的旅行体验。

到了鼓浪屿上逛哪些地方?
A萌君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玩转鼓浪屿
这4条经典线路
A萌君带你了解一下
“乐游鼓浪屿”文化地图

一份完整呈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和文化遗存的文化地图,打开地图,鼓浪屿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跃然纸上,有趣的小元素和丰富的配色让人爱不释手。

可以跟随“经典华屋”的足迹
领略鼓浪屿上历史气息浓厚的
建筑遗址风貌
线路 ① :经 典 华 屋
三丘田码头
建于1840年之前,是鼓浪屿最早的渡口之一,鼓浪屿早期住民由此摆渡进出岛。后来,码头发展成为货物进出岛的重要集散地。1985年之后,新码头启用,旧码头逐渐废弃。
船屋
由美国归正教医生郁约翰设计,建于1920年,建筑设计因地制宜极富创意,欧式风格,简洁明快,形如一艘即将远航的邮轮。
八卦楼
鼓浪屿近代建筑的代表。由台商林鹤寿筹资、郁约翰主持设计,始建于1907年。然而工程过于庞大,开支日渐不敷,最终工程未尽,林鹤寿倾家荡产,无奈避走台湾,后由日本人草草修整。
杨家园
在20世纪初鼓浪屿的建房高潮中,1913年前后,菲律宾华侨杨忠权、杨忠懿兄弟向英国差会购得旧房一栋,拆除后陆续建成由四幢洋楼构成的杨家园别墅群。
番婆楼
由旅菲华侨许经权为孝敬母亲而建,落成于1924年,造型华丽别致,特别是屋顶山墙上以西洋女王头像的泥塑为装饰,故街坊邻里称此楼为“番婆楼”。
大夫第
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闽南红砖民居,主人黄勗斋。黄勗斋生三子,长子黄琨石出仕,官至户部监印,为四品京官,故宅院悬挂“大夫第”匾额,以示显赫。
殷承宗别墅
1924年,殷承宗父亲购得此地,并交由其大儿子殷祖泽设计,既有闽南石乡特色,又有欧洲文艺复兴风韵。1942年,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出生于此。
褚家园
1932年,旅菲华侨褚嵩田回归厦门,并斥资在鼓浪屿建造这座结合南洋与闽南风格的寓所。1933年落成后,成为鼓浪屿别具风格的风貌建筑。
菽庄花园
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富绅林尔嘉举家内渡,于1913年在仿照台北板桥别墅,参照江南名园而修建花园,取名“菽庄”,与主人的字“叔臧”谐音。
廖家别墅
建于19世纪末,后由廖氏兄弟买下。1919 年,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与廖家二小姐廖翠凤在鼓浪屿举行婚礼,婚后曾在此居住,故又称“林语堂故居”。
海天堂构
建于1920-1930年间,由旅菲华侨黄秀烺和黄念亿联合购地建造,为五幢对称式别墅群,以中楼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设计博采中西文化之长,堪称中西合璧之经典。
也可以随着“宗教文化”的步伐
感受地方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魅力
线路 ② :宗 教 文 化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
石刻附近原有三和宫,祭祀妈祖。清嘉庆八年(1803年),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在宫前修整战船准备剿匪,祈求妈祖保佑。十年后,王得禄凯旋,重修三和宫,并写下《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详述事件始末。
日光岩寺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名莲花庵,1586年重建。因建于日光岩山麓,每当太阳升起,阳光正射到山石和寺内,故名。1936年,弘一法师曾在东厢寮房闭关静修,并自题舍匾“日光别院”。
三一堂
为方便岛上人数日增的教徒做礼拜,于1934年由厦门港、新街和竹树脚三个礼拜堂联合筹建此教堂,取名“三一堂”,既寓意三堂共建,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又或者追随“百年遗迹”的踪影
揭开神秘的历史面纱
线路 ③:百 年 遗 迹
美国领事馆旧址
1893年,美国于现址修建驻厦领事馆,原建筑毁于1904年一场大火,现存领事馆建筑是1930年翻建的。所用红砖全部从美国进口,带有浓烈的美国古典复兴建筑色彩。
中南银行旧址
1921年,印尼华侨黄奕住发起创办中南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厦门分行设立于1922年。中南银行成立当年即发行钞票,现存旧址是当年中南银行设在鼓浪屿的办事处。
英国领事馆旧址
1843年厦门开埠,英国率先在鼓浪屿派驻领事,19世纪60年代正式在鼓浪屿建领事馆。领事馆建筑为三层红砖楼,结构方正严谨,是鼓浪屿早期殖民建筑风格的代表。现建筑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原址上重建。
毓德女学堂旧址
1847年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开办“女学堂”。后女学堂失火,于是迁址到鼓浪屿田尾,称“田尾女学堂”或“花旗女学”,并于1921年发展成中学,改名“毓德”。学校首任主理是美国人打马字·马利亚姑娘(E.M.Taimage)。
观海别墅
建成于1918年,后于1926年由华侨黄奕住买下。原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公寓,为仿法式建筑,观海视野极佳。
美华沙滩
是老厦门人、老鼓浪屿人最喜欢去的沙滩。这段沙滩水质优良,砂砾柔软,适合游泳,同时也是传说中“鼓浪石”的所在地。
摄图网_500829906
或者聆听着“如歌行板”优美的乐声
徜徉于音乐的海洋
线路 ④:如 歌 行 板
八卦楼(风琴博物馆)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以八卦楼为主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风琴馆,出生在鼓浪屿的澳大利亚华人胡友义先生从世界各地收藏了近八十架古风琴珍品,这其中有正在展出的英国诺曼·比尔管风琴,中国最大的管风琴——卡萨翁第700号巨型管风琴。
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馆内陈列胡友义先生收藏的近百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古老的手摇钢琴,以及一百多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藏品。
鼓浪屿音乐小史:鼓浪屿早在1920年代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社区”,这使鼓浪屿人有条件率先引进钢琴,成为中国最早拥有钢琴和接触西洋音乐的地方。鼓浪屿因此音乐氛围弥漫,居民音乐素养极高,音乐人才辈出,鼓浪屿因此得以“钢琴之岛”“音乐之岛”著称于世。
跟着这四条线路
鼓浪屿走透透啦~
精华景点都可以打卡了哦
A萌君搬好小板凳
等你来~
来源:厦门本地宝
| 分享 海上花园 诗意厦门精彩每一刻 |
诗和远方 | 美丽故事 | @厦门市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