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神木十大徒步路线之走进神木“大寺” 盗墓笔记里秦岭通天神树的原型?三星堆这3000年前的青铜树太神秘

搜神记:神木十大徒步路线之走进神木“大寺”

故事还得从2017年3月26日说起,故事的主题是"神木十大徒步经典之二——走进大寺",故事的起点发生在位于神木县解家堡的龙兴寺,终点是河津寺,一条山青水秀的"川道"将二寺相连,故名"大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神木鼎鼎有名的自由飞翔户外俱乐部其中的35名最小只有10岁、最大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新人和老驴。

搜神记:神木十大徒步路线之走进神木“大寺”

搜神记:神木十大徒步路线之走进神木“大寺”

龙兴寺,又名蜂寺,座落于神木县解家堡办事处刘家畔村东1.5公里处。该寺于1996年6月25日被神木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由东壁石窟寺,西部古建群和中部会窑禅房三部分组成。石窟寺修凿于东沟东壁,上下六窟,座东向西,主窟有三教圣人殿、观音殿。石窟由上、下两窟相连而成,上窟偏南为主窟,下窟多为禅窟,三教殿由下窟登石级暗道而入,后(东)壁下泥塑石砌仰莲,下承束腰须弥座上泥塑释、道、儒三教圣人像,惜头身多残,仅见双腿呈跏趺坐式。

窟北壁相连并凿大小不等的碑文三方,由此可知该窟凿于元代,明代天启年间补凿藻井,如下图。

窟顶凿有覆盘式藻井,直径3.47米,为全区石窟寺藻井之景,藻井由内向外分五层:第一层为中心垂莲灯柱,第二层为覆莲座,第三层为八卦图,第四层为龙、凤、麒麟、鹤、鹿衔草等,第五层为八仙人物、唐僧师徒取经故事,瓶莲、孩儿莲戏图等。

三教殿北又有一窟,为观音殿,由下窟登十五级暗道进入主殿,一门、二窟、平顶,塑像全无,仅窟顶后端(东首)凿刻一内圆外方形藻井,横长0.83米,纵长1.86米。由内向外分四层:第一层为垂莲灯柱,第二层为圆形覆莲座,第三层为圆形八卦图,第四层为方形缠枝花卉图。

西部古庙群为完整四合院形式,各殿具有三间,砖石结构,内为拱券窑,外为硬山顶带前廊。主殿为华严三圣殿,座北向南,高居于50厘米台基之上。前殿为夭王殿(亦称穿心殿)东配殿为观音殿,西配殿为地藏殿,夭王殿前置石狮一对,隐壁一座。周围续修有若干小庙。

来一张飞岩峭壁男版"泰坦尼克号"

热身运动——第ZYFX套广播体操,预备起:一、二、三、四……

正式踏入"川道"。既然走的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寺,我就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道"。"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最高的准则,即终极真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道",即,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诡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尽言。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俗语云:"条条大路通罗马。"即是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当然,"川道"特指黄土高原上山与山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低洼的地方。就是我们自由飞翔人要走的这条不寻常之道。

当你踏入这条道,你就会惊讶的发现,此道确实与众不同,一路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流,让你绝对领略到什么才是"水至清则无鱼"!三月的塞北黄土高原上,山野苍莽,乱石嶙峋,沟壑纵横,河水如镜,两面高山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野果挂枝,芦苇荡漾……山麓清泉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或一跃而下,汇成深潭……让你切身"聆听"一曲现实版"高山流水"。碧蓝的天空、连绵的白云、峥嵘的山川、飞流的瀑布,带给我们一个博大、空灵、广袤的天地。站在塞北"壶口瀑布"旁,生一堆烟火,吃一口路餐,喝一口烧酒,照一张美图,赏一片奇景,不亦乐乎!

那行走在悬崖峭壁间的过客,那矗立山顶的虔诚修行人,正如那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慢慢从此经过……

又到午饭时间,择一避风湾湾,自由飞翔独创"川道"户外火锅美食正式上演,菜品一如既往的丰盛,场面一如既往的热闹,味道一如既往的诱人,佐以美酒佳酿,舌尖上的户外也可以让你难以忘怀!

美女帅哥花样繁多的"自由飞翔"!

"仙女瀑"前来张全家福

"虎跳峡"真人秀,一看左面的就是正规部队,哈哈哈

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一群进入战壕的"游击队员"?亦或是一群山间"大仙"!

毛主席时代的水利工程上再来一张全家福

"仙女湖"前合一张

"护花使者"组合留影纪念

"五虎上将"组合

义无反顾美女版"泰坦尼克号"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之张队版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之小美女版

此时此刻,一句熟悉的歌在我耳畔响起:"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同时,卞之琳那首经久不衰的诗歌《断章》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建在山顶悬崖边的古老而神秘的石寨,据险固守,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山顶那一窝现在都积存满满的雪水,向我们展示了先人的强大智慧!站在山顶上俯视,方圆几公里之内的美景尽收眼底,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人间胜境!

石壁"天书"残卷,鬼斧神工般的存在

本次徒步终点河津寺终于到了,河津寺又名佛禅寺,约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它坐落在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之上,与神木镇压黄石头地村隔河相望。寺院坐北朝南,原有三进十八间殿宇,以及殿后十八余间禅堂客舍。河津寺所踞之石,三面临水,一百着陆,成半岛形。临水石壁虽不甚高,但陡不可攀。北端壁上嵌有一枚硕大铁环,民间传统及神人所遗。说是大禹治水之时,在神木城北山砍了一个壑口,把浊轮川之水引入窟野河,这个壑口就是石壑子。不料砍下的石块,被水三冲两冲冲到了窟野河口沙峁头,堵塞河道,导致水患频发。而石壑子一开,坏了神木的风水,这里从此灾荒不断,地瘠民贫。大禹得知后十分后悔,便命手下大力神,必须在一夜之间将河口之石拉到神木城北,堵住石壑子。大力神在巨石上安排铁环、乘夜拉石北上,一路备受艰难。黎明前,好不容易到了黄石头地,此时村里已有人早起营生。大力神问一村妇:"此地离神木城尚有多远,天亮前可到否?"村妇说:"到不了啦,还有四十多里呢。"一问一答口气没接好,大力神登时没了劲,就把巨石撂在了河当心。此后,窟野河口通畅了,水患减少了,而数千年后,神木地方风水轮回,渐渐富裕起来。神奇之石建神灵之庙,可谓得其所哉!

一首《大道自在》作为本次徒步的结束语吧!

大道自在

聂晖

烟霞纵横,万里逢迎。

我心自在,百鸟齐鸣。

山水清清,草木贞贞。

春来冬去,方死方生。

花叶屡更,大道流行。

万物籍化,吾心澄明。

秋水一泓,素心满盈。

高天月正,波慢舟轻。

遥兮虚名,水静以平。

忘乎所以,心安自宁。

不着于相,物我与并。

逍遥天地,大道以成。

特别鸣谢:各位摄影大师的一路不辞辛劳的拍摄,感谢张队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

在影视作品《盗墓笔记》中看到秦岭通天神树的时候,令人惊叹,寻思这就是一种科幻的虚拟存在吧,直到这次去了三星堆遗址,在博物馆中看到了这棵青铜神树,我才发现,原来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中,人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想象力,并付诸了实践!难道这就是那棵通天神树的原型?

盗墓笔记里秦岭通天神树的原型?三星堆这3000年前的青铜树太神秘

三星堆通天青铜神树

在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展厅,也就是综合馆,层层递进,最后的压轴大戏,镇馆之宝,便是这棵神秘的青铜神树,第一眼看到它,我几乎震惊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居然可以有这样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精美绝伦的青铜铸造工艺。

盗墓笔记里秦岭通天神树的原型?三星堆这3000年前的青铜树太神秘

能够在众多精美绝伦的三星堆文物之中脱颖而出并且单独列出的独立篇章,可见这颗青桐树的价值和地位。

盗墓笔记里秦岭通天神树的原型?三星堆这3000年前的青铜树太神秘

青铜神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底座,树干和神鸟组成,采用了分段铸造的方法,使用套铸,嵌铸的工艺,高3.96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青铜文物。

考古学家普遍认为,青桐树所反应的是一种类似于“十日”的神话故事,与传说中的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树有着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这可能是多种神树合成的结果,而这棵树,也就成了那些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神树的现实展现,或者说是原型了。

通天神树,古蜀先民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的古典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神树的传说,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应该是扶桑树,当然,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西方的若木等,大同小异吧,这些神树,无不反映了古代先民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科幻意识,也可以说是对于天地自然的认知吧。

无论中外,古人对于神树的定义标准之一就是,一定要立于大地的中央,即这个世界的中心位置,吸天地之灵气,通天彻地,可作为“登天之梯”来使用,这也是这些神树的最根本的功能,通天之用。

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通过此树降临人间,巫师借此树登天,树枝之间的龙与神鸟,可以理解为巫师的驾乘。

因此,三星堆的这棵巨大的青铜通天神树,实际上就是古蜀先民对于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这种神话意识的真实写照,更加形象。

其实,在古典神话中,除了这样的通天神树之外,还有一些寄寓了人们对于财富的美好向往的神树,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摇钱树!

摇钱树,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几乎都有着相同的存在,其形似树,树枝上挂满了铜钱,俗称摇钱树,这个传说多来自于昆仑山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三星堆的这棵摇钱树树,更是精美绝伦,青铜铸钱,纹理细致精美,还释放着灼灼光芒,金光闪闪。

古代先民对于神树的崇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这里一一赘述了,只看在三星堆博物馆中出现的这三种青桐神树,便可一叶知秋了!我们不得不由衷的钦佩古蜀先民的智慧和铸造青铜器的精湛工艺,更对我们华夏民族的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而骄傲!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带着瓶盖儿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