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永存!我们记忆中的一诚长老 建寺最早,影响最深,上海著名的佛寺,普陀真如寺
2017年12月21日(农历丁酉年十一月初四)凌晨1时36分,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副主席,北京法源寺、江西靖安宝峰寺方丈,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退居方丈一诚长老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安详示寂。世寿91岁,僧腊68年,戒腊61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一诚老和尚是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禅门尊宿,一诚老和尚的圆寂是中国佛教的重大损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一诚老和尚僧腊68载,毕生奉献佛教。一诚长老,记录他老人家的弘法足迹。(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2年3月30日,一诚长老随大陆佛教界佛指舍利迎归团一行前往佛光山参观访问。(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6年4月13日,一诚长老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一诚长老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6年6月26日,一诚长老与中国佛学院200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6年7月12日,一诚长老为云南大理崇圣寺开光法会主法。(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4月8日,一诚长老出席在北京法源寺举办的汉传佛教经典交流会。(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5月12日,一诚长老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缅甸风暴消灾祝福大法会,为灾区人民祈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佛教界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的行列。在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为地震灾区消灾祈福大法会上,一诚长老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灾区捐款10万元,他个人捐款5万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5月14日,中国佛教协会为汶川地震灾区举行消灾祈福大法会,一诚长老为灾区人民拈香诵经祈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5月29日,中国佛教界为汶川大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8年5月29日,一诚长老在中国佛教界为汶川大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现场追加捐款50万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15/212008年11月23日,一诚长老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启动敲钟。(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9年3月27日,一诚会长接受凤凰佛教专访。一诚长老在专访中回顾了自己的弘法轨迹,并深切寄语中国佛教健康发展。(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9年3月27日,一诚会长为凤凰网佛教慈悲题词。鼓励我们做好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9年4月17日,一诚长老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普陀山宣言纪念碑奠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9年4月16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圆满结束后,一诚长老和惟贤长老与大会义工合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2009年10月29日,纪念虚云老和尚圆寂50周年法会在江西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主法。(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赵州关门慧灯陨,天上云居尽悲欣。祈愿一诚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真如寺,也叫普陀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兰溪路399号,始建于唐代,原在大场镇,原名真如院,又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宋嘉定年间僧永安在官场(今大场附近)改建后名真如院,”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光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元延佑七年(1320年),僧妙心移建至桃浦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为真如寺。

明清期间,在该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东有东岳行宫、忠显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该寺正殿曾历经修葺,明洪武年间及弘治年间,僧道馨、法雷2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将单檐3间改成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两侧楹联:东为"佛日光辉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西为"皇风祥辑衍遐龄万姓同跻仁寿"。该寺韦驮殿,据洪复章《真如里志》载:"元至顺三年,平江路嘉定州僧嗣文创建,明正德八年僧法雷重建。

清乾隆三年里人陆伟功重修,乾隆四十年陆伟功、陆茂功捐资同修。"殿内著名的铜弥勒佛系明代所制,铜佛背后镌有"明乙酉年住山比丘回闻募铸。"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时期,几经战火,配殿及附属建筑大多被毁,仅存长、宽各20米的正殿(大雄宝殿)1座。

碑刻文物;解放后,正殿独存,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和寺前原韦驮殿的铜弥勒佛尚在。1950年10月,市政府曾拨款维修正殿佛像,并将钢弥勒佛设栏保护。1959年5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重修,正殿仍恢复元代单檐式样。"文化大革命"中,殿内檀木释迦牟尼等佛像和铜弥勒佛被毁,许多珍贵碑刻文物被砸。
1979年,真如寺进行维修,正殿内额枋底部仍保留"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江南地区现存的元代建筑物极少,除真如寺外,仅有苏州三清殿,吴县轩辕宫和金华天宁寺3处。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