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宿&陌上花开 | 上海阿姨组团去的水口乡,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民宿 长兴农家乐

J P M S & 2 8 S U


28宿&陌上花开 | 上海阿姨组团去的水口乡,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民宿


️️

@长兴·陌上花开


地接太湖西畔不到二十里的水口乡,恰在长兴、宜兴两县交界处。洪武分两浙,西路为江浙,却斩不断山川逶迤、泉出东山。环湖而下的百里丘陵,连绵不绝的都是茂林修竹模样。


28宿&陌上花开 | 上海阿姨组团去的水口乡,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民宿


在这舟车水马,镇甸罗布的江南腹地,水口乡总有点它自己的颜色。这颜色有些古着、又弄着些时潮,我们今天择出其中一家民宿说说,求一点见微知著。


28宿&陌上花开 | 上海阿姨组团去的水口乡,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民宿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乡野生活 | 温馨服务



️️

Pt. 01

“早年间,水口是著名的农家乐片区”



每到周末国庆,不宽的乡间小路上竟停满了沪牌大巴。两小时许的车程,正够上海的阿公阿婆们一场“轧三胡”,提着红红绿绿的行李下车,剩着两句没讲完的话头,第一顿农家土菜已经摆满了几张圆桌。



我们今天要说的民宿主珠珠,从前也经营过农家乐。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珠珠说:


“大约十年前,村里出现了最早的几家农家乐,村民发现这是一门能挣钱的生意,便纷纷返乡创业,一时间人丁渐稀的村庄忽然热闹起来。”



珠珠本人经营着一家轻纺厂,生意稳定后有了闲暇出去走走,眼见临近的德清、安吉民宿做的风生水起,莫干山更成了名副其实的“民宿山”。


当地政府号召农家乐们向莫干山看齐,珠珠看看满村的农家乐红灯笼,对比着参观过的“大乐之野”民宿,决定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陌上花开。





Pt. 02

“陌上花开是一栋简洁欧式的灰房子”



大门侧对着金山村主路,从山外向里开车,远远地就能看到这处小院,空旷而不单薄,齐整却不呆板。短竹横摞成外篱,小石聚成矮墙,方砖铺地,中心位置用木架做高摆置户外桌椅,一把遮阳伞倚着老树,人造微循环景观溪流从下面迤逦而过。



好一派雅致小景,处处透着主人的巧妙心思。


而这还只是院内一隅,再往里走,差不多半亩地都在院墙的环抱中。方砖地和草坪在屋后做了交接,一环石板小径点缀在草地上,其中通向方砖的那一弧刻意用日式枯山水做了过度。



篝火坑在院角,木板高台上又是一方桌椅,左近的木秋千等着人去摇晃,小孩子看到这些,总是兴奋地欢天喜地。



正屋厚重,前门后门皆用槽钢挑出一片门廊,本地取之不竭的毛竹立地成墙,整体上给人一种错落的美感。



前厅是茶室,这是本地规矩。厚木为台,整套茶具摆放在一边供主人家随时随地取用,因为凡有客到,喝茶总是头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至于第二件,委实值得夸耀一番陌上花开的餐食,珠珠专程聘来的厨师烧得一手不输城里饭店的大菜,这也是民宿区别于农家乐的一处要义。



无笋不欢的浙北,一年半数以上的时节都有各色笋类食用,厨师能凭此烩出一道道“重笋而不重样”的花式菜肴。



房间在楼上,店开八间,每间都尽可能的照顾到日照的朝向。



颇似家庭空间的楼道设计为民宿引得了一点温度感,客人通常由珠珠带领着拾级而上,亲手指导完空调和电器的用法再退出,留给客人一个温暖而私密的空间聊度今夕。



Pt. 03

“是一种糅合了农家乐的质朴

与民宿的主人文化后的气质



农家乐是最在地的,把一地一域的乡土生活毫无保留地原样拿出来招待外客,人流涌动、殷勤热切,但也免不得有些粗疏。



像珠珠这般土生土长的水口人,谈论起家乡总是娓娓道来而又带着主人翁的自信,在茶盏间的对谈中,我们才能从她口中了解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水口。



在陌上花开喝到的茶叫“紫笋”,唐陆羽著《茶经》称:“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这便是水口一带最骄傲的特产了。



自唐代广德年间至明洪武八年间紫笋茶被列为贡茶,建于公元770年的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茶厂”——“贡茶院”的原址就在民宿附近。



复建以后的贡茶院气势恢宏,去年又在贡茶院前增建了仿唐建筑群“唐潮十二坊”,其格局之大不输西安的大唐芙蓉园,能在浙北山区偶遇,直教人眼前一亮。



然而水口和茶的故事还不止于此,盛赞的紫笋茶的唐人陆羽,其不朽之作《茶经》据考就是在顾渚深山中封笔成稿的。



陆羽以长兴水口为原点,遍历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杭州、嵊县、上饶诸地,尝百茶抿千泉,终成大作,这背后或也有一番水口山水的抚慰之劳。



珠珠的讲述环环相扣,说起陆羽乃及唐代的文人名士,她摇手指了指村口的那座山,“山上还有些唐代的摩崖石刻呢。”正说着倒不如实地带我们去探访一番。


乘着她的车,看了古韵犹在的摩崖石刻,路过烟雨朦胧的水坝,眼看唐潮十二坊的复古灯笼点着了,却因时近傍晚遗憾没参观到贡茶院。



一路的景色与景物,拜珠珠细声慢叨,水口一线忽古忽今地灵动起来。



讲起小时候的山山水水,讲起金山村的金山泉是娃哈哈矿泉水的水源地;路过自家的山头,哪个季节该采猕猴桃而哪个季节该采杨梅,珠珠说:今晚要杀只鸡给我们炖汤,自己养的跑山鸡。



乘着饭前的余晖,她带我们走进民宿对面的庄园,其间盆栽青葱形态各异,在精心的人工剪裁下它们成了孔雀开屏、熊猫玩乐、龙首饮酒、恐龙伸爪。



原来是珠珠的大伯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慢慢雕琢而成,大伯微笑着向我们点头,而我们却还没来得及收起惊掉了的下巴。


误入《剪刀手爱德华》的城堡庄园,也算是陌上花开给人的意外之喜。



有时想想,钱镠的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名噪一时,说的人多了便消散了一些意象。



可再回过头细品,其中自有一份期许和妥帖,岂是尘世中人轻易可得?就像陌上花开民宿后山的那条小路,珠珠说,沿着它走啊走,翻过山就是宜兴了。



山水相逢,竹开一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民宿:长兴·陌上花开

地址:浙江长兴县水口乡金山外冈村106号


这里有一些关于长兴·陌上花开的小TIPS,请查收

①有停车场;

②提供有偿接站服务;

③可以携带宠物,宠物需牵绳;

④有儿童游乐设施:跷跷板、沙坑、戏水池;

⑤能接待团建,10-18人均可;

⑥商拍场地费私下商议;

⑦民宿内可以提供正餐,餐标100-200之间。

国庆假末三天,跟团浙江长兴三日游,兴县位于湖州西北,浙江、安徽、江苏三地交界处,距上海约180公里,行程约三个小时左右,顺利到达长兴水口乡光头强农家乐,水口乡又位于长兴的西北,三面环山,环山最高点约500米左右,一面正对与太湖相连的长兴港,当日水口乡蓝天白云,满眼春色秋景,足够令人心旷神怡,光头强农家乐山坡上至高处,占地面积约达上千平方米,两幢三层楼房,一幢为客栈,据说有40个床位,一幢大概为老板自住房了,楼房间有简易平房,置伙房、食堂、唱歌、麻将房等,庭院西边大坡度下是条清泉溪流,为农家主要用水源,半腰处是家禽养殖地,鸡鸭鹅见人多,好像经过培训似的,奏农家乐交响乐,

长兴农家乐

团队在光头强农家乐合影

此时正值午餐时间,即刻品尝到绿色蔬菜,上桌的少不了鸡鸭鱼肉,外加时鲜素菜及豆制品,大小计有12碗盆,谈不上色与香,味突出一个农家味,不管是不是正宗,反正就是比上海味可,加上人多食欲大振,至少比平时多吃两口。

午休之后,听队友放歌,有的歌声不亚于歌手,我看到徐老师一对一指导,那精神令人敬佩,尤其他那独特的声调抛物线太有范了,太诱人了,我是门外汉,但喜欢凑热闹,时儿也会吼吼,自我感觉唱的〈天边〉蛮好的,原声至少可以自我陶醉,引来掌声以示自我鼓励,唱歌确实有许多好处,主要快乐健康,现在大家都将唱歌作为主要健身活动,我极力赞同并参与。


长兴农家乐

晚饭后,我们去农贸市场,到水口必定要去的,走小路约1千米左右,大水壸流水造型是水口乡重要地标,农贸市场在地标东边,天傍晚还未黑,市场就灯火通明,人如潮涌,非常热闹,市场品种繁多,据说这里的东西价亷物美,尤其老板的信誉较好,所以来这里必定要买点东西带回去,还有专程来购买时鲜素菜和水果,特受上海大爷大妈的喜欢,出了贸易市场,就是仿唐风格千米商业街,古色古香,彩灯闪烁,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次日早餐后,我们游览顾渚水库,水库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原名叫“霸王湖”,水面约千平方米,成为当地游览一景,光头强距水库约3千米左右,拾坡而行走上大坝,纵观水库一目了然,


长兴农家乐

一一在水库廊道合影

整个水库四面环山,山高约百米,秋风习习,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翠竹成林,幽雅宁静,沿水有朱色木制廊道,更便于游客亲水散步覌尝,南面山坡上建有数幢徽派小楼,估计应该是酒店了,由此形成水库台楼阁之观,游人如织,奇装异服,色彩斑斓,唱歌跳舞,时装模特走台等都有,当然大多数均为阿姨大妈了,看了之后心想夕阳怎能不红,不但红且红半天。

第三天上午去了大唐贡茶院,距光头强约两千米,位于顾渚山侧的虎头岩。 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十二坊也就是仿唐的十二街坊。 相传陆羽曾在此置茶园,有诗云: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又云: 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 进入园中,一眼就可看到一座全木建造的贡茶院。这已是我第三次游览了,进一次有一次的感觉,茶院山势虽不高峻,但三面环绕,高低错落,极具世外桃花源的意境。新建的大唐贡茶院气势恢宏,沿着木梯登上陆羽阁。进陆羽阁是收费的,70岁以上者免费,此阁分三层,底层是《茶经》的经典茶语再现;二层则以被陆羽大加赞赏的“顾渚山景”与“紫笋茶园”为主题,以书法、绘画和摄影图片的形式,展现了陆羽与茶结缘,文人为茶而颂以及紫笋茶扬名天下的全过程;三层为一通透雅阁,正中央端坐着陆羽手执书卷的雕像。凭栏四望,顾渚山峰峦叠嶂,林木清幽。万竿修竹,一派苍翠,茶树茶垄,错落其间。站在三层最高层,四周是层层叠叠的翠竹绿树,好象把整个贡茶院包容在群山翠绿之怀中


下了陆羽阁,走在全是木制的台阶上,有种皇家特享的豪华感觉。你可慢沿着长廊往前走,廊上放置一些铜像,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有置身于古代之感。长廊两边有千年摩崖石刻,足于证明大唐贡茶院悠久的历史。长廊的中间有一座吉祥寺,上层供奉文殊菩萨,下层展示宫廷茶宴场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长廊的东边介绍贡茶院制作紫笋茶的八道工序。 长廊地上有石刻陆羽的〈茶经〉摘要。其下方地上有石刻丝绸之路路线图,我看到了第二个故乡和田的地理标志,很是兴奋和自豪。 丰富的午餐后,在一片告别声中离开了光头强农家乐

附 无题一

长兴古风茶贡院,

千年果香飘四季,

春色秋景层林染,

流连忘返歌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