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四五”烈士李敬铨,鸭旺口墓地后人瞻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地方立法新实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修从涛

每年清明时节,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鸭旺口村东南角的李敬铨烈士墓,都会迎来数批的扫墓学生。附近的中小学会组织学生们来为李敬铨烈士扫墓,向他敬献花圈,追忆其生平事迹,开展爱党爱国教育。

李敬铨烈士墓是济南高新区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被列入济南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石栏环绕,苍柏挺立,透过李敬铨烈士墓的碑文,仿佛还能倾听到近百年前那段激荡壮烈的故事。

红色故事|“四五”烈士李敬铨,鸭旺口墓地后人瞻红色故事|“四五”烈士李敬铨,鸭旺口墓地后人瞻

领导工人运动

李敬铨,鸭旺口村人,原名李国栋,生于济南奎文街,小学毕业后曾就读于济南师范讲习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李敬铨受新思想影响,积极投入济南各界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3年,青岛大康纱厂来济南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用以培训工师。时年19岁的李敬铨应招进了青岛大康纱厂,任粗纱工师。

大康纱厂是日本资本家开办的工厂,厂里的工人直接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剥削。李敬铨等学生出身的工人,亲身经历过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现又目睹和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欺凌,对帝国主义充满仇恨。他们在工人间组织活动,积极酝酿反抗斗争。

1924年,青岛的中共组织负责人邓恩铭到大康纱厂开展工作,李敬铨等人是第一批同党组织积极接触的工人。他们根据党的指示,学习胶济铁路总工会的经验,在工人中间积极地开展宣传活动,并于1925年3月,秘密建立了大康纱厂职工会,李敬铨被推举为负责人之一。

然而,工会的活动遭到了日本警方的清查。4月19日,李敬铨等人组织全厂4000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并游行示威。在大康纱厂的影响下,“内外棉纱厂”、“隆兴纱厂”也接着举行了罢工,罢工队伍骤增到13000余人。

青岛纱厂工人的联合罢工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的罢工浪潮此起彼伏,中共中央、全国铁路总工会派代表赴青岛慰问。经过22天的斗争,迫使厂方答应了改善工人待遇等5项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5月29日凌晨,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反动军阀政府,派兵包围了大康、内外棉、隆兴3个纱厂的工会办事处,打死工人8名,打伤17名,逮捕李敬铨等72名工会干部,制造了震动全国的“青岛惨案”,进而引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慑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军阀当局于7月1日将李敬铨等6名工人代表释放。李敬铨于被释放当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组建济南特委

1925年秋,李敬铨被党组织派回到他的祖籍历城县搞农民运动。后又因工作需要,李敬铨又被调回青岛搞工人运动。李敬铨再次回到青岛后,反动当局跟踪盯梢很紧,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党组织复调他去济南搞工人运动。

1928年底,因王用章等叛变,中央山东省委遭到破坏,邓恩铭、刘兆章、朱霄、宋耀庭等9人被捕。

王用章原是李敬铨的入党介绍人,两人已往关系甚密。山东省委被破坏后,王用章曾找李敬铨到大明湖畔谈话,拉李敬铨投敌。在巧妙摆脱王用章的纠缠之后,李敬铨立即向新组成的山东省委领导做了汇报,组织上马上采取了应急措施,使一些同志脱离险境。

为了保护党的组织,山东省委研究决定铲除叛徒王用章、王复元两兄弟,并于1929年8月16日,在青岛将叛徒王复元处决。王复元被处决以后,王用章改名王天生,组织了“捕共队”,疯狂地破坏我党组织,捕杀我党党员。在恶劣的环境下,李敬铨冒着危险去营救同志。

迫于反动当局的追捕,党组织将李敬铨调离济南去天津北方局工作。李敬铨在天津活动不久,又被北方局派回山东。此时,济南已难以立足,李敬铨的家里日夜有特务监视。他在济南找不到党的组织,便先回原籍历城暂避。

不久之后,李敬铨又一次前往青岛,与已经迁到青岛的山东省委机关接上关系后,被留在省委工作,并任省委委员。后来,山东省委决定派他返回济南,组建济南特委(亦称特支),并任书记。

1930年六七月间,李敬铨回到济南。当时,济南仍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特务、便衣、“捕共队”遍布全城。李敬铨不畏艰险,日夜奔忙,先后将济南北园乡村师范和鲁丰厂、电灯公司、津浦路机务段等单位的党组织恢复起来,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了鲁丰纱厂、电灯公司和津浦线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

红色故事永流传

1931年元旦,李敬铨到津浦铁路济南六厂去组建党支部。在三大马路纬五路一卖场门口的时候,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突然刹车,从车上跳下了叛徒王天生,将李敬铨逮捕了。

李敬铨被捕后,表现十分坚定,任凭敌特叛徒软硬兼施耍尽各种花招,他始终大义凛然,没有暴露任何党的机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监禁期间,他向难友借来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秘密地认真阅读研究,并经常鼓励难友坚持斗争,保持革命气节。

1931年4月5日凌晨,李敬铨和先期被捕的邓恩铭、朱霄等22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提出牢房枪杀,在赴刑场的路上,他和难友们还一同高唱着《国际歌》。李敬铨、邓恩铭等22位党员的牺牲使山东党组织蒙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史称济南“四五”烈士。

红色故事|“四五”烈士李敬铨,鸭旺口墓地后人瞻

1987年,在烈士就义地,建立了“四五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邓恩铭、李敬铨等22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和王震题写的“宁死不屈、浩气长存”题词,以缅怀先烈,继承烈士遗志,弘扬“四五”精神。

李敬铨牺牲后,为避免反动分子继续捣乱,李敬铨的遗体被悄悄葬于鸭旺口村相邻的西河北村。为保护革命烈士遗迹,1984年4月1日,当时的历城县政府将李敬铨烈士墓迁至现鸭旺口村东南角,并立碑铭记,供后人瞻仰。2015年,李敬铨烈士墓成为山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鸭旺口村被划入济南高新区,李敬铨烈士墓也成为济南高新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李敬铨烈士的生前事迹被整理成红色故事在当地流传,教育着后来人。每年的清明时节,周边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来为李敬铨烈士扫墓,为他敬献花圈,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来源:人民网

今年4月5日正值清明节,南京市民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祭奠先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从当日起正式施行。

在南京,有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碑等160余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代表。

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宣传和弘扬雨花台英烈事迹与精神,2021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这一《条例》与《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有效衔接,形成南京‘点面结合、相互呼应’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立法体系,为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宣传和弘扬提供了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说。

《条例》共5章44条,包括总则、保护和管理、传承和弘扬、法律责任、附则,对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保护。

“妈妈,我们在雨花台赏花拍照,会不会打扰了先烈?”

“先烈的牺牲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们脸上的笑容是他们的愿望,也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一对母女的对话,正是该《条例》立法目的与原则的写照。

“我们对雨花台有着深厚感情,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地方,也是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地方。”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卞艳艳说,在立法调研中发现,很多群众希望能够统筹兼顾缅怀英烈和民生需求。

实现休闲健身与英烈保护相结合。《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陵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雨花台烈士陵园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和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要,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以外的区域合理划定活动范围,并指定活动时段。”与此同时,为了营造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条例》还设置了禁止性规定,禁止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禁止在倒影池、雨花湖、忠魂池垂钓、游泳、嬉戏,禁止携带兽类宠物等行为。

“既强调英烈保护,也关照民生需求,更彰显红色文化资源穿越激荡岁月,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姚正陆认为,雨花台烈士陵园不仅是精神殿堂,也是风景名胜,既是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市民日常休闲生活的生态公园和城市客厅。

“《条例》明确了宣传和弘扬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的途径与办法,并将相关的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固化,为下一步更好弘扬英烈精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扩大红色教育等工作明确了方向。”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4日 18 版)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