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自费300亿重建圆明园,却遭专家阻止,如今快完工了 为什么不修复圆明园呢?
学过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我们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国家一点尊严也没有,不仅割地赔款而且还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在那个时候有一座世界瑰宝级的皇家花园,它的名字就叫做圆明园,圆明园近始于康熙48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这座皇家花园经历了三个皇帝,最后却“牺牲”在英法联军的手中,因此,这里变成一片废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痛,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都说圆明园非常的华丽,那么它到底藏有多少金山银山呢?“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与颐和园相邻,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的,也被人叫成圆明三园。其面积5200余亩,150余亩,建筑面积能够达到16万平方米,有着“万园之园”之称。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皇帝到夏季都会来圆明园避暑,所以说圆明园也被称为“夏宫”。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里面的珍宝图书和艺术作品多到不能想象,比如说名人字画秘符典籍中鼎宝气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皇帝都会放在圆明园,还有各种各样珍贵的皇家植物和珍稀动物都放在圆明园,真不愧是皇家园林。

后来因为英法联军饿狼般的吞噬远中的金银财宝,拿不走的就会毁坏,让圆明园大火绵绵三天三日,后来又因为八国联军的侵入皇家陵园,再度陷入劫难,这就导致了圆明园彻底的毁灭,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圆明园本是世界级瑰宝皇家园林,总是有人想着重建圆明园。这几年来重建圆明园,这个话题一直在我们耳边萦绕着,但是很多专家表示都不应该重建圆明园,因为建出来也不是以前的那种样子。如今,中国有一位最任性的老人,花300亿巨资重建圆明园。

这个老人到底是有多大的本事竟然在北京建成了圆明园?答案当然不是在北京建成的,这个地方是清宫剧经常拍摄的地方,选址定在了浙江横店。这个老人重建的圆明园是一个高仿圆明园,它的还原度达到了95%,也就是说,他完全按照史书中所记载的1:1的比例来进行建造的,可见这个老人有多么的用心了。这个老人叫做徐文荣,这里的一砖一瓦,建筑风格都是由老人亲自监测建成的,而且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仿照古代的圆明园建造的,一共花费四年的时间,占用了7000多亩园地,才能建造出如今的“圆明园”。
当时专家极力反对,没想到这个老人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如今,圆明园已经建成了,虽然这不是以前的圆明园,但是我们依旧非常感谢这位老人,能够让我们重建圆明园,当年的盛世场面。
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损毁严重。4月1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计划尽快在全世界发起募捐,呼吁全球有识之士共同参与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工作。

(来源:百度百科)
火灾发生的7个月之后,巴黎圣母院恢复夜间照明。但没想到的是,大家的讨论重点并不在巴黎圣母院,反而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不少网友认为:既然巴黎圣母院能修复,而且我们已经数字技术复原了圆明园原来的面貌,为什么不再重建圆明园呢?
一切还得从源头说起。
恍若月宫的建筑
圆明园,是康熙所取的名字。“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寓意个人品德之佳,明,寓意政令光明,表达了康熙对后辈的寄愿。一开始,圆明园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雍正即位之后,新增了正大光明殿以及内阁、六部等诸多值房。到了乾隆时期,又新建了长春园、万春园,基本格局已然形成。
后来,又有几朝皇帝陆续扩建、修缮,使圆明园成为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乾隆皇帝曾经表示:“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来源:百度百科)
建成之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康熙等人夏季在圆明园“避喧听政”,因此也被称为“夏宫”。
当年,看过圆明园盛况的,没有一个说它不好的。一些西方人,也正是因为圆明园,而对中国园林改观。
法国文豪雨果说:“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

(来源:百度百科)
当然,圆明园的价值远不止这些,里面还藏满了历代书画、绸缎刺绣、瓷器、古典家具等各种宝物,堪称顶尖的艺术博物馆。
所有一切毁于一旦
然而,所有的一切戛然而止。
1860年,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法军司令孟托邦说:“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来源:百度百科)
本来所有人都已经疯了,听到这句话更是魔怔了一般,只要看到东西,就成群结伙冲上前去抢夺。
据一个英军目击者描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来源:百度百科)
更过分的是,3500名英军纵火焚烧了圆明园。那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在每一个人心理都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而始作俑者们还十分得意忘形,额尔金甚至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但没想到的是,圆明园的劫难并没有结束。1900年,八国联军将圆明园彻底毁灭;清朝灭亡后,满目疮痍的圆明园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在乱世中风雨飘摇。
为什么难以修复
从盛况空前到毁于一旦,圆明园之所以难修复的原因也隐藏在其中。
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也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而这套珍贵的彩绘图,是乾隆时期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等用了11年才绘制而成,算是圆明园的平面图纸。
直到20世纪年代后期,几经沟通,我们才拥有原图的“数字版”。也就是说,我们手上没有圆明园的平面图纸。
其次,圆明园的总设计师曾经给圆明园做过精致详细的烫样,但这些烫样在咸丰年间就被毁了。更重要的是,圆明园是由好几代皇帝共同建造而成。若要完全复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源:百度百科)
最后,圆明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有各种被毁坏的珍宝。而这些珍宝,有的不知流落何方,有的再也回不来了。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