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叫江,河叫河?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

黄河和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为什么江叫江,河叫河?


河流在人类文明和生产生活活动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你知道为什么

有的叫“江”

有的叫“河”吗

为什么江叫江,河叫河?


为什么江叫江,河叫河?

这要从“南江北河”的故事说起

古时候,人们将江、河、淮、济

也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称“四渎

“渎”字本身就有水沟、小渠的意思

“四渎”的济水曾经因为黄河泛滥

夺济入海,现在已经消失


“黄河”一词

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

因河里面的泥多而且水黄

故取名为“黄河”



“长江”一词

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随着中国版图逐渐扩大

古人对河流的认识更进一步

他们发现原来河流不仅只有“四渎”

那应该如何为众多河流命名呢?


雅鲁藏布江

由于当时的交通、技术水平有限

无法进行实地考察

所以,古人对河流的认识并不全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认为长江以南的河流都是长江的支流

都属于长江水系

故主要称“江”

例如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同样的道理

黄河以北的河流普遍被认为是黄河水系

故而命名时也主要称“河”

如淮河、海河、塔里木河等


塔里木河


虽然“南江北河”的划分

具有局限性

但也是人类对河流的一种认识和归纳方式


古人曾经称所有的河流为水

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

的地理教材中也是如此

例如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

当时还被称为汉水


汉江

后来人们通过对比长江和黄河的特点

逐渐形成以流量大小来区分江与河的命名规则

的流量大,水面较为宽阔

能够常年通航且四季不断流

的流量相对较小,水面相对较窄

通航能力不强,有可能在冬季断流


大江大河的名字虽有变化

江河的记忆却是刻在

我们每个人DNA里的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来,接下一句……


好了,今天江河之分的故事就到这里

该你啦!

提问: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是哪一条?

在留言区回答



参考资料 | 《河流与人类文明》《江河之分是国人对河流认识的历史演变》《南“江”北“河”》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责编、文案丨王瑜(见习) 罗景月

校对丨孟京

新疆是国内高度缺水的地区,多地的水资源都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在2019年,新疆用水总量高达554亿m³,比控制的红线指标超出了27.69亿m³。尤其是在东疆的吐哈盆地、北疆的天山北坡以及南疆的焉耆盆地,地下水过度开发严重,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用水矛盾非常突出。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焉耆盆地的开都河

为了解决新疆的缺水问题,课题组专家提出了藏水入疆的设想,旨在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新疆的水危机。调水路线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将藏区的水源直接穿过青藏高原和昆仑山引入新疆,另外一种方案则是沿柴达木盆地等山谷地区调水入江,水源地包括通天河、怒江以及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

首先,新疆为什么会严重缺水?(以南疆为例)

新疆的地貌特征非常特殊,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形容,这些山脉和盆地将新疆分割成了北疆、南疆以及东疆,其中南疆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疆的缺水形势,和这里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塔里木盆地

首先,南疆气候干旱,日照强烈,水分蒸发严重。

南疆远离海洋,年降雨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气候非常干旱。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区,年降水量仅有30~80mm,盆地中心的降水量更低,仅为10~20mm,但当地的蒸发能力却高达1600~2200mm。水源的补给量远低于实际的消耗量,这是南疆缺水的主要原因。

从西藏引水600亿m³,根除新疆“水危机”,藏水入疆可行吗?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水系

其次,南疆被高山环绕,荒漠广布,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周边的高山海拔高达4000~6000米,中部山区的海拔也有1100米以上,东部的罗布泊是最低点,海拔780米。在盆地内部,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植被覆盖率不足3.5%,水源根本无法有效保存。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南疆地区的地表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地下水也处于严重的过度开发状态,利用度超过85%。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东北侧的焉耆盆地,地下水更是连年超采,水位持续降低,对当地草场、河滩的生态需水造成了巨大威胁。

红旗河工程引藏水入疆,为什么饱受争议?

红旗河工程是引藏水入疆的调水方案,目前还处于研究和论证阶段,但该方案自提出以来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根据该工程的构想,每年预计从青藏高原南部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水系调取600亿m³的水体(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进而输送到新疆、宁夏等西北干旱地区。

“红旗河”调水路线图

不可否认,红旗河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设想也招致了很多专家的质疑,比如青藏高原各大水系到底有多少水源量可供调取?调水工程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

藏水入疆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在2019年曾指出,红旗河工程主要从“五江一河”取水,其中雅鲁藏布江平均水资源为600亿m³,怒江为320亿,澜沧江为200亿,金沙江为313亿,雅砻江为250亿,大渡河为210亿。按照国际通行的调水标准,跨流域调水的取水比例为20%左右,由此计算出的可调取水量为442.6亿m³,远远不够600亿m³的调水需求。

通天河调水节点

从这一结果来看,600亿m³的调水设想似乎不具有可行性。另外从工程的技术难度来讲,红旗河调水工程施工难度极大,项目规模超乎想象,付诸实践的可能性并不高。

在呼声较高的三个调水方案中,每个方案需要开挖的隧洞长度都超过100km,其中怒江方案需开挖的隧道长达500km,雅砻江方案中的隧道开挖长度为1000km,属于超长距离的输水隧洞,难度极大。由于隧洞较长,施工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问题,局部软岩变形、活动断裂带、高地温等问题也极有可能会出现。

俯瞰西藏

还有一点,项目的施工位置大多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高原缺氧不可避免。届时,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施工人员也必然会陷入极端的恶劣环境,风险极大。综上所述,藏水入疆工程大概率只存在于理论层面,现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极低。

引藏水入疆,倒不如提高水源的利用率

藏水入疆工程至今未有定局,相比于直接入疆,通过南北水调西线工程为新疆“曲线引水”似乎更具有可行性。

水利专家曾建议,可以通过大西线调水工程将雅鲁藏布江的江水引到黄河,然后再引入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不过到目前为止,南北水调西线工程的方案也还未启动,有消息称可能在2025年前后开工,15年才能完工。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放眼当下,无论是藏水入疆还是南水北调,都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最符合实际的做法还是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农业用水占用水比重的89%,人均用水量高达2400m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倍,而单位水体产出的经济效益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这表明新疆用水的效益整体较低。

新疆稻田

在国外,同样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以色列,其农业用水却只占用水比重的58%,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高达86%,高居世界第一位。不得不承认,以色列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确实值得在新疆地区推广,这是用科学手段来解决用水困难的最佳方案。

以色列的节水方案

以色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国土面积60%以上都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15cm,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以色列地形图

为了想方设法创造淡水,以色列建造了规模庞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地下咸水批量淡化,获得了可观的淡水资源。其中,Sorek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量就多达6亿m³,足以满足150万人的生活用水需求。如今,以色列人80%以上的淡水都来自于海水淡化厂,将来这一比例还有望增加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淡水生产成本并不高。早在2006年,以色列的淡水每立方仅售0.6美元,换算下来还不到5元。希伯来大学的教授伊多•卡恩估计,以色列生产1吨淡水的成本在0.5美元左右,但随着技术升级,将来的成本还会更低。

除了“开源”,以色列在“节流”方面也做到了极致。以色列的滴灌与喷灌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用水大幅减少。依靠先进的节水设备,以色列40%以上的农作物都种植在了内盖夫的沙漠中,生产出的瓜果却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甚至还大量出口到了欧洲各国。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

回过头来看新疆的缺水问题,同样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突破困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污水废水的净化能力,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工期漫长、成本高昂的调水工程比起来,节水工程或许更符合新疆当下的状况。

滴灌管道

对于新疆的水源短缺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