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财神怎么接?做好这些细节,今年财运亨通 黔西北记忆(113)古建筑·山水·名镇

怎么才能够让财神眷顾自己呢?

要得到财神的眷顾和青睐,通常人们都会在春节期间,做好了迎接财神的准备,并且希望通过迎接财神的到来,让自己能够财运亨通,同时也能够让家人过上舒适的生活。

传统习俗中新年迎财神,代表着一年的财运,据说影响人一年财运的顺畅与否,因此各地民俗都非常重视新年迎财神时间,

俗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新年迎财神的日子,有人说是大年三十,有人说是在初一,有人说是在大年初二,也有说是在大年初四,不过广为人知的便是在大年初五,

造成迎财神的不同时间,原因主要是各地的风俗不同有关,那么怎么才能在正确的时间迎接财神呢?

个人建议大家也不要过于的纠结,按照你居住地方当地风俗便可,如果你还纠结,而且特别想被财神眷顾,那么干脆就大年三十,初二,初四,初五都去迎财神就是了,

不过虽然解决了迎财神的时间,但是迎财神怎么迎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希望新的一年年事业顺利,财运亨通,迎财神便要重视一些细节。

第一,要心诚

有人会觉得,迎财神不就是很简单吗,打开门喊上一句财神到,或者去寺庙给财神烧烛香,点上两个大蜡烛,供给点香油钱就可以了,

可是你想想,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怎么做,但是同样做法的人很多,为何有些人年年富贵年年生财,有些人做了多年依然得不到财神的眷顾呢?

其实这里面关乎到迎财神的一些古代礼仪和小细节,如果你懂的这些礼仪和做好了这些细节,或者你就会被寅虎年的财神给看中了,当财神上门恭喜你发财,你今年想不发财都难。

初五财神怎么接?做好这些细节,今年财运亨通

那么怎么才能把寅虎年的财神迎过来,或者迎了过来,怎么才能让他进家门呢?

这里细节就相当的重要了。迎财神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和财神沟通上,古代和财神沟通的传统很多,例如放烟花爆竹,隆重地敲锣打鼓,全村人或者一个家族大排筵席,或者都去财神殿上高香,

但是现代和古代的不同,城市人哪怕是一些乡村,居住的都是高楼大厦,因此这些古老的风俗较难适用,例如放烟花鞭炮啊,或者隆重的敲锣打鼓等,全村人或者一个家族聚餐,这两年也不太提倡,而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需要对人流的孔子,一些地区的财神庙和寺庙也未必对外开放,

因此以上的一些风俗已经不适合了,那么怎么才能和财神沟通上呢?

第二:是尊重

其实方法也不难,并不复杂而且还很容易做到,就是看你愿不愿意做了。

无论是哪天迎接财神,我们要懂得一个道理,你对财神尊重,财神才会尊重你,人和人要相互吸引,首先彼此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因此对于财神你可不能不把他当一回事,而是从心里要做到起码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并不是唯利是图的,希望财神爷让你横财就手,或者做些缺德事,损人利己的去发财,从许冠杰的财神到歌词中,很明显的就传达了,要发财要走正道,因此首先心态要正,如果心术不正,哪怕是发了横财,因为德不配位,难以承载这些财,这些你就保不住,来到快,去的也快。

第三:心要正

所以迎财神,做到的是心要正,特别是过新年的氛围下,你满脑子还想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是和天地的喜庆相冲,还有就是壬寅年是水虎年,水代表的财,但是水也代表这流动,如何让这些流动的财囤积下来,

必须要懂得寅虎的意思,寅虎在12生肖中,是具有两面性的生肖,一面它非常的凶猛,一面却代表着仁德,为何寅虎有两面性呢?

这解释起来有点长,大家可以去我看前两天我发的文章《文物看虎年,古人为何把老虎叫寅?老虎五行为何属于仁慈的木?》,或者依然还有很多人不清楚,12生肖中,寅虎的五行是属木的,而木的代表着生生不息,同时也代表着仁德,

因此寅虎年迎财神,最重要的就是心怀仁德,同时因为寅虎有两面性,它还有威猛不比,征伐果断的一面,因此对于那些不平的事,而且是危害社会的事,就要做到该出手时便出手。

初五财神怎么接?做好这些细节,今年财运亨通

只有心态正,要虔诚,还要心怀仁德,爱国爱家,你才能保住壬寅的财,让寅虎年的财神重视你,毕竟天下求财的人那么多,财神选人还是有自己的标准的,而这套标准在便是以“德”来衡量。

如果做到了这点,首先恭喜你,你能和财神沟通上了,那么怎么把财神迎进家门,

这其中便要重视一些细节,其中这些细节也并不是什么很繁琐的礼仪,而是我们每天都要干的事情。

第一,要礼貌

财神青睐你,还得考察你,因此他会来你家坐坐,那么这个时候,财神便是你家的客人,客人到了你家,你会怎么做?

由于现在网络的发达,现代的年轻人对接待客人会较为随意,开哥门让客人进来后,随便打开个电视,就随便让客人自己待着,自己低头或者进房间开局,

有的甚至于是晚上熬夜,早上日上三更还没起来的那种,想想客人都到了你家门口,你还没起来,客人怎么办?等于是财神来到你家门口,你还在睡大觉,财神怎么会青睐睡懒觉的人呢?

就算你起来,穿着睡衣,去迎接客人进家里,这样的待客之道,也缺乏诚意,没有诚意即便心态正,虔诚财神照样掉头就走,因为千百年来,作为农耕民族,古人非常强调的就是一个勤字,而人们敬拜的财神,易经就有一句经典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且民间也强调天道酬勤,财神代表的是天道,

初五财神怎么接?做好这些细节,今年财运亨通


第二要勤快,

2022的壬寅年,非常的特别,立春在大年初四,大年初五就要接财神,而立春以后传统民俗就强调,早睡早起,这不但是符合自然界春季运行的规律,同时也对人的肝胆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作为农耕民族,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一年最重要的时期,如果春天开个好彩头,那么当年就会丰收,因此特别重视立春这段时期的勤快,而壬寅年天干属壬,五行属水,水流动性很强,在古代水不但代表财富,同时也代表机会,因此如果你不勤快,搞不好稍有疏忽,机会就在你眼前溜走了,而财富和机会是对等的,因此壬寅年要下财神眷顾,起码是你要勤快起来,礼貌的去迎财神和迎贵人。

第三,要家里干净整洁

除此以外,我们在心态中也要把财神当做自己敬爱的人和亲戚,他来到家里,家里肯定不能邋里邋遢的,或者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睡房如果没时间整理,那么客厅起码你的收拾干净,反正一个字家里干净整洁,让财神看着舒适放心,人家进你的家门做客才会舒服,这和传统待客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为何传统会在大年28洗邋遢的说法,这里除了过除夕新年以外,也是为了让你的家整洁干净起来,只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的心才会开朗明亮起来,这样才能给你带来新年的好运气,同时也了新年任何时间迎接财神做准备。

第四:重视于人沟通

财神是天上的神仙,因为赐福给人家,在他人眼里他就是贵人,但是神仙我们平常生活是没遇见过,但是贵人却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和生活中,人人都会有自己的贵人,而要想财运亨通,除了虔诚和勤快,贵人的指点和提携是非常重要的

迎财神,其实也是迎接自己的贵人,那么怎么才能迎到贵人呢,壬寅年如何让贵人提携你青睐你呢?

其实每个人一生的贵人都有好几个,只是许多人会忽视罢了,也有些人因为贵人的提携风生水起,但是在成功后不懂得感恩,或者过河拆桥,因此最后结果也一般,甚至一夜回到从前。

人生第一个贵人,便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生育养育,并且供书教学,给你一个他能给到的最好条件,因此古代非常重视对父母孝顺,孝是百善之首,而对父母这个贵人孝顺,财神才觉得你这人心底不会太差,因此新年这几天,回家和父母团聚,迎财神时,财神才会青睐于你,而你的父母其实就是你的财神。

人生第二个贵人,就是你的眷侣,特别是男人,在古代妻子被看做是男人的财宫,俗语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特别岁今年立春是初四,正是开年的时候,所谓家和万事兴,家里和睦才是新年的好开头,而夫妻关系好,家里财宫才稳,一个好儿子,一个好老公,自然财神就会青睐你啊。

人生第三贵人,对你有恩的人,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曾经提携你的人,或者是给你一句金玉良言的人,这些人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们都是你的财神,因为他们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在你最艰苦的时候鼓励你,在你迷惑的时候点悟你,因此你在新年可不能忘记了他们,大可以趁着新年给他们拜年,送去一句感恩的话,懂得感恩的人,自然贵人就会更多,更被财神看的起,因为财神其实就是你的贵人。

那么如果有人认为自己为何一直没有贵人出现呢?

其实这大可以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反省一下,自己的心态和语言是否有问题,毕竟人在社会上交流,就需要沟通,沟通中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沟通的语言,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寸进,就是在这两点上,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现今社会分工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网络的发达,接触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更需要注意说话语句,古人提倡待人接物要友善,其中说的友善大部分就是语言和语气,

由于一些人原生态家庭或者是工作氛围的原因,养成了一些习惯,而这些习惯很容易就得罪了人,那么很容易就得罪你的贵人,这样想发财也难,

有时候,你会发现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语言,不同人说出了,得到的效果截然相反,为什么其中就是态度和语气的问题,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气,只有这样才能让贵人提携,财神青睐,同样的道理,新年到来,你要主要多笑,哪怕再有烦恼都要开心起来,同时坚定自己能挺过去的信息,给自己鼓励明天会更好,逢人就说一下别人喜欢听吉祥话语,恭喜发财,或者阖家团圆,身体健康等等,

有些人认为这些话是刻意奉承,但是不要忘记了,大过年的财神爷也是来给你恭喜发财的,你当然也要礼尚往来,给财神爷和贵人说点好话吧!可以说人在世上生活,活的大部分是人情世故,因此如果你心思正,人又勤快,懂得尊重别人,待人接物懂得礼数。嘴巴又甜,财神肯定迫不及待地来你家看你啊!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财神来了你家,人家都给你送了财神大礼了,礼尚往来你也得给他烧跟高香或者敬杯茶作为礼数回应,当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做些慈善的事情,例如立春去种树,或者放生和救助一些小动物,或者去做义工,反正多做好事,财神觉得你有前途,你肯定就好心的好报的!

黔西北记忆(113)古建筑·山水·名镇

织金古城,是贵州的历史文化名镇。织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名胜区,指的就是织金古城。名镇之名,名胜之名,或许更多得益于她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与山水的和谐之美。

请横屏观看

黔西北记忆(113)古建筑·山水·名镇

织金平远古镇(图源 织金文旅)

翻开《平远州志》(织金古称平远),织金古城可谓古建筑山水各一半,名胜古迹多达70余处,据称甚于省城贵阳。其中名气大的就有“四庵”、“四寺”、“四阁”、“四祠”、“八大庙”、“三塔”、“十一桥”,且为明清所建,多是康乾盛世构建。古建筑民居也是鳞次栉比,只是今天几乎被钢筋水泥建筑所取代。其实民居的红黑二色也很有特色,红色板壁窗户,精雕细刻,与黑色的梁柱枋檐嵌镶,造型古朴,斜面屋顶小青瓦,使民居平添了几分轻盈的动感。不过,今天只有残存和恢复下来的十余处古建筑,尚可为我们展示古镇的风采了。

请横屏观看

黔西北记忆(113)古建筑·山水·名镇

织金平远古镇(图源 织金文旅)

古建筑所依所凭的山与水,美在奇和秀。先说山的奇。名镇十余平方公里的面积宛若一张荷叶被群山环抱,环镇西、南一带,地高山远,从凤凰山至斗篷山,峻岭横亘,气势如高原雪山,天际轮廓线如怀素草书急走,可谓雄奇。环镇东、北一带,由白马山、古佛山到墨峰山,山峦起伏,层层叠叠,颇似桂林山峰气象,天际轮廓线似右军行书飘逸轻柔,可渭俊奇。

而其山峦幽谷中,又有如“穿洞流云”、“榜山东挂”、“神龙蛰影”、“吕祖仙踪”、“三石连标”、“日落碑现”等山景奇观。名镇四周至镇中,鱼山、东山、西山、龟山及圭峰、玉屏、虎丘等诸山拔地而起,匀布镇中,空灵突兀,像江南园林山石的放大,或精妙雅致,或玲珑剔透,可谓秀奇。再说水的秀,一水蜿蜒南来,在曲岸秀岩间徐徐北去,把名镇分为东、西两城,河边清泉处处,城内碧潭玉缀,又有如“双潭对镜”、“文浪北腾”、“双流激浪”、“三潭滚月”、“回龙涌瀑”等水景与空濛的山色相映衬。难怪游人流连忘返,发出“泉城”、“小桂林”之叹。

织金县城一角(图源 织金发布)

在这般奇山秀水间精构的名镇古建筑,可谓天作之合,造化独钟。我们见不到昔日镇中依山必构寺阁,傍水必建庙宇的造园盛景,但在仅存的拱桥、石塔、庙宇间,或揣摸她的立意,或赏析她的布局,或考察她的选址,或品评她的借景,或感受她的色彩质地、尺寸比例,都可领略到古建筑的悠悠古韵。

贯城河上有五座石拱桥。其中的奢香桥、回龙桥、新桥是步行桥,建于清代,都用当地的白绵石修建,形如弯弓,凌波而卧,古朴而厚重,借景构图生动灵巧而丰富。奢香桥与回龙桥相距不过百米,却因河道弯曲而不能相望,但两桥却邻借东岸秀岩上绿树掩映的斗姆阁古建筑群,俯借桥洞下潺潺碧波,侧借岸边桥头萧萧梧桐,远借后方白马山文明塔。

桥(图源 织金发布)

借景之妙,妙在融形、声、色、香为一立体画面,加之远景背衬,顿显恢弘开阔。而新桥距“回龙涌瀑”数十步,观瀑如玉碎而下,轰荡如鼓,可谓一绝。原本以连接交通、方便行人为功能的石拱桥,因了借景之妙,横生艺术趣味。即使你任意在桥头河岸绿荫下选坐一白色帐篷,品尝香辣凉爽的荞凉粉,也会滋生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趣来。

前面提到的文明塔,倒也值得一书。名镇西曾有万魁塔,北曾有九霄塔,南曾有文明塔。后来恢复的唯有文明塔。塔以扇形白绵石构成圆锥状,塔高10余米,塔身分六级,六级云盘如玉带环绕。塔屹立于白马山上,宛若巨笔书空,故有“南笔增辉”的美誉。

织金南门文明塔(图源网络)

你尽可披襟塔下,一览名镇全貌;但文明塔的妙处却更在于镇中观塔。从镇外东南西北四路入城,你都可远眺石塔雄姿;即使在镇中街头巷尾,你也常可仰见石塔威仪;或漫步桥头,或游憩潭边,或小依庙栏亭栅,石塔都会不时为你远衬出一派空灵,衬出一片怡然,让你的心境在审美的视觉空间中延伸。

石塔的这种妙趣实在是因了她的选址之妙。选址太低,石塔便孤然成景,难以融入审美视觉,太高又显压抑难以相融,太远又太虚无缥缈难以相亲,太近又太过逼仄难以超脱。文明塔却是雄屹名镇东南一带山峦的尽头,距名镇远近高低适中,且空间开阔旷达,足以任你环顾,仰望,平视,游目骋怀。石塔成了环镇诸山的一个风景标志,装点了名镇的生活空间,成了名镇人的一个永恒情结、思乡情结。难怪恢复重建古塔,即使身处异乡的游子们也都慷慨解囊。

云雾缭绕的织金东山(图源网络)

园林构建最精粹的,当是名镇的庙宇寺阁。若说鱼山与古建筑,凭借东山寺、文昌阁为近景,凭借文明塔为远景,增添了几分艺术氛围的话,那她本身的构建就堪称艺术精品。这个精品的构建之美,美在利用且住亭、山门和黑神庙在面积狭小的山腰、山顶布局组合成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暗到明的空间,给你突然的惊喜,使你在有限空间中产生以小见大的美感。山腰石径旁的且住亭造型独特,让你小憩以调节身心,仰视山门,绿树红瓦逸出却不见真容。

进山门曲行数步是黑神庙与碧琉璃精舍组成的一小天井,古树水池相映成趣,幽静安闲。穿出黑神庙前后门洞,便感豁然开朗,别是一番光景。左侧藏书楼傍古木鱼塘而建,山巅为济赈亭,体态雄奇,与先前的且住亭大小、高矮对比,首尾呼应。鱼山古建筑组合的空间变化自由而不规则,含蓄而不失简洁,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不似东山迎面就是规则方正的正殿,且与其后殿等建构成梯级四合天井,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空间感觉。

织金奎阁(图源网络)

同以鱼山、东山和塔山为借景的文昌阁和隆兴寺相去不远,都以傍山构建为特点。古阁古寺春晴秋日飞阁流丹、水阁一色的景致固然宜人,月夜光景更是绝妙无比。文昌阁古建筑群所临的大小双潭,田畴相隔,月辉相映如镜,称“双潭对镜”;而隆兴寺古建筑群所凭三潭如鼎足,中有土丘,登丘观潭,月影逐波,称“三潭滚月”。一“滚”一“对”,动静相宜。借皎月的光影色,融古建筑于扑朔迷离之中,构建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梦幻境界。

回过神来,我们应该去拜谒一下名镇以北10余公里处附岩而建的保安古寺。古寺因年久失修,少有游人,但其古建筑明珠的璀璨,至今仍诱惑着爱美的人们。

织金保安寺(图源网络)

保安寺古建筑群的妙,妙在古建筑与山与洞构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你怎么会想象得出:仿佛飞来的两座孤峰,相互合抱,中空成一高一低的两洞,西洞低,南洞高。二重檐、四角、四廊的保安寺于西洞口坐北朝南,入洞右转上方出南洞,二重檐、六角攒尖顶的观音阁建于洞口,往东北直上是地母庙。利用方向不同,层次不同的两个洞口,巧布三幢三层古建筑,既有环峰依洞而建的立体感,又有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以洞连接古建筑,以古建筑的实和明与洞的虚和暗相对比,以暗托明,以虚衬实,可谓妙趣横生。假如云雾吐纳于洞口,缭绕于翼角,便兼有了以动显静的艺术效果。

古人以“云洞天开”点题,算是出神入化了。且不说古寺临仲矶河而建,借碧波石桥翠柳,又将古寺山景映衬得更加亮丽多彩。难怪国内知名古建筑专家张开济惊叹:“保安寺古建筑群真是妙不可言,这个例子,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织金财神庙(图源网络)

如果说名镇古建筑精品迭出,需有一个标志,财神庙便堪称这个标志了。

这既因为她雄踞城中的地理位置,也因为她国内无双的建筑特色。财神庙不依山也不傍水,却在城中南北大街的弯道处,垒高基础而建。其威临四下,俯视全城,枢纽交通,很有“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气派。这幢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建筑,坐北朝南,体量宏大,五间四层四重檐,二三四层逐渐缩小,呈宝塔状。最为奇特的是,她的屋顶有三十八脊、十八翼角,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南望财神庙,端立街头,巍峨壮观,俨然名镇门楼,从通往庙宇的东西北街巷仰望财神庙,形似三个重叠的“△”,翼角凌空,生机勃发。登高而观,财神庙气宇超群,独领风骚。名镇与财神庙是这样的难以分别,以至于我们说织金必言财神庙,见财神庙便算到了织金城。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感叹:“织金财神庙是特殊古建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只有日本大阪的天寿阁与此类似。”两幢古建筑的关系未见考证,但日本古建筑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却是没有疑义的事实。

织金财神庙(图源 织金融媒体)

名镇古建筑的构建之美,还美在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你尽可徘徊古建筑之间,咀嚼回味那与古建筑相关相连的神话传奇、名人遗风、宗教玄思、诗词楹联……延伸和丰富你的审美时空。

文明塔和财神庙由来的神话传奇,颇有几分以人为本的意味。财神庙处原是一黑龙潭,因潭中黑龙戏水成灾,有淹城之险,百姓求助一游方道人念咒封潭,并捐资建庙镇之,如今倒成了求财的善所。

文明塔却是因塔下白马山曾化为白马作怪,偷食庄稼,百姓筹建隐形八卦塔镇压,总取“八卦”、“六十四卦”、“三十六天罡”压之入“十八层地狱”之意。据说,东山寺钟楼内原悬巨钟系一名匠所铸,钟成临行吩咐,待其行远再撞,行至何处,响传何处。住持忍耐不住撞钟,匠人方至名镇40余里外的八步镇,钟声亦止于此。

东寺晚钟(图源网络)

名人留与古建筑山水的遗迹,给我们更多的是惊叹和感佩。在丁公祠的断垣残墙边,追忆清代名臣丁宝桢治理黄患、开通西南盐道、智斩安德海驰名海内的勋绩;在奢香桥头、斗姆阁里,遥想明代奢香夫人抚民安边、威震西南的巾帼英气……顿生“地灵人杰”的豪情。识读清代著名书法家严寅亮为鱼山所题的“惠此南国”匾额,联想同是此君所题的“颐和园”匾额,思绪汇入茫茫历史长河。

古建筑却更多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镇的名山名水可谓处处“僧”多。这里的“僧”成了宗教文化的化身,宗教用它的神秘性,往往要寻一方奇山异水宝地构筑自己的寺庙,以超过民居的体量气势,构建森严的形象,教化天下,拯救众生。这倒成了古建筑艺术的一件盛事。以至于尽管昔日名镇寺阁庙亭已钟暗烟稀,我们仍然感受到她那种震撼心灵的肃穆。

织金文庙(图源 织金发布)

自然,今天我们游保安寺、玉皇阁,游东山、鱼山,不是去崇拜宗教的庙宇,而是去崇拜古建筑艺术的庙宇,崇拜美的庙宇。但玉皇阁中融道、佛、儒为一体的文化色容,鱼山藏书楼集基督教建筑风格和佛、道文化为一楼的开放胸襟,或许会给我们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启迪。而镌刻于处处庙宇的槛联匾额,交织着道家的超逸、佛家的悲悯和儒家的济世,也留与我们无穷的回味。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古建筑的民族是寒碜、肤浅的民族,没有古建筑的城市是没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识读名镇古建筑,我们的感觉何曾不是这样。

织金大峡谷(图源 织金发布)

名镇古建筑与山水的营构之美,实在如诗如画如音乐。我曾经游览过古罗马的许多大理石古建筑,惊叹于她崇高的体量、永恒的柱式和穹顶之美,那是西方古建筑艺术之源,也是诗是画是乐,却相对独立,自成一体。或许是采用石、木构件的差异,抑或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她不似名镇古建筑的通透和开放,不似名镇古建筑与山水自然的沟通、交触,并把诗画音乐融为一个整体。

凤凰湿地公园(图源 织金发布)

固然,名镇古建筑与山水的构建,会让你领略到有如诗的排列和意蕴,石拱桥组景的雅致,文昌阁构图的清新,“云洞天开”的精妙,财神庙的奇特,不正是一首首意境各异的诗?会让你观赏到如画的构图和色彩,白石构建的桥塔,红黑二色的庙宇寺阁,与青山碧水绿树相映,不正是一幅幅画吗?还会让你感受到有如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文明塔和财神庙四层四级,逐层逐级按比例向上收缩,依强弱节奏变化,仿佛一串串律动的音符;而鱼山造景以且住亭为低音,一波三折,于济赈亭,形成高潮,不正是一曲曲“凝固的音乐”?

但你更需要调动所有的视觉、听觉、感觉、嗅觉、触觉,融入古庙、石桥、绿柳、波声、花香组合成的色彩的诗、流动的诗,立体的画、有声的画,凝固的音乐、形象的音乐。

织金饭店(童婧 摄)

这是何等写意而抒情的诗画音乐!又是何等蕴含哲理的诗画音乐!她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时代的科学技术、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她更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这一超时代的千年主题。这个主题在如诗如画如乐的古建筑构建中,形象化了,艺术化了。借古建筑沟通人与山水的情感,古建筑成了人的情感热点,借山水抒写人的胸襟,山水成了人的感情寄托: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的和谐,这是美的和谐。我们永远都会感动于这和谐,更应懂得珍惜和维护这和谐,勇于追求和创造这和谐。难忘啊,名镇的古建筑与山水。

织金县城(图源 织金融媒体)

作者简介

袁华,织金人,现任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文/袁华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 《黔西北记忆》栏目开篇语

  • 黔西北记忆 ① 美丽毕节我的家

  • 黔西北记忆②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 黔西北记忆③毕节古人类的足迹

  • 黔西北记忆④毕节的来源及建制沿革

  • 黔西北记忆 ⑤ 水西改土归流的历史过程

  • 黔西北记忆 ⑥ “乌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

  • 黔西北记忆 ⑦ 革命老区黔西北

  • 黔西北记忆 ⑧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 黔西北记忆⑨ 享誉全国的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

  • 黔西北记忆 ⑩ 黔西北苗族迁徙路线图

  • 黔西北记忆 ⑪ 黔西北苗族与蚩尤

  • 黔西北记忆⑫黔西北苗族的传统节日

  • 黔西北记忆⑬ 猪拱箐: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

  • 黔西北记忆 ⑭ 毕节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

  • 黔西北记忆 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黔西北记忆 ⑯ 毕节一中的前世今生

  • 黔西北记忆⑰ 毕节彝学研究院

  • 黔西北记忆⑱毕节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

  • 黔西北记忆 ⑲ 毕节“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综述

  • 黔西北记忆 ⑳ 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洪家渡

  • 黔西北记忆 ㉑ 乌江源头在毕节

  • 黔西北记忆 ㉒ 毕节摄影史话

  • 黔西北记忆 ㉓ 毕节公路交通史话

  • 黔西北记忆 ㉔ 磅礴乌蒙万里路

  • 黔西北记忆 ㉕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始末

  • 黔西北记忆㉖皮皮翻翻及其它方言土语

  • 黔西北记忆㉗经典的毕节话荟萃

  • 黔西北记忆㉘惊世骇俗的毕节兰花

  • 黔西北记忆㉙东汉南中第一名士——傅宝

  • 黔西北记忆㉚助诸葛亮南征有功的彝族首领“济火”

  • 黔西北记忆㉛奢香:明初著名彝族女政治家

  • 黔西北记忆 ㉜ 张谏: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

  • 黔西北记忆 ㉝ 李世杰:清乾隆年间兵部尚书

  • 黔西北记忆 ㉞ 晚清重臣丁宝桢

  • 黔西北记忆 ㉟ 周素园:贵州辛亥革命元老

  • 黔西北记忆㊱ 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

  • 黔西北记忆㊲钱壮飞:中共情报工作的“龙潭三杰”之一

  • 黔西北记忆 ㊴ 丁扬斌其人其诗

  • 黔西北记忆 ㊵ 余达父:毕节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 黔西北记忆㊶黔西北清朝著名女诗人周婉如

  • 黔西北记忆㊷毕节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刘熙乙

  • 黔西北记忆 ㊹ 一代宗师王之和

  • 黔西北记忆 ㊺ 威宁籍苗族大学校长杨汉先

  • 黔西北记忆 ㊻ 威宁籍医学博士张超伦

  • 黔西北记忆 ㊼ 朝鲜战场上的二级战斗英雄刘兴文

  • 黔西北记忆 ㊽ 打虎英雄罗学芳

  • 黔西北记忆㊾品读毕节

  • 黔西北记忆㊿七星关赋

  • 黔西北记忆(51)七星关的来龙去脉

  • 黔西北记忆(52) 毕节倒天河是怎么来的?

  • 黔西北记忆(53)毕节城区40余万人的“大水缸”——倒天河水库

  • 黔西北记忆(54)@所有毕节人,“响水轰雷”名字的由来

  • 黔西北记忆(55)纱帽山的故事

  • 黔西北记忆(56)倒天河上的桥

  • 黔西北记忆(57)南关桥,老毕节城的地标建筑

  • 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

  • 黔西北记忆(59)那些年毕节城里人是怎样过年的

  • 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 黔西北记忆(61)打捞那些遗落在岁月里的毕节老品牌

  • 黔西北记忆(62)毕节“人民剧场”:老毕节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

  • 黔西北记忆(63)毕节古城街道名称初探

  • 黔西北记忆(64)炉火映红铁匠街

  • 黔西北记忆(65)毕节人民公园的历史印记

  • 黔西北记忆(66) 回忆“炒米糖开水”的吆喝声

  • 黔西北记忆(67):清代知名的毕节路氏翰林家族

  • 黔西北记忆(68)大屯土司庄园

  • 黔西北记忆 (69)大南山苗寨

  • 黔西北记忆(70)七星关沔鱼河的传说

  • 黔西北记忆(71) | 碧阳湖畔好风光 美文值得细欣赏

  • 黔西北记忆(72)品读大方

  • 黔西北记忆(73)大方赋

  • 黔西北记忆(74)大方县名的来源

  • 黔西北记忆(75)大方奢香博物馆:荟萃彝族历史文化精华

  • 黔西北记忆(76)贵州宣慰府——全省最大的彝族仿古建筑

  • 黔西北记忆(77)独家揭秘——“九洞天”的由来

  • 黔西北记忆(78) 林则徐与《大定府志》的故事

  • 黔西北记忆(79) 丁文江与贵州彝文古籍的渊源

  • 黔西北记忆(80)“贵州三宝”之大方漆器

  • 黔西北记忆(82) 大方三塔的神奇传说

  • 黔西北记忆(83) 大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黔西北记忆(84)大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 黔西北记忆(85)大方灯谜 享誉全国

  • 黔西北记忆(86)大方六龙:山奇水秀·诗词享誉·豆干味美·龙灯飞腾

  • 黔西北记忆(87)品读黔西

  • 黔西北记忆(88)黔西赋

  • 黔西北记忆(89)黔西县名的来源

  • 黔西北记忆(90)自古黔西一枝花,什么是她的根杆枝叶花?

  • 黔西北记忆(91)黔西观音洞遗址: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三个代表之一

  • 黔西北记忆(92)“全能大儒”王阳明与黔西象祠的渊源

  • 黔西北记忆(93)重建黔西象祠记

  • 黔西北记忆(94)李世杰与水西文化

  • 黔西北记忆(95)黔西水西公园

  • 黔西北记忆(96)黔剧的发源地——黔西县

  • 黔西北记忆(97)黔西花灯

  • 黔西北记忆(98)贵筑藩屏读大关

  • 黔西北记忆(99)岳红霞:刀剪飞舞镂刻出精彩人生

  • 黔西北记忆(100)品读金沙

  • 黔西北记忆(101)金沙赋

  • 黔西北记忆(102)金沙县名的来源

  • 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

  • 黔西北记忆(10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清池“江西会馆”

  • 黔西北记忆(105)黔西北石雕艺术宝库——金沙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 黔西北记忆(106)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傩戏(庆坛)

  • 黔西北记忆(107)盐茶古镇——金沙清池镇

  • 黔西北记忆(108)金沙酱香型白酒的前世今生

  • 黔西北记忆(109)金沙名儒方伯鸾先生二三事

  • 黔西北记忆(110)品读织金

  • 黔西北记忆(111)织金赋

  • 黔西北记忆(112)织金县名溯源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