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不是你所了解的石家庄! 河北省中南部2市(石家庄市、衡水市)最新县级政区简介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

石家庄
一座面积略小于北京
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大城市
在京津的强光笼罩下
成了“最没存在感的省会”
种种戏谑调侃和刻板印象
遮蔽了它的壮阔河山
湮没了它的人文珍宝
若不偏不倚地观察这座城市
就会发现
太行山的巍峨
滹沱河的绵延
组成了它的骨架和动脉
在铁路的指引下
它如同搭上呼啸的列车
用不到百年的时间
完成从传统农业村落
到工业强市的转变
更一举拿下省会地位
产业升级转型的新时期
所有人都在期待
它再次上演逆袭奇迹

石家庄电视塔
01
山分恒岳奔天马
水远滹沱到海隈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
地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
东接衡水,西临太原
北靠保定,南连邢台
距北京270公里
到周边各大城市的距离
也都大致相当
是河北省省会
也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

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燕山、太行山
黄河、渤海湾
共同围成的河北省
位于二、三阶梯分界线上
从北到南、从高到低、由干到湿
地貌丰富多样
有礁石海岸
黄骅港
也有细软沙滩
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水浴场
有层叠远山
石家庄市,紫云山
也有青青草原
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草原
甚至还有茫茫沙漠
张家口市,怀来县天漠
复杂的地形地貌
让省内每一地市文化迥异、方言不通
保定市,涞源县南楼台长城
承德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中的马群和放牧人
省内不缺经济强市
唐山市,钢铁工厂
更不乏历史名城
邯郸市,太极桥
这样“散装”的河北
要选出一个城市统筹全省
实属不易
近现代政治博弈中
最终脱颖而出者
石家庄
这个名字都略带土味的城市
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它的故事就从山川讲起
太行山秋色
六亿年前
华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
经过频繁的地壳活动
陆地上升下降
海水进退往复
海侵时
海洋物质一层层沉积海底
完整而丰富地记录了
华北板块地质演化信息
东太行山
海退时
这里沼泽广布、温暖潮湿
生长出茂密森林
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车穿梭在矿山(朔州)
中生代的燕山运动
塑造新华夏系褶皱带和断裂带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使山脉再一次强烈隆升
八百里巍巍太行
赫然挺立
太行山,经过数百万年锤炼
山前台地则相对下沉
是为华北平原
奠定了东部陡峭、西部徐缓之势
成为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山间发育水系
沿陡峭山体,飞流直下
灵寿县漫山花溪谷景区
汇聚成众多河流
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
一起向地势低平的东部
奔腾而下
在山间切割出条条横谷
当地人称为陉(xíng)
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
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是为“太行八陉”
自古就是晋冀豫三省穿越群山
相互往来的重要孔道
井陉县张家湾
河流在山脉东麓
留下一连串平坦肥沃的冲积扇
石家庄便诞生于此
西上太行山地,东入华北平原
被称为“小黄河”的滹沱(hū tuó)河
从市区北面滔滔流过
石家庄的母亲河
虽没有声名远播的网红景区
却也是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城区西北的五岳寨
植被覆盖率高达98%
是太行山区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不论是沟壑还是峰峦
处处苍翠欲滴,葱郁繁茂
生长有紫椴等珍稀树种
五岳寨云顶草原
城区西南是另一番风貌
嶂石岩
岩壁陡峭,犹如刀削
颜色绯红,仿佛赤霞
与丹霞、张家界
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九女峰
太行山的存在
冬季阻挡西伯利亚寒流南下
夏季阻滞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
迎风坡形成暴雨区
使石家庄相较于河北其他城市
气候更温暖,水系更丰沛
平山县,阳明山湿地公园里的黑鹳
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石家庄的粮菜肉蛋果生产规模
居全国36个重点城市首位
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是名副其实的“北方粮仓”
栾城区农忙时节
站在上帝视角
俯瞰石家庄的地理定位
沿滹沱河向东
是沃野千里、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
出山海关而向东北
是连接中原与塞北的辽西走廊
经张家口而向西
则可直入内蒙草原
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
背靠大山,身探沃野
游牧与农耕文明相接
注定了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人类的刀光剑影中
石家庄的故事丰满起来
航拍夜幕下的石家庄
02
成德军声震若雷
长亭矗立古烽堆
冀州大地上
除了燕赵侠风
还有北狄鲜虞部落建立的
中山国
号称“战国第八雄”
被中原诸国视为劲敌
都城灵寿(今平山县)
建城郭、修长城、定官制
发展农业、手工业
在春秋十二诸侯、战国七雄的包夹中
中山国维系了210余年
与韩、赵、魏、燕结盟
对抗秦、齐、楚
国力鼎盛时
有战车九千乘
中山国修建河北境内最早的长城
中山国的军事成绩
得益于井陉关口之险
秦始皇遣王翦攻赵
先下井陉而赵亡
刘邦遣韩信攻赵
井陉一战而赵灭
故秦汉两朝都看重此地
井陉县,苍岩山悬空寺
公元前221年
秦建立大一统王朝
分天下36郡
在太行东麓设巨鹿郡
西汉高祖三年(前204)
始置恒山郡
改秦时东垣县为真定县(今正定)
文帝一朝
为避刘恒名讳
更名为常山郡
即常山赵子龙的故乡
赵云故里
隋朝废郡,置恒州
留常山县、真定县
此地形势之险要
顾祖禹已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详陈
“地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
西顾则太行动摇
北出则范阳(今北平)震慑…
逾白马(今滑县),道梁宋(今开封)
如建瓴水于高屋,骋驷马于中逵也”
井陉太行天路
安史之乱中
河东节度使李光弼
正是在常山之战以少胜多
大败史思明
成为唐王朝平定叛乱的关键
至五代时,常山设成德节度使
是中原防御北方契丹骑兵的战略重镇
铁胄,河北博物馆
自宋代始
废州置真定府路
同时手工业、商品经济极大发展
真定府下辖的获鹿县(今鹿泉区)
北通幽燕、西通三晋
又位于山地、平原相接处
凭借古驿道繁华起来
凡东货西运
至此必改车运为驮运
凡西货东运
至此必改驮运为车运
一装一卸之间
货物集散,人客往来
青釉仰覆莲花尊,河北博物馆
获鹿成为晋陕冀三省通衢的商贸重镇
到明末清初
这里已是商家云集、日进斗金
尤以铁货为盛
民谚有云
“一京二卫(天津)三通州
赶不上获鹿旱码头”
清末获鹿商号钤印
雍正年间,因犯胤禛名讳
真定更名正定
尽管当时直隶巡抚驻保定
但正定府获鹿县还是凭借京畿商贸重地
声名远播,人财兴旺
相比之下,归其管辖的石家庄
却还籍籍无名
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
只有93户人家,共578口人
连村名由来都无据可考
盘溪寨景区
一说是石姓人家
一说建村时仅十户人家
另一说村中聚居山区采石的石匠
故名石匠庄,后演变成石家庄
无论哪种说法
都略带土味和小气的村庄
大概想不到有朝一日
会摇身一变成为省会
这逆天改命的故事
发生在近代的时代变局之下
发生在隆隆的火车轰鸣之中
滹沱河畔石家庄号火车头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震惊朝野
为救亡图存
扶大厦之将倾
也防止铁路经营权落入列强之手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
向清廷提议修筑卢汉铁路
始于京师(卢沟桥)
终于九省通衢之地汉口
但由于经费问题
铁路修建时断时续
历时近20年后
花费四千多万两白银的京汉铁路
才终于全线通车
1906年,张之洞出席京汉铁路通车典礼
尽管京汉铁路没能脱离列强独立建造
但其对于近代中国意义重大
连通汴洛、荆襄、济东、淮泗、京城
这五大人口稠密、货物丰足的经济区
沿线很多默默无闻的城市
在它的带动下
或升级,或崛起
如郑州、信阳
当然最传奇的就是平地拔起的石家庄
京汉铁路全线图
1902年,为满足铁路补给
在正定府、顺德府(今邢台)之间
滹沱河南岸距石家庄不远处
设立振头站
(后来的石家庄老火车站)
这是小村庄的第一次机遇
不到两年后,第二个机遇接踵而至
真正开启了石家庄的逆袭跃升
石家庄站
今天的石太客运专线井陉段
为运出山西煤炭、铁矿等资源
1904年,正太铁路正式动工
但因资金短缺
无力修建跨越滹沱河的大桥
铁路原定的起点正定
被迫改到不需跨河的振头
如此一来石家庄成了
京汉、正太铁路交汇的三岔口
南北货物的集散地
铁路线是往来的商人
促使这个小村庄的业态
由农业向商业转变
1920年代,南大街
控制正太铁路的法国人
将路局设在石家庄
投资创建正太总机厂
负责维修路轨列车
下设锻造、熔铸、装配等工业化厂房
从唐山、天津招来数百名技术工人
周边农民也向这里聚集
或进入工厂当工人
或在车站附近做装卸工、小商贩
石家庄初现工业城市的气象
1930年代,总机厂工人
充实的人口和优越的工业生产能力
带动商业、餐饮业和交通业的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
仅铁路以西的石家庄村街区面积
已达1.8平方公里
纱厂、面粉厂、商号如雨后春笋般
在这座新兴城镇生根发芽
1930年代,亲善街、大石桥
此时再称呼其为石家庄村
显然已不合时宜
1925年,奉系军阀占领河北后
将休门镇并入石家庄
二者各取一字
成立石门市
石家庄第一次获得了市级行政地位
石门市政公所挂牌
伴随城镇影响力提高
电信、邮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地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统税管理所、屠宰检验税局等相继成立
石门也越来越像一座现代城市
石门市公署、医院、正太饭店
而石门真正强势崛起
得益于井陉矿务局的成立
井陉县人张凤起和德国商人亨内肯
合办的井陉煤矿
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资煤矿之一
后来被袁世凯收归官有
当时被称为“北方最良之煤田”
今天井陉矿区仍是市直辖的行政区
03
雪通沙路润
春入塞云黄
蒸汽工业时代
煤炭是硬通货
井陉煤矿的发现和开采
吸引资本和财富向石门流动
截至日军侵占华北平原前
石门先后有8家银行
14家钱庄
数十家纺织、冶炼工厂
是冀中南的金融、工业中心
和地区交通枢纽
井陉矿厂,1941年
日据时期,日军为备战和掠夺物资
修建石德(州)铁路
将京汉、津浦两大干线连接起来
使石门成为十字形枢纽城市
同时,工人地下组织
也将机车设备等物资
转移到太行山以西地区
部分工业力量得以保全
日据时期的大桥街
1947年11月
石门解放,重新命名为石家庄
当时人口约为12万人
在河北省内远逊于保定
与张家口、唐山大致相当
此后石家庄一直作为后方基地
调入12.5万民兵民工
以“多挖一吨煤、多织一匹布
多产一个螺丝钉”为口号
生产弹药18万箱
军鞋25万双
军服2万套
运送军需物资1672万余公斤
支援前线供应
解放纪念碑
被外国军队称为“中国西点”的石家庄陆军学院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
在石家庄西北的平山县山村
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
最后从这里向北平进发
西柏坡成了“新中国诞生的摇篮”
1948年,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在西柏坡
西柏坡纪念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石家庄市区人口已增加到27万
“一五”期间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
国棉厂、印染厂相继建成投产
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
华北制药厂也落户石家庄
由苏联援建的抗生素厂、淀粉厂
和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组成
被称为共和国的“医药长子”
结束了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
从此,石家庄成为全国
重要的纺织和医药工业基地
华药厂的苏式大楼、苏联专家
兼具良好的地理环境
便利的交通优势
强劲的工业基础
重要的革命意义
石家庄有了比肩保定、天津的实力
距离赢得省会争夺战
只欠一股东风
临济寺澄灵塔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屡次对中国展开核威慑
动荡的外部环境与地缘政治
让河北这块京畿重地的省会抉择中
必须加入更多安全性的考量
天津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却直滨渤海,首当其冲
保定虽作为直隶首府200年
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而石家庄一方面四通八达
一方面靠近太行井陉关
特殊时期便于疏散和隐蔽
在“深挖洞,广积粮”背景下
1968年1月29日
河北省政府迁入石家庄
直至今日
当初的小村终于完美逆袭
长安公园
省城身份更加速了城市发展
棉纺厂不断壮大
棉一厂的利润和二厂的投资相当
二厂的利润又建成三厂
如此循环
棉纺队伍扩大到七个厂
纺织工业区烟囱林立
1972年,国棉二厂女工培训
到70年代末
石家庄已是近5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
发展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
棉纱、棉布产量仅次于上海、天津
居全国第三位
形成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染整的完备门类
1979年,棉二厂房
另一大产业支柱,药厂
同样体量庞大
华药的烟囱永远开足马力
空气中弥漫着
玉米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味道
整栋楼都被熏成茶黄色
作为中国抗生素行业的“黄埔军校”
华药培养大批技术人才
使石家庄在制药领域占全国龙头地位
石家庄也因此一度被称为“药都”
华药旧厂址
1990年代以前
在这个纯粹的工业城市
最体面的工作就是进厂
棉纺厂、药厂、机械厂的职工
都令人艳羡
享受分配宿舍、统一食堂
免费的教育、医疗、职工俱乐部
子女可以接替父辈就业
从工作到生活
从出生到终老
“大厂”全部包办
宿舍楼、文化宫,1980年代
但随着经济体制扭转
大厂们像一个个年迈衰弱的巨人
徐徐倒下,淹没众人
政策、资金向沿海经济特区倾斜
石家庄支柱产业的
规模、结构、产品竞争力
逐渐落后于南方发达地区
庞大的职工养老压力
医院学校等服务支出
新兴私企的冲击
陈旧的思想观念
无法适应新型销售模式
诸多问题合击
大厂效益江河日下,不比往昔
今天的石家庄夜景
同时,城区面积迅猛扩张
当年规划的厂址已不符合合理区位
厂房排放也日益加剧环境污染
雾霾围城成了石家庄冬季的常态
2013年12月,石家庄平均两天半一场霾
2015年12月,河北发布首个霾红色预警
产业布局亟待调整
2006年石家庄提出“退二进三”
开启纺织厂的整合重组
2007年正定常山纺织工业园开工
2008年华药启动搬迁
新厂区在良村经开区投用
南二环高架
如今的石家庄高新区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
现代化综合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以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等为代表的
18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
占总产值比重40%
从原料药供应、研发
到医药商业、医疗服务
产业链完备
涵盖药品制剂、器械、药用辅料等领域
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国家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产值近千亿
石药、华药等5家龙头药企跻身
工信部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生产线
新冠疫情爆发时
石家庄保障药品、物资供应
累计调拨口罩5222万只
防护服2.2万件
隔离衣14万件
共133家企业被列为防疫重点保障单位
际华3502服装厂内生产防护服、口罩
作为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园区内研发的本土创新药CONJUPRI
在美国首获FDA完全批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恩必普(丁苯酞)
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药物
石药集团研发中心
随着高铁时代到来
石家庄的铁路交通再次腾飞
“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不断扩大
北京、天津、郑州、太原、济南
成为石家庄新铁路经济的合作对象
航拍石家庄高铁站
在京津冀一体化推动下
石家庄承接京津的科技企业外溢
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
已有620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
鹿泉经开区数字经济小镇
聚集中国电科13所、中电六所
远东通信、神舟卫通、森思泰克等企业
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项目已开工
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用雷达基地之一
天津铂创国茂智能芯片项目
在元氏县落地
将建设芯片研发和SIP制造基地
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0亿元
森思泰克雷达传感器石家庄研发中心
石家庄正逐渐走出产业转型的阵痛
新兴制造业逆势上扬
拉动经济增长
让人无比期待
这座城市再次上演逆袭之路
槐安大桥
04
水村烟雨无朝夕
十里黄昏听暮钟
在农耕文明辉煌了千年的燕赵大地
兴起于近代化浪潮的石家庄
相比其他城市
文化底蕴略显单薄
但其治下的县却颇有渊源
正定古城
赵县内的柏林禅寺
始建于东汉末年
玄奘西行取经前
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柏林禅寺
紧邻禅寺,是名声更大的
赵州桥
由隋代名匠李春设计建造
创造性地在拱桥两肩新增小拱洞
既节省材料、减轻自重
又能在洪水时辅助泄洪
桥身既稳定又轻巧
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作为现存最早、跨径最大的敞肩拱桥
其历经10次水患
8次战争与多次地震
依然顽强地挺立着
成为中国桥梁史上
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赵州桥,上图1901年摄于慈禧回銮途中
同样始建于隋代的正定县隆兴寺
在宋太祖敕令下大兴扩建
寺院占地面积8.25万平方米
大小殿宇十余座
采用中轴线布局
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南北纵深,规模恢弘
是研究宋代佛寺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航拍隆兴寺
主体建筑大悲阁内
矗立一尊高大的菩萨造像
高19.2米
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
周身42臂
衣纹流畅,线条细腻
颇具宋代艺术风格
是中国现存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
千手千眼观音
仿古建筑群荣国府
则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园林和家具风格
专门为83版《红楼梦》修建
荣国府景区
到了近代
“火车拉来”的石家庄
是当时中国工人阶级最壮大的城市之一
当红色政权兴起、革命风起云涌之时
石家庄体现出先进性
二七大罢工、声援五卅运动等
工人斗争层出不穷
为这座城市打上鲜艳的红色烙印
石家庄火车站前,胜利之城雕塑
如火如荼的工业建设时期
全国各地工人被调来石家庄
支援纺织厂的建设
棉二厂的天津人
棉三棉四的唐山人
棉六的上海人
棉七的湖北人
他们带着五湖四海的文化
在这个移民城市熔汇一炉
所以尽管石家庄没有自己的方言和特产
却有宽容的性格
正定古城凌霄塔
时至今日
石家庄最独特的文化标签是摇滚
英文名Rock Hometown
彰显了“摇滚之乡”的气质
创刊出版于石家庄的两本杂志
在中国摇滚乐史上留下重要痕迹
《通俗歌曲》
号称“中国摇滚第一刊”
陪伴80后度过青春期
《我爱摇滚乐》
更是一代摇滚青年心目中的红宝书
爱摇封面
万能青年旅店、相对论、昏热症等乐队
相继在石家庄诞生
地下丝绒、红糖俱乐部等live house
演出爆满,阵容强大
崔健、郝云、NAKOMA乐队
相继登临石家庄演出
万青主唱董亚千
一首《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歌词中充满经典的城市意象
“傍晚6点下班 换掉药厂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几瓶啤酒”
河北师大附中的乒乓少年
人民商场的八角柜台
可惜,伴随大众逐渐适应城市化进程
反叛、非主流的摇滚乐不再兴盛
但摇滚之乡没有放弃
在大批乐队转入地下后
石家庄依然每年举办星光音乐节
成为拉动夜经济的重磅文化活动
星光音乐节阵容
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
石家庄人称呼家乡“国际庄”
很难听出这是自豪还是自嘲
这个名号当然也不仅限于摇滚
作为天下第一庄
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各色经典建筑
河北艺术中心,被网友戏称悉尼歌剧院石家庄分院
河北美术学院哥特式城堡
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祥云国际”去年底复工,洋葱圆顶宛如东正教堂
这样一个古今土洋的国际庄
显得混杂、魔幻
但却是它所经历的每一个时代
留下的文化痕迹
05
千里桑麻绿荫城
万家灯火管弦清
经历过转型阵痛的石家庄人
很多人迷茫失落
就像万青歌词中唱的
“如此生活三十年 直到大厦崩塌”
也有的人选择剑走偏锋
社会闲散人员日益增多
黑恶团伙猖獗
暴力火拼事件频发
电视剧《征服》记录了当时的“狠人”
刘华强的原型张宝林出身煤矿机器厂
封彪、宋老虎等也都有原型
《征服》剧照,刘华强金句“我撞南墙,选择的是把墙推倒”
河北文化历来鄙视不信不义
电视剧中的豪气
也渲染着这座城市的传奇和刺激
但其实随着产业调整、城市化推进
以及扫黑除恶开展
石家庄的社会治安早已恢复稳定
褪去传奇色彩
才是平实的生活
其实石家庄节奏慢、物价低
尽管人均收入不高
但经常入选幸福感最高的十大城市
石家庄电视塔
其实由于华北平原
“有鱼盐枣栗之饶”
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相比
河北人生存压力较小
性格自然也宽厚很多
不爱冒险,知足常乐
他们认为比起“精明”
“傻”才是优秀的品质
说明这个人厚道、本分、可靠
比玩阴谋诡计强多了
隆兴寺内的佛像
石家庄人有河北人性格的共性
真挚、实在
不会得理不饶人
口头禅是“差不离行了”
他们也有省会城市的骄傲
和对昔日辉煌不再的落寞
河北美术学院雕塑
他们对待生活随和豁达
也没研究出什么精致的吃食
全国美食,除了八大菜系
东北菜、客家菜、西北菜、云贵菜
也都各有特色
总有拿得出手的几道名菜
可从未听说过“河北菜”
唯一有点名气的驴肉火烧
也只能算是一道小吃
况且也并不出自石家庄
河间驴肉火烧
石家庄的生活主旋律不是饮食
那一定洗浴
每条大街小巷都有洗浴中心
“华北浴都”名副其实
虽然石家庄人性格平和
人均GDP也并不突出
但是洗浴中心都有一个奢靡贵族的名字
凯撒皇宫、维也纳、青瓦台、威尼斯水世界
充满着异域风情
倒也符合“国际庄”的人设
富丽堂皇的洗浴中心
洗浴不仅是一种生活必须
也是一种文化
有很强的社交功能
一群哥们儿
洗、泡、蒸,一系列流程完毕
聚在一起
赤裸相对,高谈阔论
从二战风云到中东局势
从人生际遇到儿女情长
小小的一方天地大有乾坤
澡堂子里的人生百态
社交之后可以选择搓澡
师傅用老练而细腻的手法
为客人全身进行抛光
也许就是这一番全方位的清洁
让石家庄人感到
洗去满身污垢和烦恼
可以一身轻松的面对生活的前路
冀中南2市: 石家庄市、衡水市
河北省简介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全省总面积约18.88万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7461.02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81.65万人。2020年末,全省辖11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合计167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政府驻石家庄市长安区裕华东路113号。
石家庄市
明代,石家庄是一个小村。20世纪初,石家庄村属直隶省获鹿县。1903年和1907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先后在石家庄建站,从此石家庄商贾云集,日臻繁华。1925年,设立“石家市”,实行市自治制;8月,将石(家)庄、休门合并,更名为石门市政公所。1928年,建市工作停止。
1937年,日本军侵占石门。1938年组建了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伪国民临时政府指令,批准设立石门市。1941年,划入正定县、获鹿县一部分村庄并入石门口市,下设6区。
1947年11月石门市解放,年底改石门为石家庄市,下设8区。1948年9月,石家庄市改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949年1月,山西省阳泉市划归石家庄市领导,8月,石家庄市划属河北省,为省辖市。1958年,石家庄市由省辖改为石家庄专区管辖。1960年,石家庄专区与石家庄市合署办公。1960年,石家庄市改为省辖市。撤销石家庄专区,专区所辖9县划属石家庄市。1961年,石家庄专区与石家庄市分设,石家庄市改为专辖市,原由专署划归市辖各县,又划归专署领导。1968年,河北省会从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1978年,石家庄市复改为省辖市。1990年,石家庄市辖6区4县。
1949年,设立石家庄专区,辖14县和辛集镇。1960年撤销,1961年复设。1967年改称石家庄地区。
1993年,石家庄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石家庄地区,原石家庄地区所属9县4市,分别交由石家庄管辖和代管。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共辖8区11县,代管3县级市。
长安区:原为正定、获鹿两县地,1941年划归市辖,属三、六两区。1953年属郊区。1958年,设立长安区,以境内长安路命名。
桥西区:原为获鹿县地,因地处铁路大石桥以西,而称桥西。1955年设立永安区。1956年与新华区合并称桥西区。1960年曾将整个获鹿县并入桥西区,后分置。
新华区:原属获鹿县地,1925年以后随石门市的逐步发展陆续划入市区。1947年属第一区。1955年以辖区主要街道新华路之名改称新华区。1956年与永安区合并为桥西区,1969年从桥西区分出,复称新华区。
井陉矿区:原属井陉县地,1947年,成立井陉矿区管理委员会。1950年设置井陉矿区,划属石家庄市。1958年矿区并入井陉县。1960年恢复矿区建置,并与矿务局合并成立“井陉煤矿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3年矿区与矿务局分置。1989年矿区并入归井陉县,1990年复置,1991年设立矿市镇。1992恢复井陉矿区,直属石家庄市管辖。
裕华区:1947年,为石家庄交区分设的4个区。1950年,郊区合并为两个区。1953年合为一个郊区。1961年,以京广铁路为界,分设东郊区和西郊区,1964年,将东郊区、西郊区合并设立石家庄市郊区。2001年,石家庄市郊区改设裕华区。
藁城区:西汉初置肥累县,公元前202年置九门县,公元前113年始置槀城县。东汉省肥累县,西晋265年省稾城县。北魏488年复置稾城县。北齐改稾城县为高城县,省曲阳县入高城县,省九门县入真定县。隋586年复置九门县,次年再废,寻复置。617年置宜安县、新丰县。唐621年,宜安、新丰两县省入稾城县。宋973年九门县省入稾城县。元代改称藁城县。1958年,无极、栾城两县曾并入藁城县,后复置。1989年,藁城县改设县级藁城市。2014年,藁城市改设石家庄市藁城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93年属石家庄市。
鹿泉区:战国时称石邑,秦置石邑县。东汉省石邑县,后复置。隋596年,析石邑县置鹿泉县,606年鹿泉县省入石邑县,义宁初复置鹿泉县。唐756年改鹿泉县为获鹿县,寓捕获安禄山之意。宋973年石邑县省入获鹿县。1958年,获鹿县并入石家庄市,1960年,获鹿县辖区并入井陉县,1962年复置获鹿县。1994年,获鹿县改设县级鹿泉市。2014年,鹿泉市改设石家庄市鹿泉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83年属石家庄市。
栾城区:春秋称名栾邑。西汉置关县,东汉公元87年省关县置栾城县,因古栾邑得名。三国魏时,栾城县省入平棘县,北魏487年复置栾城县。北齐废栾城县,隋596年复置栾城县。唐905年改名栾氏县,923年复称栾城县。1958年,撤销栾城县,原辖区分别并入藁城县和石家庄市。1960年栾城县境由藁城县划入石家庄市桥东区,1961年又划入赵县。1962年恢复栾城县。2014年,栾城县改设石家庄市栾城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86年属石家庄市。
井陉县:公元前221年秦置井陉县。隋596年于县置井州及苇泽县,大业初,废井州,并苇泽县、蒲吾县入井陉县。1958年井陉县和获鹿县并入石家庄市,1960年井陉、获鹿两地析出置井陉县,1962年复置获鹿县。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83年属石家庄市。
正定县:春秋时期,鲜虞国在此定都,战国时期,中山国在此置东恒邑和新市。秦置东垣县,汉初更名真定县,唐曾改中山县。清1723年更名正定县。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86年属石家庄市。
行唐县:秦置南行唐县,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后曾易名章武县、永昌县、恒阳县等。明复称行唐县。1958年,行唐县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
1949年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秋后改河北省建制,又划归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93年属石家庄市。
灵寿县: 战国有灵寿邑,曾为中山国恒公之都城,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西汉初年置灵寿县。隋改灵寿县为燕州,唐废州仍设灵寿县,宋时并入行唐县,后复置。1958年,灵寿县析灵正地区并入正定县。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地区),1993年属石家庄市。
高邑县: 春秋属晋地,三家分晋后属赵。秦属巨鹿郡。西汉初设鄗县。王莽时改禾成亭。东汉改为高邑县。1958年并入元氏县,1962年复置。解放后属邢台专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深泽县:公元前199年,西汉置深泽县,西汉末改南深泽县。北魏时,去“南”字为深泽县。北齐、北周时,省深泽县入博陵郡安平县。隋586年复置深泽县。宋1073年,深泽县省入鼓城县,降为深泽镇。元1086年复置深泽县。1958年深泽县并入束鹿县,1961年原深泽县辖区从束鹿析出并入晋县。1962年从晋县析出,恢复深泽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赞皇县:春秋属鲜虞国和晋国,战国时先后属中山国和赵国。晋为常山国房子县地。隋596年置赞皇县,因境内赞皇山得名。宋熙宁五年至元佑元年、元至元二年至七年曾两次并入高邑。1958年并入元氏县,1961年复置赞皇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无极县:鲁阴公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骇率兵侵占极邑(今山东鱼台县极亭),极侯出奔燕。燕封侯于此地(今无极县境),称此地为极邑。鲁隐公二年大夫毋骇又帅兵北侵灭极,更名为毋极,取其灭极之意。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改毋为无,即无极县。1958年无极县并入藁城县,1962年恢复无极县。1949年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3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平山县: 唐尧之世平山属冀州地,虞舜之际属并州地,东汉属常山国,三国属常山郡,隋代初属恒山郡,后属房山郡。唐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元氏县: 周初分封诸候,槐水流域建有诋国,封龙山南麓建飞龙邑。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赵国公子元封于此,元氏县由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为元氏县。1958年元氏、高邑两县合并为高元县,同年赞皇县并入,改称元氏县。1962年3县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赵县:春秋属晋国,名棘蒲。战国归赵,西汉在今赵县境内设平棘、宋子、敬武、封斯三县一候国。三国魏建赵国,北魏改为赵郡,北齐始为赵州。元、明定都北京以来,赵州为畿辅重镇。清升为直隶州1913年降赵州为赵县。1958年赵县并入宁晋县,1961年恢复赵县,将栾城县部分辖区并入赵县,1962年自赵县复置栾城县。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行灵寿相同。
辛集市:西汉置县,曾称安定、乐信、西梁。北齐称安国县,隋596年置晏城县,598年改鹿城县。唐756年改束鹿县。1949年,析束鹿县辛集镇设立县级辛集镇。1954年辛集镇划归束鹿县。1958年,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1961年,晋县、深泽县析出,束鹿县恢复原辖区。1986年,撤销束鹿县,改设县级辛集市。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晋州市:春秋时属晋国。西汉时开始建县,后魏改称下曲阳县。北齐废曲阳县入藁城县。隋596年又从蒿城析出,名昔阳县,598年更名为鼓城县。元1215年由县升为州,名晋州。1913年降晋州为晋县。1958年,晋县、深泽并入束鹿县。1961年析束鹿县复置晋县(含深泽县),1962年析晋县复置深泽县。1991年,撤销晋县,改设县级晋州市。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新乐市:春秋时为新市。西汉景帝二年置新市县。王莽时改市乐县。西晋南北朝时期曾名新乐。隋596年改新市为新乐县。1958年,行唐县并入新乐县,1961年分置。1992年,撤销新乐县,改设县级新乐市。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灵寿县相同。
衡水市
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秦属钜鹿郡。汉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
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隋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华北行政区。
1949年8月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等13县。1952年,撤销衡水专区,所辖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属山东省,其他县分别划属石家庄、沧县和邢台专区。1962年,复置衡水专区,下辖衡水、冀县等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
1996年,衡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衡水地区和原县级衡水市,设立地级衡水市,原衡水地区所县市交由地级衡水市管辖和代管。衡水市辖8县1区,代管2县级市;至2020年末,衡水市共辖2区8县,代管1县级市。
桃城区: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时为桃县地,史称桃城,属信都国。东汉改属乐城国,三国时属冀州。隋596始置衡水县。1982年,划出衡水县之衡水镇改设县级衡水市,1983年,衡水县并入衡水市。1996年,原县级衡水市改设地级衡水市桃城区。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复属衡水专区(1970年改称衡水地区),1996年属衡水市。
冀州区: 古称冀州。因地处“两河间曰冀州。”“冀,近也。”西汉始置冀州刺史部,三国魏改冀州。其后历代均置有冀州,但其辖境愈后愈狭小,治所也时有迁徙。1913年废冀州改设为冀县。1958年并入衡水县,1961年复置。1993年,冀县改设县级冀州市。2016年,冀州市改设衡水市冀州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枣强县:据载,枣强古时盛产红枣,早在战国时此地就以蒸煮枣油闻名于世,并有因此得名的煮枣城。西汉初置枣疆县。两汉之世,枣疆与广川两县,几度“离合废置,本为一也”。三国时代属魏,省广川县,复置枣疆县。西晋时枣疆县省入广川县。东晋后燕复置枣疆县。北魏415年并枣强、索泸入广川县,498年复置。北齐556年废广川县入枣疆县。至明代改枣疆县为枣强县。1958年本县与衡水、武邑、冀县合并为衡水县,1961年,分置衡水县和冀县(含枣强县),1962年分冀县复置枣强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武邑县:史载:“武,夏武罗国、冀都之武邑。”秦属钜鹿郡,公元前202年,汉始置武邑县。前汉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称武邑郡,属冀州,北齐废。隋586年年复置武邑县。1958年,武邑县并入衡水县,1962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武强县:据载:“武疆汉为侯国,西晋于其城置武疆县,因古城以名之。”《明史·地理志》始改作武强。1958年并入献县,1960年改属深县,1962年复置武强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饶阳县: 西汉高祖年间,饶阳始建县,以县南有饶河,故名饶阳。后隶属多变,县名不变。1958年,与安平县并入深县,1961年析置安平县(含饶阳县),1962年,饶阳县析置。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至1959年,先后属沧县专区、天津市。1962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安平县:春秋属鲜虞国。 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安平邑。西汉置安平县。据载:“众官民安居乐业,且地势平坦”,故名。1958年并入深县,1961年复设安平县。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故城县:“故城”原为镇名。金1194年废长河县置故城县。1958年县北并入吴桥县,县南并入山东省夏津县,1962年复置故城县。1964年,原划入山东省部分划回。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8年属沧县专区。1962年以后的隶属与桃城区相同。
景县:汉置修县,以后名称多有更改。隋596年置景州。1913年置景县,景县沿用景州之名。1958年并入吴桥县,1962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故城县相同。
阜城县: 西汉置阜城县,“土山曰阜。”取“阜成兆民”之义定县名。唐末905年改汉阜县,后唐复置阜城县。1958年并入交河县,1962年复置阜城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故城县相同。
深州市:隋596年始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城为名。”后几经废置,清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3降深州为深县。1994年,深县改设县级深州市。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档城区相同。
谢谢各位看官老爷阅后加关注,欢迎指出缺点错误,我好更改(14天后就不能更改了)。欢迎评论和点赞。非常感谢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