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开门“见坟”!你怕吗? 青城山下真的有白素贞吗?
五一假期,闲来无事在成都逛逛,感受下山河的美好和假期的愉快……青城山、鲁家滩湿地公园、紫薇公园……

青城山

紫薇公园
今日正午,徜徉在林间感受夏日难得的的清凉,无意间错投了路径,来到了几户农户旁边,他们也正在门口树下喝着茶聊着天,有老有小,好不快乐!
刚转过农家小院围墙,一块墓碑和坟堆映入眼帘,惊得我一身鸡皮疙瘩!墓碑前还有烧过的纸钱黑灰和一大束干了的菊花(应该是上个月清明节祭祀的)!

坟在屋边
坟在屋前
可能是每个地方风俗习惯不一样吧(我是山西农村人),我们老家从没有人把亲人的坟修在住房旁边,更别说别人的!他们很忌讳的(说是阴气太重,很不吉利),一般都是村里有专门的陵园,也有的修在自己家的地里,一般都比较远!所以在村周边你都看不到墓碑,更别说农户院子旁边了!
坟在屋前
坟在屋边
你们怎么看?你们老家的风俗习惯是怎么样的?欢迎评论区讨论,大家相互了解,也算增长见识了!
前言:最近网络热词“青城山下白素贞”很火热,本文我们只聊聊历史文化中的青城山和白素贞,也探讨一下白素贞在青城山修炼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白素贞是一个口口相传的神话人物,它出自明末《警世通言》,后被世人改编成《白蛇传》。白素贞是一个完全杜撰出来的故事人物,因为故事中说她出身于青城山并在此地修炼千年。所以下面我们从青城山、白素贞、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梳理一下,看看是否有证据支持二者是相关的。
为什么白素贞的传说会跟青城山联系到一起而不是泰山、华山? 那么咱先看看青城山是座什么山。青城山:有文献记载的青城山最早原名是天仓山。唐代开元十八年更为现名。青城山历史悠久,是我国的道教名山。它地处四川,周围群峰环绕、林木葱茏幽翠,景色秀丽、曲径通幽。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从古至今就是修仙成道的修炼圣地,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因此青城山与神话故事相联系也不足为奇,白素贞也不是唯一一个跟青城山联系在一起的神话人物,其他的还有《张天师青城山除魔》等

介绍完青城山,我们再来看看白素贞。白素贞源于《白蛇传》传说,这个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书中讲她是一条通体雪白的蛇出生于青城山,在此一修就是千年的白蛇。为什么她会被广大读者喜爱呢?这是因为神话传说中把她塑造成了举止高雅、温柔美丽的一条精致白蛇,全然不见妖怪的凶神恶煞模样。近些年随着《新白娘子传奇》等影视作品的热播,更是被众多的观众所熟知。这些作品中都有这句“青城山下白素贞”,更是把我们引导到了白素贞的出身是跟青城山有关。
那么青城山与白素贞的关系呢?小说《白蛇传》讲述的白素贞来源于明末《警世通言》记载,《警世通言》是一本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的。通言只是最早记载白素贞的故事,但并没有提及跟青城山有关。而今天的影视剧中,对白娘子的设定来自于青城山。是否有根据?那么我的结论是跟戏曲有关,早期的戏曲和小说远没有现在的版本那么统一,都是依照传统故事改编成适合本地文化和方言的桥段的剧本,为的是这样比较容易被本地人接受。如戏曲就可分类为:河南的豫剧、河北的河北梆子、四川的川剧等。这些戏曲里都有《白蛇传》作品出现,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人物故事的地点设定也是不同的,所以咱们也能推测出当时的地点设定也远没有现在那么统一,随着四川人把白素贞设定在青城山,某一时段的川剧较为流行,而不断的戏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渐渐地演变成出自青城山。支持这个论点的有:嘉庆年间,署名玉花堂主人校对的白话戏本《雷峰塔传奇》,书中以说“成都府以西有一座青城山,山中有一洞名为清风洞,洞中一白母蛇精”。
其实我们从白蛇传故事的几个地点设定还是可以看到的:金山寺、西湖、雷峰塔等,大体也能知道其实故事的起源地的设定本该是苏杭一代。并没有四川什么事儿。渊源流传下来也是根据戏本演变而来的吧。

参考书籍:《白蛇传》《警世通言》《雷峰塔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