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几内亚篇) 卢森堡:“十字路口”中的“弹丸之地”,是如何从荷兰独立的?
几内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Guinea;法语:La République de Guinée),简称几内亚,位于西非西岸。首都科纳克里,国土面积24.59万平方公里,人口1310万。

1.几内亚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法国航海家第一次到达这里询问地名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误把当地土语“几内亚”’,意思是妇女,当作了地名;二是“几内亚”这个名字来源于柏柏尔语,意思是“黑人的国家”。

2.每当介绍非洲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几内亚”这个名词,事实上在非洲有三个几内亚,分别是几内亚-比绍、几内亚、赤道几内亚。这三个国家的语言却不一样,几内亚—比绍讲葡萄牙语,几内亚讲法语,而赤道几内亚人则讲西班牙语。

3.几内亚可以说是坐在矿山上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采矿业。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几内亚的铝矿、铁矿十分有名,不仅储量大,品味也非常的高,其中铝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
4.几内亚降雨充沛,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是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的发源地,因此也被称为“西非水塔”。
5.几内亚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20多个民族,但富拉族、马林凯族、苏苏族这三个族群占了全国人口的九成。
6.几内亚国旗也是三色旗,但它的三色旗不像别的国家有蓝色、白色,它的国旗颜色是红、黄、绿三色。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黄色象征财富的黄金,绿色象征丰富的植物。
7.几内亚国徽上交叉着一把剑和一杆枪,意味着武力威慑;上边还有一束稻穗,象征着和平。
8.几内亚人口增长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上世纪90年代,几内亚只有600万的人口,短短30年间,就翻了一倍,据联合国估计,再过30年,几内亚人口将会突破3000万人。
9.几内亚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全国大约有85%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他的信仰基督教或原始宗教。
10.前一阵几内亚的军事政变可以说是热门事件之一,但对于几内亚却不罕见,在它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政变,可以说绝大部分总统都是靠政变上台的。
11.由于几内亚政变频发,政局长期不稳,不仅有民族矛盾,还有派系矛盾,整个国家一直处在较混乱的状态,因此即使自然资源丰富,经济也始终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一贫如洗。
12.几内亚军队由野战军、宪兵和共和国卫队三部分组成,总兵力2.5万人左右,军队统帅为准将军衔,所以这次政变领导人的中校军衔已经不低了。
13.因为贫穷,几内亚医疗环境堪忧,只要你听过的病在那里几乎都能见到,比如疟疾、急性呼吸道感染、各类寄生虫、腹泻、皮肤病、外伤和性病等。
14.在2014年,几内亚曾爆发过一次埃博拉病毒疫情,此次疫情共造成超过3700人感染,2000多人死亡。
15.几内亚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以黑人为主的非洲国家,两国关系一直也比较好,中国给了几内亚很多援助,比如几内亚总统府就是由中国援建的。
16.几内亚是仅次于科特迪瓦的非洲第二大腰果生产国,腰果也是几内亚重要的农业出口产品。
17.几内亚人十分崇拜公鸡,认为它既勇猛又美丽,因此很多男人会把头发剪成高高的鸡冠状。
18.前面介绍了,几内亚是穆斯林国家,因此在几内亚,男人们可以娶四个老婆,并且第四个老婆可以随便换。[奸笑]
19.几内亚人的信仰比较虔诚,在这个国家十分忌讳与猪相关的各种东西,比如猪毛刷、猪皮做的箱子等等。
20.能歌善舞是非洲人的特点,几内亚人也不例外,他们最特别的地方是喜欢用鼓声来表达感情,只要有歌舞的场所,就少不了鼓声。
21.在几内亚很多女人会穿白色的衣服和斗篷,这在当地是纯洁的象征。
22.几内亚的特产之一是黑木雕,这种黑木雕质地坚硬,风格迥异,很受各国旅游者的青睐。
23.几内亚这个国家割礼一直十分流行,是非洲第二大实行割礼的国家。虽然政府也曾想禁止,但还是有心无力。
24.香蕉大家都吃过,一根一斤的相信大家都没见过,在几内亚有一种大香蕉,每根都能有一斤以上,很多贫困家庭就三餐都吃这个充饥。
25.混乱和纯洁有时候可能不是反义词,因为在这个国家,二者一直同时出现。

低地地区,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里是德国、英国、法国三个欧洲强国的交汇之地,也是几大文化的交融之地。
现代的低地主要包括荷兰(尼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个国家,其中,欧盟总部就位于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便体现了其“十字路口”的战略区位。位于比利时南侧的卢森堡,面积仅仅2000平方千米,则像一支楔子,镶入法德之间。

▲卢森堡和低地三国的位置
卢森堡和比利时长期以来一直属于尼德兰(荷兰),但是到了近代,比利时由于和荷兰的宗教等矛盾突出,最终选择独立。而卢森堡则借助国际大势,从尼德兰中独立出来,成为了法德两大国之间一个独立的小国。
卢森堡这个6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目前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他是如何获得立足之地的呢?

▲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城
一、低地一体,屡换主人
欧洲大陆西北部的平原地区,最大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洼,很多地方低于海平面,所以被称为“低地”,低地三国地处英法德之间,一直是强国争夺的焦点。
▲低地的卫星图
三国之中的“卢森堡大公国”,是现在欧洲仅有的大公国。在欧洲,王国的贵族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中大公的爵位比国王低一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大公国就比王国低一级。
卢森堡大公国发源于10世纪中法兰克王国阿登伯爵的领地。后来东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这个地方,因而位于尼德兰南部的卢森堡就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而阿登伯爵的后代康拉德,凭此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卢森堡伯爵”。在鼎盛时期,卢森堡家族不仅仅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伯爵,还先后有四人当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凭此优势,卢森堡伯爵的领地不断扩大。
▲公元1350年的卢森堡伯国(红色)
但神圣罗马帝国始终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只是若干诸侯国的联合。等到15世纪早期,来自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后,处在帝国西部边陲的卢森堡伯爵国开始不被重视,经常被其他国家侵略。
▲霍亨斯陶芬家族统治时期的极盛疆域
不仅神圣罗马帝国没有建立中央集权,14世纪的法兰西王国(西法兰克王国)也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它也是由若干公国组成的联合王国。国王仅仅控制巴黎及其周边地区。
14世纪法兰西王国的国王为了表彰自己第四个儿子菲利普在战斗中的表现,赏赐给他勃艮第公国。
后来趁法兰西王国的继任国王年少,菲利普想要将勃艮第公国北方的低地地区纳入自己统治之下,使自己成为西欧一个强大的国家。刚好这时英法因王位继承问题爆发百年战争,菲利普又借助英法战争的机会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他和他的继任者通过战争、联姻等方式,不断向北扩大地盘。
到15世纪后期,勃艮第公国将卢森堡等低地地区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卢森堡伯爵就这样成为了勃艮第公国的伯爵。
▲勃艮第公国的疆域
1477年,勃艮第公国最后一任公爵勇士查理,在对外战争中战死。查理没有男性子嗣,根据勃艮第公国的法律,女性不能继承爵位,从此勃艮第公国被南北拆分,法兰西王国将勃艮第公国南方的大部分领地收回。
而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大公,因为娶了查理之女,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剩余北方领土,即包括卢森堡伯爵国在内的尼德兰领土。
从此之后,卢森堡就和尼德兰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南锡战役,勇士查理战死
二、大国博弈,屡遭宰割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一直以来都有和欧洲各大家族进行政治联姻的传统,在哈布斯堡家族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王位以及尼德兰地区后,到了16世纪他又通过联姻,控制了西班牙王国。
后来出生于尼德兰的哈布斯堡王子查理成为了西班牙的国王,包括卢森堡在内的尼德兰地区就成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
▲154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当时西班牙王国为了对外宣传天主教和开辟新航路,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而在西班牙对外扩张的同时,尼德兰北方和德意志的北方凭借着靠近北海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
尼德兰北方的兴盛刚好赶上了16世纪欧洲掀起的修改天主教教义的宗教改革,其中,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北方的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也顺势影响到了相邻的尼德兰北方。新教在欧洲北部流行开来,富裕起来的尼德兰北方工商业者选择了教义更简单,更符合自己利益的新教。而尼德兰南方则继续选择信奉天主教。
▲宗教改革的先驱加尔文
尼德兰发达的工商业给西班牙带来了巨额的税收,但西班牙王室信奉传统的天主教,所以西班牙对尼德兰的控制十分严格,对北方的新教徒采取了迫害政策。
1568年,尼德兰爆发反西班牙统治的“八十年战争”。1579年,尼德兰北方七省建立了“乌特勒支同盟”,1588年他们自行宣布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而信仰天主教的尼德兰南南方(包括卢森堡等地)继续处在西班牙控制之下。尼德兰的南北方出现了第一次分裂。但西班牙此时没有承认尼德兰北方的独立。
▲尼德兰南北方的分界线(红线)
在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南北方也出现了宗教分离。1618年,德意志南北两派因为宗教冲突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英国、法国和独立出来的尼德兰为了各自的利益积极支持德意志北方的新教诸侯,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南方的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其中卢森堡随同西班牙一方作战。
这场战争以天主教诸侯处于劣势而结束,西班牙被迫与法国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根据条约规定,西班牙需将尼德兰南部的卢森堡部分地区划归法国。
▲油画1648年签署《明斯特和约》时的发誓仪式,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西班牙承认尼德兰独立
尼德兰北方凭借着这次战争的胜利最终获得了西班牙的认可。独立后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到17世纪中期商船数目已经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垄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海外贸易,成为继西班牙之后世界上殖民强国。
在尼德兰(指独立出来的尼德兰北方)如日中天的时候,法国也开始强大起来。17世纪后期,法国迎来了一位伟大的国王-路易十四。法国不满足已经获得的领土,还妄图占领当时还属于西班牙的尼德兰南方,即现在的比利时。
尼德兰害怕法国的扩张最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而对法施加压力,双方因此爆发了战争。最终法国再次取胜,自此之后,尼德兰在欧洲大陆受到了法国的限制,海上遭到了英国的侵扰,逐渐走向了衰落。
▲1672年6月,指挥大军渡过莱茵河的路易十四
1701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因为没有继承人,法国和奥地利因为都曾经与哈布斯堡家族联姻,以自己有继承权为由大打出手。1714年双方罢手言和,法国获得了西班牙的王位,奥地利则获得了原属于包括卢森堡在内的尼德兰南方,即尼德兰南方由“西属”转变为“奥属”。
从1714年一直到18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政治相对平静,各国忙着对外扩张,因而卢森堡和尼德兰的南方一直处在奥地利的控制之下。
▲1789年,奥属尼德兰的位置(深绿色)
三、借助外力,趁机独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普鲁士等君主国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联合起来干涉;而英国、尼德兰则害怕法国强大起来,会威胁到它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也积极干涉大革命。
不过这些国家的干涉行为最终被法国打败,法国军队顺势打到了国外,1795年法国军队占领了尼德兰的南方和北方全境。
▲181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行政区划,包括了低地
法国革命的扩散最终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恐慌,他们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反法战争,1815年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战后,各国在奥地利召开了“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议案的卷首
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就是对原法国占领的尼德兰全境的未来做出安排。奥地利、普鲁士和沙俄等君主国借这次会议重新恢复了欧洲各封建君主的统治。
为了感谢尼德兰在反法战争中的贡献,会议决定将尼德兰南方(比利时)并入尼德兰王国,尼德兰南北方再次获得统一。
卢森堡伯爵国在这次会议中损失惨重,因为其处在法德之间,所以其东部的普鲁士以防卫为名,强行割占了卢森堡靠近普鲁士的大约24%的领土。剩余的部分则由“伯爵国”上升为“大公国”,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由尼德兰国王兼任大公。卢森堡大公国就和尼德兰成为了一个共主的联合国家。
▲尼德兰联合王国(1815年)和卢森堡大公国(浅绿色)
但是普鲁士考虑到卢森堡位于法德之间的战略位置,派重兵在此驻扎。而当时普鲁士和奥地利因为对德意志地区前途的看法不一,也积极介入对卢森堡的安排。各国之间的争夺,使得卢森堡出现了“法律用尼德兰的,军队是普鲁士的,还要加入当时以奥地利为主导的德意志邦联”的情况。
因此在尼德兰联合王国里,存在尼德兰和卢森堡两个相对独立的实体。
▲卢森堡在德意志邦联中的位置
尼德兰南方并入北方之后,以北方势力为主导的尼德兰联合王国在南方推行北方的荷兰语,还限制天主教在南方的活动,南北因为宗教信仰经常发生冲突。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在革命的影响下,南方也爆发了要求独立的革命,其中卢森堡因为和南方宗教信仰相同,而坚定地站在了南方这边。
▲比利时革命
尼德兰的南方处在法普之间,它的归属成为了英法普几大国争夺的焦点。不论归属法国还是普鲁士,都遭到了另一方的反对,而英国也不愿意看到法普的强大。最终在英国的斡旋和法普相互妥协下,1839年南方从尼德兰王国中独立出来,比利时独立。
▲尼德兰在布鲁塞尔镇压比利时暴乱
卢森堡尽管加入了比利时革命,但由于卢森堡特殊的战略地位,没有加入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独立后,就将卢森堡与尼德兰北方的连接割断了。而且比利时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也想要占领卢森堡,因此卢森堡大公国再次遭到了瓜分。其中其西半部分讲法语的领土被划归了比利时,剩余的讲德语的部分仍然由尼德兰国王管辖。
▲卢森堡历史上的三次瓜分
这时德意志地区也出现了追求独立统一的思潮,普鲁士和奥地利反目成仇。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从卢森堡撤走了驻军。随后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成为了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力量,以奥地利为主导的“德意志邦联”就此解体。
普奥势力撤出卢森堡,打破了原先的政治平衡,法国趁此机会想要将尼德兰国王控制的卢森堡领土收归己有。此时尼德兰刚好陷入财政危机。1867年,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试图从尼德兰国王威廉三世手中购买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和德意志联邦其它地区认为卢森堡不应该落入法国手中。在它们的反对下,最终1867年签署了《第二个伦敦条约》,其中卢森堡被宣布为永久中立国。
▲尼德兰国王和卢森堡大公—威廉三世
1890年,尼德兰国王威廉三世去世,没有子嗣。由于之前卢森堡大公一直由尼德兰国王兼任,卢森堡大公国趁此换了新的大公,实现了完全独立。
四、世界最富,没有之一
独立后的卢森堡,尽管被欧洲各国宣布为中立国,但因为其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尴尬位置,使得它并没有完全避开被侵略的命运。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国占领。低地因为处在英德法两大国之间,因而很多时候国家政策都要跟着三国走。
二战结束后,卢森堡放弃了中立国的地位,加入了北约。法德实现和解后,欧洲西部的政治格局已大体确定,处在英法德荷四国之间的比利时,成为了欧盟的中心。处在比利时南部的卢森堡,也不需要担心法德两国再度兵戎相见。
▲卢森堡历年的产业构成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借助欧洲十字路口的位置,卢森堡吸引了欧盟多个机构,如欧洲法院、欧洲投资银行的入驻,卢森堡获得了欧盟“第三首都”的美誉(第二首都是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卢森堡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发展多样化,成为了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卢森堡的人均GDP是世界第一
长期作者|羊洋洋
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