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工程宏伟,风格独特,景观靓丽,湖北省恩施土司城 恩施必去的土司城,中华土家第一城,建筑号称湖北小故宫

恩施土司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土司路138号,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

规模最大,工程宏伟,风格独特,景观靓丽,湖北省恩施土司城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规模最大,工程宏伟,风格独特,景观靓丽,湖北省恩施土司城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规模最大,工程宏伟,风格独特,景观靓丽,湖北省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景区看点;土司城门楼;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风雨桥;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廪君庙;坐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土家族民居;这里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而建,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在绿树掩遇中,一楼挑出,凸显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

这叫一开三间的单边吊脚楼。左边两间落在实处,右边一间悬空。左边是火房、中间为堂屋,右边即是厢房。厢房下面有柱无壁,即所谓吊脚楼了。楼上干燥,用来住人或堆放粮食。这样安排,既可避免毒蛇野兽对人伤害,楼下又可喂养牲口、安置粗重家具、堆放柴草,可算是一举几得。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土司时期,各土司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一方面广泛开恳荒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又相互间争田夺地,甚至劫掠百姓,扩充劳动力。造成土司间攻城掠寨的战争不断发生。各土司修筑城墙、寨墙进行戌守,就成了重要防护手段。在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土司兵丁闻讯集聚,抵御来犯之敌。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之幽思。"虽然,昔年土家兵丁,扼关戌守,烽火狼烟、刀光剑影厮杀的战斗场面已成过去,但土司兵丁的骁勇善战,那种凌凌威风,不能不令人敬畏景仰。

土司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一类官职的统称,用于委任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以夷制夷。而土司城就是这样一所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的建筑景观。整个恩施土司城,包括了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独一无二。

恩施必去的土司城,中华土家第一城,建筑号称湖北小故宫

恩施必去的土司城,中华土家第一城,建筑号称湖北小故宫

这一次,我的镜头将主要对准其中最为宏大的土司王宫——九进堂,从这栋古老建筑的方方面面,为大家细细讲述这神秘的土家族文化。

九进堂之建筑布局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飞檐翘角的土司城门楼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红红的大灯笼顺着屋檐层层点缀,檐角近乎月牙般的翘起让人惊叹着匠人的神奇。门前还坐着两处青石雕刻的神人牵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后来查资料还有发现,整栋建筑为全榫卯结构,而且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真的不由得感叹土家人的智慧。

恩施必去的土司城,中华土家第一城,建筑号称湖北小故宫

来到九进堂,不禁有人会问,何谓九进?即表示有九台纵深递进的意思,它包括祠堂有四进和庄园的五进,合称九进。在古代,“九” 为极数,表示多,表示大,表示最高,象征至尊至贵。一进为祠堂庄园大门门楼,门前两尊白虎像巍然分列左右,虎是土家族极为崇拜的廪君魂灵的化身。因而白虎也便是土家族的图腾崇拜和土家族的族徽和标志。中为 “龙凤呈祥”深浮石雕。左侧门为“哭来门”,右侧门为“笑去门”,哭来笑去,从生到死,表达的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和坚强的生命意识。

两边山崖上,有4尊武士,熊腰虎背,勇猛无敌,忠心守护着这座豪华的土司皇宫。

大门两侧有两处红色的小门,从门里出来的小伙子小姑娘的塑像源于民歌《六口茶》,青年男女对唱时一问一答,当小伙子问清楚姑娘家里人都不在,就跑去“喝茶”。

在大门上则是两位门神把守,传统的门神是秦琼,尉迟恭。秦琼左手拄长枪,右手瓦面金锏;尉迟恭右手拄大刀,左手竹节钢鞭。这二位爷小伙伴们有知道是谁吗?

九进堂二进是戏楼,每天定时有歌舞演出。

三进为紧挨戏楼的“看楼”或议 事厅。主要是族中长者、得高望重者或族长、宅第主人等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看戏、议事的地方。第四进为“摆手堂”。第五进为庄园门楼, 也叫槽门,进门楼却到了第六进堂前,前堂是主人迎送客人之处。第七进和第八进为庄园中堂,是庄园主人处理族中大事和实施家政的 地方。第九进为后堂,也叫“白虎堂”,土家语称“惹巴楼”。

登上最高楼远眺,层层叠叠的屋顶,五花八门的屋角装饰,让人看得目不暇接。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这就是九进堂的建筑构成。

九进堂之建筑细部

木质结构

土司府基本全是木质结构建筑,典型的土家族风格,最为神奇的就在于,木楼的檩、椽、梁、柱之间甚至看不到一根铆钉,好像全部由榫卯、楔子等衔接而成,抬头看,建筑师甚至利用檩、柱、格等,把一个中庭的穹顶造出别具一格的天棚。

不仅是房屋的结构,建筑上的窗也都是精致雕琢的木框,中间镶嵌着一些动物的图样,体现了土家族古老的智慧。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土家族崇拜多神:“山神土地”管坡上五谷;“家先土地”管家禽家畜;“五谷神”管五谷的神祗。这些,在建筑的木雕中你都能发现他们的踪影。

柱子装饰

除了宏大的九层叙事,九进堂的特别还体现在它每进院落的石柱上。细心的我们发现,在九进堂内每一个柱子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小雕塑,以下这些是八仙过海中的人物,你都能认出来吗?

每一个仙人都雕刻的栩栩如生,忍不住全都拍下来存做纪念。

除了八仙人物造型,还有农作物的造型装饰柱,我也是喜欢极了。

在建筑的屋檐,屋脊,入口各处,我们还发现许许多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的动物装饰,有龙、仙鹤、牛、猴还有麒麟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呀。

PS:在土司城的入口处还有租赁土家族服装的地方,穿上美美的当地服装,再拍美美的照片,再合适不过啦!

关于门票交通:

开放时间:

夏季:8:00-18:30

冬季:8:30-17:30

门票价格: 成人票:50元;优惠票:25元

最佳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

恩施火车站30路公交车直达土司城站,共13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