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即将超过白种人成为世界上人种数量最多的种族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现状:有警察无军队的太平洋岛国,为何与俄断交?
编者·山南圣北
地球上的人类,根据体质上可遗传的性状而分成了黄种人(蒙古利亚人中),白种人(高加索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棕种人(澳大利亚人种)。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目前四大人种的比例为黄种人41%,白种人43%,黑种人和棕种人占比16%。但几十年前白种人占比超过54%,最近几十年黄种人,人口数量增速较快,未来几年将超过白种人成为世界人口数量的最多的人种。

人种特征
黄种人
主要特征是黑色较为硬直的头发,眼有内眦褶,体毛中等,肤色中等,鼻宽、鼻孔宽大。主要包括分布:亚洲东南部的东南亚人、亚洲东部的东亚人、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

黑种人
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卷曲状的毛发,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两个类型,南非类型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鼻矮,通常为圆颅型,肤色相对较深;北非类型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区,鼻高唇薄,总体肤色较深。

白种人
主要特征是呈大波浪状细软的毛发,毛发颜色主要有:白、金、红、棕、黑等主要的五种大色调,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浅,体毛多。白色人种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后的北非土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定居,扩散到北非、西亚、中亚、南亚、欧洲以及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至整个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棕种人
主要特征是黑色小波浪状且较为粗糙的毛发,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中等、体毛发达。主要分布在位于远东大洋洲上的岛屿上,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例如新西兰北岛上的毛利人等。在文明上主要是继承了隶属于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不同人种的特征·环境之因
早期人种特征的形成与环境状况有很大关系。不同人种在肤色、鼻形等体质特征上区别明显。这些特征主要是由于对气候的适应而产生的。
肤色差异的主要因素即是皮肤位置种血管的分布和皮肤中黑色素的数量。黑色素多的皮肤显黑色,中等的显黄色,很少的显浅色(白色)。黑色素有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能力;生活在赤道的附近的非洲黑种人和西太平洋的棕种人皮肤中黑色素数量较多肤色较深,可使皮肤不至因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而受损害。紫外线可以刺激维生素D的产生,深色的皮肤可以防止产生过多的维生素D,而导致维生素D中毒。白种人原先生活在北欧,那里阳光不那么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会危害身体,为能刺激必要的维生素D的形成,北欧白人皮肤里的色素极少。
鼻形差异。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因为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鼻子的温暖湿润空气的功能不很重要。而生活在高纬度的白人有较长而突的鼻子,可以帮助暖化和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黄种人的眼褶可能与亚洲中部风沙地带的气候有关;扁平的脸型和半满的脂肪层能够保护脸部不受冻伤。
由于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如今大多数特征早已失去适应上的意义。今天,一个黑人可以很好地生活在高纬度的北欧,他完全不需要靠阳光中的紫外光去产生维生素D,而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必要的维生素D,白种人也可以借助衣服、帽子以及房屋等设施很好地生活在赤道附近。
人种与民族是不同概念
人种或种族是根据体质特征所作的生物学划分,而不是文化上的分类,它同“民族”这样的概念区截然不是一回事。
人种作为生物学概念:首先,任何一个人种都没有某个或某些专有的基因,人种之间的差别是某种或某些基因的频率不同。例如,决定血型的IA等位基因在欧洲白种人中频率比较高,IB等位基因在亚洲黄种人中频率比较高,Ii等位基因在南美印第安人中比较高。但它们都有 Ii、IA、IB3种等位基因。其次,由于各种中间类型的存在,各种族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例如,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的特征介于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南西伯利亚人和乌拉尔人的特征介于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而千岛人则具有白种、黄种、黑种3个主要人种的特征。不同人种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并没有导致生殖隔离。种族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同种族之间可以通婚,都能产生生命力强的后裔。
说明:目前公认的是世界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并未严格划分,但细分的话有八种人种说法,即黄色人种、印度人种、高加索人种、印第安人种、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人种、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和波利尼西亚人种。
作为东亚黄色人种的中,日,韩您能区分么?
近期俄乌地缘危机演变成直接的军事行动,俄罗斯调兵遣将进入顿巴斯和卢甘斯克地区,引发世界关注。西方欧美国家随即鼓动各国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于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简称密联邦)站了出来,成为继乌克兰本国之外第二个与俄罗斯断交的国家。很多人疑惑,密联邦在哪里?敢站出来成为首个除乌克兰之外的与俄断交的国家,有何底气?以密联邦为代表的南太平洋岛国背后又存在怎样尴尬的地缘竞争?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海岸线长6112公里。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在哪里?
在南太平洋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洋面上,散落着25000多个星星点点的岛屿,它们通常被划分成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分属25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约为126万平方公里,基本跟我国西藏的面积相当,但其中的新几内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这三处就占到了整个岛群总面积的93%,其余数量繁多的岛屿仅有8.9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沧海一粟,在地图上都难以寻得见。

南太平洋散落的25000多个岛屿,通常被划分成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便是密克罗尼西亚岛群中的一员,其他还有瑙鲁、基里巴斯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便是密克罗尼西亚岛群中的一员,其他域内成员还有“鸟粪之国”瑙鲁、“全球一天当中最早开始”的基里巴斯、曾承受美国67次核试验的马绍尔群岛、太平洋进入东南亚门户的帕劳,还有隶属美国的海外非自治领土关岛和海外自治领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其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就是一个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298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却只702平方公里的群岛国。
建在波纳佩岛东部离岛上的一片沿海潟湖中的南马都尔古城,一面是陆地,另三面是一道围墙。
南马都尔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建造在波纳佩岛海边的巨石建筑非常神秘,还有许多有待研究的未解之谜。
因其建造之谜和岛上古墓的诅咒成为世界最神秘的地区之一,也因建在水上,也被誉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由607个大小岛屿组成,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但总人口仅有约11万,且集中在344平方公里的波纳佩岛。这里有一座建在波纳佩岛东部离岛上的一片沿海潟湖中的南马都尔古城,一面是陆地,另三面是一道总长超过2.5公里、高约5~8米的围墙。墙内是一片建在58个人工岛上的建筑群,有数十座高大的石质建筑,包括宫殿、神庙、陵墓和住宅,因其建造之谜和岛上古墓的诅咒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区之一,也因古城建在水上,也被誉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海碧天蓝的热带风光,是免签的旅游天堂。
农业、渔业、旅游业就成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经济的“三大支柱”。
密联邦经济模式单一,绝大多数人的经济生活以村落为单位,盛产椰子、胡椒、芋头、面包果等农产品。其中渔业资源格外丰富,尤以金枪鱼享誉世界,但粮食及生活日用品均靠进口,严重依赖外援,国内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缓慢。不过海碧天蓝的热带风光,也是免签的旅游天堂。所以农业、渔业、旅游业就成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经济的“三大支柱”。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贾卢伊特环礁(部分)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人口10.55万(2017年)。其中密克罗尼西亚人占97%,亚裔占2.5%,其他人占0.5%。
密联邦官方语言为英语,天主教徒占50%,新教徒占47%,其他教派和不信教者占3%。
密克罗尼西亚背后的“黑手”
这就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基本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袖珍国,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密联邦过往的历史中窥见一斑。在大航海时代前,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在的南大洋,众多岛屿的主人是南岛语族,他们是在五六千年前从中国东南沿海南下,逐岛迁徙最终遍布整个南太平洋的(详见《世界公认的南岛语族祖先,竟是六千年前航向太平洋的中国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最先来到这里,所以包括密联邦、帕劳、马绍尔群岛在内的密克罗尼西亚岛群成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全盛时期的殖民地,其中就包括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大部分群岛。
之后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并在这里设立了贸易站,并逐渐将美拉尼西亚岛群划入自己的殖民地范围,而波利尼西亚的大部分落入法国人手中(夏威夷群岛并入美国)。瓜分完毕的南大洋,让后来崛起的德国颇为不满,于是趁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西属密克罗尼西亚就被卖给了德国,关岛被割让给美国。
一战后德国战败后,其在南太平洋所属的殖民地大部由日本委任统治,日本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马里亚纳海战就发生在密克罗尼西亚。
但没过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战败后,其在南太平洋所属的殖民地交由日本委任托管(当时日本与英国签署有《英日同盟》,1921年终止后改由英、法、美、日《四国公约》取代),日本也由此成了地跨两大洲的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二战中密克罗尼西亚的诸多岛屿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如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马里亚纳海战就发生在密克罗尼西亚。
二战中密克罗尼西亚的诸多岛屿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
二战后日本战败,其一战后托管和二战额外占领的岛屿全部由联合国授权转由美国进行托管。
二战后日本战败,根据《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其一战后托管和二战额外占领的岛屿全部由联合国授权转由美国进行托管。密克罗尼西亚自此进入美国时代。由来随着民族独立运动发展,除了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由于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是亚洲与美洲海上交通要冲的缘故,美国始终不松口外,密克罗尼西亚岛群中独立了瑙鲁、帕劳、基里巴斯、密联邦、马绍尔五个政治实体。
1946年到1958年间,马绍尔群岛就遭受了多达67次的美国核试验。
备受核试验摧残的比基尼礁,现在成了受潜水爱好者追捧的打卡地点。
不过这些岛国虽然独立了,但其内政、经济、文化等方面始终受到美国影响。比如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根据2003续约的《密美自由联系条约》,密联邦内政、外交自主,但安全防务交由美国负责到2023年(预计届时还将续约),即只有警察没有军队。还有由1225个岛礁组成的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根据《马美自由联系条约》,虽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但安全防务由美国负责,并要求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直到1990年。更甚的是马绍尔曾遭受多达67次的美国核试验...。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大卫·帕努埃洛
可想而知,当密联邦义正严词的与俄罗斯断交,并称只有俄罗斯“表现出真正致力于和平、友好与合作”时才会与其恢复外交关系,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是投名状还是“正义感爆棚”?普京闻得此消息后又会是怎样的表情呢。
上期回顾:南太平洋现状:散落在南太平洋25000个岛屿的南岛语族祖先源自中国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