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小国巴林有多神秘? 法属波利尼西亚简介

海湾地区,既有沙特、伊朗这样的大国,也有一些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巴林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巴林是波斯湾中一个由3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国土面积78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略大。总人口150万,其中外籍劳工人口占了将近6成。巴林油气资源开发较早,享有“石油王国”之称。首都麦纳麦是座古老和现代化相结合的都市。

中东小国巴林有多神秘?

这里古代的风物和现代化的设施形成鲜明的对照,一边是高耸入云的摩天高楼和豪华的饭店;一边是成群的阿拉伯老式民房,迷宫似的曲径小卷,伤痕累累的古炮台。骆驼可以悠闲地躺在拥有亿万资金的银行门前打盹;古老的两轮马车和新型的轿车并驶在高速公路上;妇女们有的穿着从头到脚的传统黑色长袍;有的穿样式新颖的巴黎时装。这就是今日巴林的现代风貌。

在上世纪20年代末,巴林发现并开采石油,成为海湾地区第一个发现并开采石油的国家,长期以来,国民收入的7成都来自石油。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产量日趋下降。

中东小国巴林有多神秘?

为此,巴林制订了限产政策和采用现代开采设备和技术措施,日产量从巅峰时期7.6万桶限制在5万桶以内,以图现有油田的开采期延缓20-30年。同时,巴林开始了对海上石油资源的勘探工作,并已在近期内启动了这项工作的邀标。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巴林国内陆地石油资源正在迅速耗尽,只能维持约15-20年。

为了应对石油枯竭后的危机,巴林政府从上世纪末开始就已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旅游、服务产业,改变单纯依靠石油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在巴林实行免征银行税收、并且鼓励外资开办银行等优惠政策后,巴林迅速发展成为海湾地区的金融、贸易、运输枢纽站,石油收入占比已降至20%。

中东小国巴林有多神秘?

同时巴林政府针对铝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建炼铝产业,2020年巴林铝业公司(Alba)铝产量突破154.85万吨,超过年度生产目标154万吨,创50年以来商业运营所达到的最高纪录。

巴林通往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大桥曾是世界上最长的桥,全长25公里。这是一条有双向主线的柏油马路,这条海上桥梁的建成和通车,使巴林得以首次同阿拉伯半岛上的其他国家从陆地上连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巴林沿海资源的开发,减轻巴林在进出口贸易中由于运输所产生的经济负担,加强同海湾国家的联系。

目前,这座大桥每天约有上万辆汽车通过,从而也促进了巴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巴林自古以来,以地处海上通路交叉点的优越地理位置、温和的气候、丰富的海底泉水和海产品而吸引了大批的外国商人和游客。

另外,由于这里的酒类饮料充足,又有众多的宾馆,饭店、公园,浴场,体育俱乐部和名胜古迹,其中有世界最大的苏美尔人,亚述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古墓,吸引了八方游客。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巴林吸引了约170万游客,比去年同期的15.2万人增加了十倍。旅游收入增加至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9倍。一季度有超过148.3万游客通过法赫德国王大桥进入巴林,比去年同期的约8.4万人增长了17倍。巴林旅游业的复苏速度创下了自取消旅游出行限制以来全球最快的纪录。

巴林的妇女,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属于开放型的妇女。她们早已冲破世俗的束缚,走向了社会,与男子并驾齐驱。在首都麦纳麦的大街上,到处可见身着短裙的姑娘,在海滨沙滩上,不时可睹沐浴在阳光下的年轻女郎。她们还可以到舞厅跳舞,到电影院观看西方电影,甚至驾驶小汽车。

在海湾地区,巴林是有名的富国。2021年巴林GDP总量达38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巴林经济总量与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大体相当,但是人均GDP值则更胜之,放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看,属于妥妥的高收入国家!

法属波利尼西亚,又名塔希提。是联合国非自治领土,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西与库克群岛隔海相望,西北临莱恩群岛。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 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共有118个岛屿组成,位于社会群岛的塔希提岛最大。

法属波利尼西亚简介

法属波利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11月~4月为雨季,年均降水量1625毫米。3月份为气温最高月,达28℃,8月为气温最低月,达20℃,年均气温26℃。

法属波利尼西亚简介

法属波利尼西亚简介

法属波利尼西亚,分为5个行政区,行政区下又划分为48个市镇。除此之外,还有附属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克利珀顿岛。5个行政区为:向风群岛、背风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南方群岛、土阿莫土-甘比尔。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

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

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

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国,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迄今未果。

2013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法属波利尼西亚重新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领地议会为领地权力机构,由各群岛选出49名成员组成,任期五年。领地议会选出7~9名成员组成常设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大会, 下设五个地区、市政议会。

设初审法庭、上诉法院和行政诉讼法庭。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旅游业已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通用太平洋法郎

主要有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及实用性经济产业。制造业产品主要有椰子油、椰干、啤酒、乳制品、香精等。

火力发电为主要能源,帕皮提火力发电厂向波利尼西亚提供75%的用电量。另有水力发电 站和太阳能发电站。

农林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 1%,其产品大部分供出口。主要农产品有诺丽果、椰子、蔬菜、柑橘、菠萝、香草、咖啡等。

为主要经济部门。从业人口占劳动总人口69.8%,、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80.4%。有两家旅行社。主要旅游点为塔希提岛以及波拉波拉。为扩大旅游业,波还将继续增加客房量。

主要银行有:

波利尼西亚银行:1973年成立。法国兴业银行占80%股份;塔希提银行:1969年成立。为美国夏威夷银行(占94%股份)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占3%股份)所有。;太平洋社会发展信贷银行:1959年成立。为法国国民银行和农业信贷银行的分行。;澳大利亚威斯特帕克银行公司:1990年获得经营权,1998年宣布卖给法国兴业银行。

该岛主要进口商品有大米、糖、面粉 、水 泥、石油产品及机械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椰油和人工养殖珍珠。主要向香港、法国、日本和美国出口产品,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进口产品。


居民享受免费医疗。共有34所医院、981张床位、369名医生。出生率为19.9‰,死亡率为4.4‰。平均寿命男为70岁,女为75岁。

对6~14岁儿童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生免费上学。小学六年学费由财政预算支出,初中和技术学校学费由政府基金资助。

法国太平洋大学建于1987年,1999年在帕皮提设立分校。


总长792公里,其中1/3为柏油路,2/3为石面路。汽车共5.5万辆。

主要港口帕皮提,远洋轮船定期在此停泊。有塔希提国际海运代理公司及其他几家海运公司,航线通往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美属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智利、斐济及其它欧洲和亚洲国家。

距帕皮提6公里的法阿机场是惟一国际机场,另有40个小型机场。国际运输由法国 、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美国等航空公司承担,两家国内航空公司承担各岛间的运输。


法属波利尼西亚全国总人口277293人,人口密度为78.8人/平方公里。其中波利尼西亚人有164997人,余为波-欧混血种人、欧裔、华裔等。

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塔希提语,通用波利尼西亚语。居民中54%信奉基督教新教,30%信奉罗马天主教,6%无宗教信仰。

法属波利尼西亚矿藏主要有磷酸盐和钴。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和珍珠贝。


主要报刊有:《塔希提快报》,法文日报,1964年创刊,发行量1.5万份;《塔希提海滨快报》,1980年创刊,英文周刊,发行量3000份;《塔希提新闻》,法文日报,1956年创刊,发行量6500份;《今日塔希提》,英文季刊,发行量3000份。

塔希提新闻社:成立于2001年,用英语和法语双语向外发布新闻文字和图片。

法新社、美国报业联合会、路透社在塔希提设有代表处。

塔希提广播电视台:1951年建立,1965年开播电视节目。由法国海外广播电视部管理,每天用法语和塔希提语播放节目。另有6家私人广播电台。

1994年1月成立一家私人电视公司,在七个行政小区可收看该公司播放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