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箭扣东段抢险修缮全线完成,再现朴野风貌!有图为证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国有哪些著名的长城景观

10月20日,北京市2021年10个长城抢险加固项目之一、怀柔区130-131号敌台边墙抢险加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这段边墙与箭扣三期修缮段相连,至此,箭扣东段全线完成抢险修缮。

20日,记者跟着验收团队前往现场。从雁栖镇西栅子村南的箭扣关登上箭扣长城,向东爬,登上的第一个敌台是怀柔131号敌台。站在敌台上向东看,城墙先是向下俯冲,到三分之一处又沿着山势向山顶爬去,越往上越陡峭。到了山顶又隐身不见,而更远处的山尖上,一座敌台耸立其上,那是129号敌台,又称油篓顶。130号敌台就藏在隐而不见的两个山尖中间的低洼处。此次抢险加固的范围,就是130号敌台以西135米长的边墙。

施工前,这段城墙局部损毁比较严重。陡峭处,马道上的台阶已经坍塌,露出毛石墙芯,地面断砖碎石堆积;缓坡处,地面面砖损毁严重,露出的底砖也已松动;城墙两侧的垛口墙局部坍塌,面砖缺失、松动。整个城墙上草木大量生长,多处覆土堆积,原始的排水通道堵塞,排水不畅。
此次抢险加固工程采取了必要的结构补强、加固等措施,对影响结构安全的部位进行归砌加固、清理稳固。施工后,松动的砖石全部进行了归砌加固;影响通行的部位进行了补砌,便于行走;堵塞的水道全部疏通;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树木、覆土等予以保留,以便对被其覆盖的底砖进行保护,由此在城墙上行成了一处处长城花园。
和开工前的残破不同,竣工后,这段长城全线险情得到排除,风貌依旧苍劲朴野,和远处的油篓顶、小布达拉宫、正北楼等箭扣东段著名节点融为一体。
据介绍,箭扣长城东起正北楼(怀柔长城122号敌台)西北至九眼楼(怀柔长城169号敌台),全长约9.9公里,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因雄、奇、秀、险闻名中外。
箭扣长城位于雁栖镇西栅子村,站在村里向东、南、西三个方向环视,山脊上的长城好似拉满的弓,位于村南的最低点箭扣关所在位置好似搭箭的扣眼。2007年前后,文物部门曾对箭扣关两侧131至133号敌台及边墙实施过抢险加固,总长约400米。2020年,又实施了箭扣三期修缮项目,范围是从122敌台以西的边墙开始至130号敌台。项目完工后,箭扣东段只剩下130和131号敌台之间的135米边墙还没有修缮、抢险过,因此被列入2021年全市10个抢险项目之一。项目9月15日正式动工。
于丽爽/摄
1、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八达岭长城现为国家5A级景区,也是非常有名的游览景点,一般人们都会选择来这里感受长城壮景。
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
2、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北京昌平区境内。相比于八达岭长城游玩赏景角度来说居庸关更适合爬,胜在一个“险”字,古时就有“天下第一雄关”之名。
居庸关的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
3、山海关

山海关建于明洪武年间,关城平面呈方形,有城门四座,各门之上筑高城,全长26公里,位居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仅有东门保存完好。
其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境内,其北踞燕山,顾名思义,它的一端直抵渤海,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来到山海关长城,一边欣赏长城壮阔的豪情,一边观赏海上长城的奇异景色,在长城上欣赏辽阔海面的美景,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4、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长城西端的终点,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有“下第一雄关”的美名。
嘉峪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来到嘉峪关,看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细细品味,可以感受到当年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沧桑。
5、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唐代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在这率娘子军驻守防御,所以名叫娘子关。我们现在看到的娘子关是明朝嘉靖年间所建筑的,但是街道民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娘子关依山傍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登上娘子关仿佛可以看见当年娘子军那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