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神秘禁地:进入者设备失灵、神志不清,迷魂凼究竟有何魔力? 贵州自驾旅游最美洞穴——双河洞
你知道吗?在四川眉山市瓦屋山有一个像魔鬼三角百慕大一样的地方,它同样是位于北纬30°附近,也经常会有人在这里神秘失踪,就好像黄泉路般的存在,这就是瓦屋山迷魂凼。那邪门的瓦屋山迷魂凼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瓦屋山其实指的就是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边的眉山市洪雅县,因为从上空俯瞰像一块屋脊,因此得名。瓦屋山总共占地面积有105万亩,海拔1154米到2830米不等,还是非常高的。作为道教发源地的瓦屋山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风景美不胜收,各种奇珍动植物遍地,同时也拥有神秘危险的禁地。

这个禁地就是位于瓦屋山鸳鸯池东南方向的迷魂凼,面积大约有1000亩,而在瓦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不断进行旅游开发的今天,迷魂凼依旧不允许人随便进入。因为迷魂凼实在发生了太多神秘失踪事件了,这里不仅地形复杂,而且地质异常,一般人走进去,就好像跟丢了魂一样变得神志不清,在瞬间迷失方向,因此很多人都是进的去,出不来。
1970年的时候,当地的一位猎人觉得自己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对周边的地形也比较熟悉。于是不信邪的带着自己的猎狗进入了迷魂凼,结果自己和猎狗都有去无回。1972年的时候,瓦屋山山脚下的两名妇女上山采药,她们认为人迹罕至的迷魂凼会有更多珍惜的药材,于是冒着生命危险进去了,结果是至今都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因此,迷魂凼也被当地人称为“黄泉路”,寓意一进入其中,离下黄泉也就不远了。

1979年的时候, 四川省林业厅一位专家虽然最后侥幸从迷魂凼走了出来,但也给世人揭露了迷魂凼更加邪门的一面。当时这位林业专家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入迷魂凼后,也不例外的迷失了方向,随身携带的罗盘和手表也全部罢工了。之后,在对时间和方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们在迷魂凼走了三天三夜,却一直都在原地打转,又累又饿。
就在应有的判断和理智都要渐渐失去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一路走,然后一路把两边所见的植物都砍掉一部分,避免一直在原地打转。就这样,硬是人为砍出了一条路,但是更邪门的还在后面,就在林业专家和团队费了九牛二虎之路走出了迷魂凼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邻近的荥经县。要知道瓦屋山迷魂凼所在的洪雅县和荥经县可是有100多公里的距离,就算坐车也至少要2个半小时。
事实上,在迷魂凼迷失方向或者神秘失踪的事件还有很多,仅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就发生了8起。那么问题来了,迷魂凼发生的这些邪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因为瓦屋山是道教的发源地,所以有人说迷魂凼的情况是道教最早派别之一的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在瓦屋山传教的时候,为了不让别人打扰自己的修行,特意设置了八卦迷魂阵。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没有真实的依据,并不可信。
而随着瓦屋山迷魂凼的神秘失踪事件越来越多,也吸引了很多的相关专家前来一探究竟。2014的时候,央视的一档科学探秘节目就曾经带着科考队前来考察。而科考队进入迷魂凼中心之后,就发现手表、罗盘和GPS这种识别时间和方向的科学设备的确会失灵,手表甚至会快速旋转,一直到比正常的机械表快9小时25分钟的时候才停下来。之后,为了寻找正确的出路,科考队把提前准备的信鸽放飞了出去,可没想到的是,即便拥有有天生归巢本能的信鸽也依旧只能在原地打转。好在幸运的是,科考队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找到了出路,并安全的离开了迷魂凼。
这次的科考虽然没有破解迷魂凼的谜团,但是科考专家们却发现迷魂凼位于北纬29°32′—29°34′之间。我们都知道北纬30°附近一直被外界称为“死亡纬度线”,像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以及声名在外,有魔鬼三角之称的百慕大,都在这一纬度线。因此,迷魂凼也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所以有一些专家推测迷魂凼的邪门事件应该和百慕大三角的各种神秘事件的原因差不多。虽然百慕大三角发生的各种神秘怪事还没有最终的解释,但却有一个比较被认可的推测,那就是和磁场异常有关系。
要说迷魂凼出现的各种邪门事件和磁场异常有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罗盘和手表的失灵就是磁场异常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因为地球的磁场有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这两个磁极,它们的位置和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发现太大的变化导致磁场异常,就会出现罗盘和一些科技设备失灵的这这种情况。
但是这样一来,进入迷魂凼会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又该怎么解释呢?所以有些专家并不认同磁场说,他们认为迷魂凼的各种邪门事件是瘴气导致的。因为迷魂凼处于一片原始森林当中,并没有像瓦屋山的其它地方一样被开发,人迹罕至,再加上境内有一些沼泽,一些动植物不慎掉入腐烂在其中就会产生甲烷等有毒气体。而人一旦踏入迷魂凼,吸入甲烷这种有毒气体,就会变得有些神志不清,甚至有些人会直接陷入沼泽丢了性命。
不过,这种说法也有人不认可,他们觉得一切都是视觉幻像导致的,因为迷魂凼境内的很多景象都是大同小异的,一路上地形和植被差不多,所以就在视觉上给人还在原地打转的错觉。可这个说法就更说不通了,既然不是真的迷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最后都没能走出迷魂凼呢?都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理,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风景,一个人看错迷路困死在迷魂凼还有可能,不可能进去的所有人都会因此迷路。
总而言之,目前的所有推测都只能解释迷魂凼的某一种邪门现象,要想揭开所有事件的真相,还有待相关专家的进一步研究考证。所以小伙伴们如果要去瓦屋山旅游观光的话,要切记不要去迷魂凼以身试险。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最后谢谢观看,敬请期待!
在人类生息着的地壳上,无论在人类出现之前,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后,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在众多地质作用中,有一种作用叫做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是水对岩石的溶解有关的独特的自然过程。这种作用不断发生,久而久之,就象一位手艺高超的工匠,在岩石中,在宏大的山体中,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雕塑出别具一格的奇峰异洞来——这就是喀斯特现象。
“喀斯特”这一地学术语,是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大地理学家司威洽,对赛尔文尼亚共和国境内一个奇特的岩溶地貌的命名。从此,这一命名就成了地学中的专用科学术语,意为岩石的溶蚀现象。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广,而贵州又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被誉为喀斯特王国。绥阳,则是这喀斯特王国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走进这王国,山、奇得象万物罗列,秀得似画卷展现,美得象迷人的公园,妙得如变幻的梦境。喀斯特的秀美、壮丽、奇特让人陶碎,使人赞美,令人神往,越来越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
双河洞,“中国第一长洞”,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结构复杂,水洞、旱洞并存,深度超过550米,由上中下四层8条主洞,200多条支洞,5条地下河,34个洞口组成,可谓洞挨洞、洞连洞,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洞穴迷宫。
国内唯一地下河谷▲
经过中法洞穴专家多年联合科考,目前,双河洞已探明总长度为186.333公里。景区岩溶地貌种类齐全,石瀑布、石旗、卷曲石、石膏晶花如琼楼玉宇、雪树银花,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被喻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地心之门”。
中国天坑第一瀑▲
地下梯田奇观▲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下辖地下裂缝景区、双河谷景区、双河晶花洞、双河客栈度假村、双河国际探洞大本营等景区项目,是集旅游观光、洞穴探险、温泉度假、户外徒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说完美景,再说说美食:大家脑海里一定忆起好多地儿,但这会要说说在绥阳大街小巷和藏在大山深处的美食。
酸鲊肉
“鲊”,指用盐及酒曲和上米、面来腌制肉类,它是流传在黔北遵义一带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方法,主料多采用新鲜鱼肉、猪肉,成品略带酸味,故名酸鲊肉。
酸鲊椒渣
用绥阳特有的辣椒,将辣椒剁成小块,鲊面腌制。
蒲老场酱爆肉
农家饲养猪肉五花肉切片,加上特色浓郁酱汁,炒制而成。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入口喷发出肉质与酱汁的融合体,香!
空心面
绥阳空心面,细如发丝,每根面条为中空的。
酸菜肉丸汤
农家酸菜,都是农家人自己生产制作。良心食品做出精致好美食。
鸡枞菌
鸡枞菌以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让世人品尝过后便欲罢不能。
行车路线:
遵义(绥遵高速约31KM) →绥阳(207省道56KM)→温泉镇→双河洞。
喜欢的请点赞
直接与小编工资挂钩哦~
1个大拇指3毛钱!求赞
求鼓励!
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整理编辑
贵州人无论是商务还是家人游玩,别忘了带上家乡特色卤味卤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