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篇) 云南省的区划调整,8个自治州之一,红河州为何有13个县?

云南省地图
中国地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国界线长449.5公里。
与迪庆州、丽江市、大理州、保山市相连,
与西藏自治区相邻,与缅甸接壤。
怒江州是我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
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
怒江州是我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多。
下辖1个县级市:泸水市;
3个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州人民政府驻泸水市六库镇。
怒江州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
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
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
怒江州境内天气变化大,气候各异:
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
部分地区雨季开始特别早,干季短暂,湿季持续时间长;立体气候显著。
境内用材树种以冷杉、云南松、云杉、铁杉为最多;
珍稀名贵树种有红豆杉、秃杉、榧木、红椿、楠木、珙桐、紫檀、香樟等;
珍稀名贵药材有虫草、阁草花、天麻、贝母、癞头参、红景天、鸡足黄连等;
珍稀动物有戴帽叶猴、羚牛、赤斑羚、大鼯鼠、黑鹇、灰腹角雉等;
濒危动物有熊猴、滇金丝猴、穿山甲、云豹、黑麝、雪雉、白腹锦鸡等55种。
境内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云南省水能资源储藏量的20%,
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干流及183条支流。
矿产主要有铅锌、硫铁、石膏、重晶石、大理石、盐等。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已为泸水市)
怒江州的主要景点有:
1、泸水市:
片马抗英纪念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瓦拉亚窟芭蕉洞、片马口岸、
傈僳族春浴--登埂温泉、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怒江听命湖、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怒江六库大桥、腊玛窟、怒江十八怪、六库镇、
阴阳山瀑布、双腊瓦底嶂谷、渡口攀枝花树、片马风景名胜区;
2、贡山县:
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纳依强)、怒江大峡谷溜索、野牛谷、
独龙江河谷、(怒)江中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黑普隧道)、
迪麻洛乡、龙普寨、石门摩崖石刻、重丁教堂、尼大当(尼打丹)、
白汉洛教堂、担当力卡山、秋那桶村;
3、兰坪县:
老窝山、罗古箐--大羊场生态旅游区、云岭自然保护区、茶盐古道风景区、
碧罗雪山高山湖泊、兰坪新石器文化遗址、金满村、轩辕祠、金鸡寺、
通甸武装暴动胜利纪念遗址、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兔峨土司衙署、吉利吉彩屏;
4、福贡县:
石月亮观景台、福贡高山湖、勒墨人--公房、匹河飞来石、
竹底民族文化村、知子罗(原碧江县城)、七莲湖、亚坪步道、
怒江普化寺、干地衣比湖泊、腊乌岩瀑布、福贡三叠瀑布、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碧江八角楼、碧福怒江大桥、木尼玛、傈僳族村寨。
怒江州特产和美食主要有:
1、泸水市:
漆蜡妙食、瓦姑茶、丝尾鳠、荞砂饭、珙桐树、中排黄果、
怒江兰花、瑶族三角帽、藤编手镯、肉酒和蛋酒、泸水草果、
红藤手镯、馅荞饼、泸水杵酒、怒族女子腰饰、面粉树、独龙族和怒族背包;
2、贡山县:
独龙牛、漆蜡妙食、贡山大理石、怒族咕嘟酒、麝和麝香、
贡山草果、丙中洛板栗、云连、竹筒茶、石板粑粑、漆油鸡、
怒碗、贡羊、依珠梨、龙元猪、黑熊、贡山大额牛、想死鸡;
3、兰坪县:
兰坪乌骨绵羊、怒江鱼生、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斑铜工艺、漆蜡妙食、兰坪拉马登石榴、兔峨衣主梨、猴头菌、
五味红酒、兰坪绒毛鸡、岩头小柿子、兰坪芸豆、竹筒酒、
云南当归、肉酒和蛋酒、酸竹菜、兰坪青苔菜、兰坪中排黄果;
4、福贡县:
福贡云黄连、漆蜡妙食、云南裂腹鱼、独龙原鸡、凤皇豆、
包谷砂稀饭、腌芒果、空心黄连、古当梨、 福贡黑鸡枞、
乡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独龙毯、福贡草果、董棕、
漆树和生漆、巴坡犬。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云南省各个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等等。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红河州。红河州属于云南省8个自治州之一,全称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总人口440多万,下辖了13个县和县级市。那么,红河州为何下辖了13个县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云南省。云南省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水果和蔬菜大省。云南省总人口4700多万人,与中部六省之一的江西省人口相当。云南省的地形结构复杂,丘陵、山地和丛林为主,但气候非常适中。云南省的水果、蔬菜产量很高,属于我国主要的蔬菜、水果种植地之一。例如云南的水果,不仅畅销国内,甚至还出口到了欧洲各国。
云南省下辖了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总计16个地级区划。红河州属于云南16个地级区划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云南省16个地级区划中,红河州总人口440多万,仅次于昆明市、曲靖市和昭通市,排名全省第4位。红河州下辖了4个县级市、6个县、3个自治县,总计13个县和县级市。在我国各地的地级区划中,能够下辖10多个县的情况并不多。

2020年,红河州的GDP总量达到了2400多亿。在云南省排名第3位,仅次于昆明市和曲靖市。那么,红河州13个县市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这与云南省的区划调整,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云南孕育了非常璀璨的文明。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都沿用了州县两级区划模式。
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元朝开始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因为元朝地方管理经验匮乏,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区错综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产量、农作物品种等各方面的情况,元朝有点手忙脚乱。
我们以各地耕地为例,由于地质结构和气候不同,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沙土地、黄土地、丘陵地等等,每一种耕地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各地的农作物类型五花八门,分为了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等,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弓马娴熟”的元朝也有心无力。
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本无法管理。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都有自己的问题。最后,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了10个行省,例如湖广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虽然云南行省已经设立,不过,当时的云南行省在区划上,与现在的云南省差异很大,比现在的云南省大了一圈。
当时,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但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各省的区划不合理,管理难度大。各地的管理机构太粗犷,效率非常低。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进一步总结了元朝行省的经验,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明朝撤销了路一级的区划,形成了省、府、县三级区,这样的划分非常经典。同时,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并立。这样的区划模式,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时期,明朝迁都以后,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我国很多省份的大体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的,例如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等。
云南省的情况特殊,在明朝统治时期,云南省的区划结构,与现在仍有很大的差异。在明朝统治时期,云南省内的区划非常复杂,出现了一系列的州府。而且划分的州府很多,分别是:云南府、永昌军民府、永宁府、鹤庆军民府、曲靖军民府、景东府、元江军民府、广西府、广南府、顺宁府、寻甸府、楚雄府、澄江府、镇沅府、通西府、武定府、平缅府、蒙化府、孟爱府、孟艮御夷府、孟定御夷府、孟隆府、木朵府、木来府、丽江军民府、临安府。
17世纪中期,清朝确立了自己的通州以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部分省份的区划。最终,形成了内陆十八省的区划。在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调整了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的区划。在雍正皇帝在位时期,云南省的区划基本上稳定下来。
分为:云南府、武定府、大理府、鹤庆府、丽江府、永北府、永昌府、顺宁府、楚雄府、姚安府、景东府、蒙化府、普洱府、曲靖府、昭通府、澂江府、广南府、东川府、开化府、广西府、临安府、元江府、镇沅府、镇雄州等地。当时,红河州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临安府、广西直隶州等地管理,而且各地的区划也非常复杂。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由于各路军阀混战,对云南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急需进入休养生息状态。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经济发展的阶段,各地一系列重要项目也陆续开始。在云南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宜良专区、蒙自专区等等。
起初,蒙自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1个县,分别是:河口市、个旧县、蒙自县、屏边县、元阳县、金平县、红河县、元江县、石屏县、建水县、曲溪县、开远县。1951年,个旧县被提升为个旧市。1952年,龙武县设立,划入了蒙自专区。同一年,红河县被撤销,设立了红河县哈尼族自治区(县级),继续隶属于蒙自专区管理。
随着其他区域的调整,蒙自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个自治区、9个县。1954年,红河县哈尼族自治区被提升为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原来的红河县哈尼族自治区重新更名为红河县。与此同时,蒙自专区的元阳县、金平县,划入了红河哈尼族自治区管理。至于蒙自专区,元江县划入了玉溪专区管理。同时,宜良专区的弥勒县彝族自治区,划入了蒙自专区管理。
再加上河口县级市重新调整为河口县,此时,蒙自专区下辖了8个县、1个自治县。到了1957年,蒙自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红河哈尼族自治区管理。几个月以后,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更名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截至这个时候,红河州的大体轮廓已经基本形成。
60年代,由省直辖的个旧市,划入了红河州管理。再加上与周边专区和自治区的调整,截至60年代末期,红河州的区划为1个县级市、10个县、2个自治县。进入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我国很多省份下辖的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与此同时,很多地级市的区划也开始进一步扩大。
1981年,开远县被撤销,设立了开远县级市。1985年,金平县被撤销,设立了金平自治县。此时,红河州下辖了2个县级市、3个自治县、8个县。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红河州各地的持续发展。2010年,蒙自县被撤销,设立了蒙自县级市。2013年,弥勒县被撤销,设立了弥勒县级市。截至这个时候,红河州13个县市的区划已经彻底形成。
总计有4个县级市、6个县、3个自治县,分别是: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屏边苗族自治县、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河口瑶族自治县。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