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小伙自制冰灯,家门口秒变童话世界 新西兰农民用无人机放牧,但并不意味着牧羊犬就会失业
数九寒冬,东北到了滴水成冰的季节,牡丹江市林口县西北楞林场一号坝工段居民周兴阳就地取材,利用家里大大小小的水桶制作了冰灯。

牡丹江市林口县西北楞林场居民 周兴阳
晚上十一点多灌,第二天早晨六七点把它起下来,它需要冻上一定的厚度,不能冻薄了,还不能冻太厚,所以说这个时间的掌控非常必要。


冰灯的造型摆放完成后,接下来就需要在冰灯里安装彩灯,让这些冰灯在夜里能发出绚烂的光彩。白天这些制作好的冰灯看起来可能不起眼,但是到了晚上,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把晶莹剔透的冰映衬得更加梦幻,整个场景就像是童话中的城堡一样。
牡丹江市林口县西北楞林场居民 周兴阳
做这个冰灯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我们东北不一样的民俗,也让南方的小伙伴们去感受一下我们东北给大家带来的不一样的冰灯感受,同时也增加了我们过年的年味, 晚上冰灯点燃之后,给人的感觉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自制冰灯或许是东北人专属的浪漫,不少网友用手套、气球、蜡烛等制作各种形状的冰灯,这个冬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冰雪奇观。
来源: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几千年来,牧羊犬一直是农民的好帮手。但一架会咆哮的无人机将取代牧羊犬的地位,成为农民放牧的最好工具。新西兰牧场主现在可以购买一架价值3500美元的无人机,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把狗叫声录下来,并回放给羊群。此前,农民已经在使用无人机检查水源,计算他们牲畜的数量。而现在,甚至都可以取代狗来放牧了。


新西兰无人机专家亚当科尔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用使用无人机从事肮脏、危险和乏味的工作。农场主科里兰贝斯说,尽管一头巨大的奶牛可能会试图扑向一只离得太近的狗,但它从来不会扑向无人机。最新型的无人机有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系统,这意味着狗叫声可以在田野上播放。兰贝斯说,无人机可以覆盖大片土地,检查牲畜和供水更容易。甚至在母羊生产的时候,可以让无人机绕圈飞,通过相机变焦,查看生产情况,而不对母羊形成打扰。虽然这是一架会咆哮的无人机,但并不意味着牧羊犬会失业,因为这项技术受刮风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目前无人机续航是30分钟,但随着技术升级,电池的续航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专家称,农业将是从无人机技术中获益最多的行业。比如可以用无人机喷哂种子、杀虫剂,这些本来要几天完成的工作,可以缩短到几个小时。不过,也有农民害怕这种技术。他们喜欢走在自己的庄稼里,所以当无人机能把农民取代的时候,他们感到那种乐趣没有了。
文章版权归唐宁街上的猫,谢绝商用
如需转载请私信
微博 @唐宁街上的猫
身在唐宁街,猫眼观世界。唐宁街上的猫(ID:tangning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