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限购!抗生素短缺!美国最“要命”物资缺货 游戏跨界做农场,除了种地还能打“僵尸”?看看国外是怎么玩的?
美国正面临通胀危机,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的12个月内,美国年度通货膨胀率上涨6.2%,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通胀加剧,也让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增。
美国10月通胀大超预期 “双节”商品面临短缺
由于物价飞涨,在即将到来的“感恩节”和“圣诞节”,美国可能迎来“史上最贵的火鸡和圣诞树”,甚至连基本生活用品也出现短缺。
朱利安,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餐厅的老板,他正为将要到来的感恩节发愁不已。他收到了数百份火鸡的订单,这本应该是高兴的事,却由于今年商店和餐馆供应的火鸡数量大大减少,而使得朱利安倍感压力。
同感恩节的火鸡一样,随着圣诞节即将来临,美国的圣诞树也闹起危机。美国梅尔特林场里,林场主詹妮弗正在祈祷今年的圣诞树订单能够减少一些,因为没有足够的供应。
梅尔特林场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美国圣诞树协会近日表示,今年圣诞树的短缺是全行业的。另外,受干旱、供应链短缺的影响,圣诞树价格也将上涨,预计涨幅将达25%。
不止“双节”备货遇到困境,物价上涨和短缺问题几乎覆盖了美国的各个领域。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0.9%,在截至2021年10月的12个月内,美国年度通货膨胀率上涨6.2%,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不久前,白宫办公厅主任克莱恩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条消息,称美国当前面临的物价上涨、物资短缺都是“高级烦恼”。对于“高级烦恼”的说法,美国民众并不买账。
上百种药物缺货 美国供应链短缺或酿公共卫生危机
现在,美国从汽车、冰箱到书籍、玩具,几乎所有商品都处于短缺状态。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生活必需品为什么会缺失得如此严重?
布赖恩是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的一名药剂师,他对当前的“供应链危机”深有感触,托珠单抗是一种新冠治疗和癌症治疗都需要的关键药物,由于不能及时补货,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不得不选择把这一药物留给化疗病人,而数量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则没有机会使用此药物。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有109种药物被列为供应短缺,其中用于化疗、心脏病的药物和抗生素是最为短缺的。
除了治病救人的药物紧缺之外,由于秋冬时节是不少美国人的打猎季,最近包括威斯康星州在内多地的商店内出现了弹药短缺,有的商店还贴出了“弹药限购”的告示。
然而,美国市面上的各种缺货现象,并不是商品造不出来,而是运不进来。原因为何?
工资涨幅创二十年新高 美国却现罢工潮
人力资源的不足也在进一步激化美国的供需错配现象。然而,尽管工资涨幅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全美却掀起了一阵罢工热潮。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麦当劳雇员因对薪资水平不满发起罢工,导致部分门店停业。事实上,今年以来,美国麦当劳员工的平均薪资已提高了15%,然而该公司旗下的罢工行动已陆续在全美的十余个城市中发生,与此同时,来应聘的新员工也越来越少,麦当劳陷入了用工荒。
不仅是麦当劳,从今年10月开始,涉及餐饮业、制造业、医疗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都在发起罢工。美国的大众媒体甚至把这场罢工潮称为“十月罢工”。
对此,一些雇主纷纷选择妥协,尤其是在一些供应链上重要岗位的招聘上,涨薪幅度也十分惊人。JK搬运服务公司是北美地区的用工大户,今年以来,长途卡车司机的岗位一直处于人员短缺的状态,为此,该公司一口气涨薪20%,将这一岗位的最低年薪标准提至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万元。
除了麦当劳员工、卡车司机之外,在美国,快递小哥的收入也大幅提升。有人为他们算一笔账,其中勤快的快递小哥年薪达到13.5万美元左右,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 2021年第三季度的工资增幅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尤其是餐厅、酒吧和酒店员工等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平均薪酬同比上涨了8.1%。
不过,高涨的薪水并没能留住工人,一场离职潮正在席卷全美。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美国有将近430万名职工离职,创下该国自2000年1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运输、贸易、零售、制造等有关商品供应链的岗位离职人数最多。目前,全美仍有超1000万个岗位空缺,进一步加重了该国供应链的压力。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随着美国实施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国的通货膨胀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人拿到补贴以后,就去消费,不工作了。到目前为止,需求大爆发,供给端美国又大量依赖从海外进口,这就导致供需在短时期之内的严重不匹配,供应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来源: 央视财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十年前风靡一时的虚拟QQ农场到现在的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农场,人们对农场类游戏的喜爱曾未改变。可以预见,将农业与游戏相结合定会成为今后国内农业+的一种新趋势,尤其是年轻一代加入农业的新入口。
近年来,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它已经成为农业舞台上的主角之一,由此衍生出的“农业+”业态也越来越丰富。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互联网、农业+共享经济····这些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业态,很多业内人也正在这些领域默默耕耘着。而“农业+游戏”这个在国外已经非常火的新玩法,还没有被广泛关注到。
农业+游戏是怎样一种业态?
2003年,《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推出,成为国内玩家最熟悉的GBA游戏之一;2009年,QQ空间的小小农场掀起了一股“偷菜”的热潮;2016年,《星露谷物语》发售仅9个月后收入就已破亿;国产游戏《波西亚时光》的贩售量,从40万到50万份仅仅花费了1个月的时间。
这一系列数据无一不在说明着,人类对种田这件事,有着超越理智的狂热。而如今从游戏中延伸到现实农场的创新正在点燃年轻人的激情。

“农业+游戏”
线上+线下强互动模式
仔细观察国内关于农场的游戏,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用锄头、铲子打理田地、播种用手埋,灌溉使用浇水壶……开发者在这些游戏里传达的,始终是对于手工耕作的理解。与这一种原始的游戏相比,国外这些农场游戏线上线下的结合体验感会更强。
01
美国《模拟农场》
美国开发的《模拟农场》系列游戏场景十分逼真。一进游戏,满目都是大型器械,四处都是科技的芬芳。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代替了简单的农具,设备的声音在农田上空轰隆作响,柴油的气味弥散在整个空气之中,人在农机里,能够拥有“一个打十个”的威武豪壮,十分“硬核”。
新的一代《模拟农场2019》上线仅10天就能卖出100万份。根据官方分析,他们的玩家中,其实有超过25%的人本身就从事着与农业有关的工作,8-10%的用户,就是实实在在的全职农民。那他们是如何与线下结合缔造出一个傲娇的成绩呢?

种田电竞,激发玩家们的热情
农场开展了一个种田电竞的活动。它没传统电竞比赛那么激烈,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个队收割麦子收割得快、卖得多。虽然听起来有一点乏味,但比赛过程却并不平淡。在准备阶段,选手就开始了斗智斗勇,不仅要限制对方使用最好的机型,还要安排好自己队伍的农机组合。进入游戏后,更需要合理地规划收割路线和区域。像这种活动,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拉赞助,不少大公司都十分青睐。

复制农场,浓缩成教学材料
玩家被游戏激发出极大的农业热情,不仅乐于参与线下活动,还自己开农场,把游戏里的农场精确复刻在现实中,也成为了《模拟农场》中炙手可热的地图,一举两得。
还有的通过游戏,把美国蒙大拿州1万英亩的威尔克农场也制成了虚拟地图,它精准仿制了游戏中所有的建筑和农场,最终也令它变成了教学材料。当地的几所学校将《模拟农场》加入到教学课程中,老师们让学生通过趣味的实机耕种,充分了解、学习当地的农业生活,极大的提升了品牌效力。
举办农业知识交流活动
为了让线上玩家能够定期聚会交流经验与情感,他们专门辟出了一块农田,令专业人员实机操作器械,供人们观摩。而玩家们也可以亲自驾驶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机械们进行深度体验,对于那些从未从事过农业的孩子和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最好的农业实践课。
在会场内,让行业里专攻农业研究的专家,为玩家们科普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讲述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2019年的Farmcon上,GS请到了大疆的合作总监,让他为欧洲的农民们介绍无人机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师Nils会为玩家们讲解智能农业示范工厂的工作原理。
如今,《模拟农场》作为一款游戏,早已超越了俗世刻板的定义,突破了自我的边界。它变成了一群从不玩游戏的人的交流载体,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了产业的宣传海报。
02
日本Telefarm远程有机农场
日本有一家叫做Telefarm的公司,借鉴美国的社群支持型农业的经验,通过远程有机农场的模式与游戏相结合,让人们真实体验到了现实中耕地的乐趣。
个性化定制
Telefarm基于客户对CSA模式的认可,将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场之中,打造实体版的开心农场。会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又或者是游戏机等方式对自己的农场进行操控,就好比经营开心农场或者QQ农场。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会员需要支付每月500日元的薪酬,这样就能够在Telefarm农场之中获得1平方公尺的土地。
为了丰富会员的乐趣,Telefarm农场网站上提供了多达50多种的农作物选项,包含了菠菜、莴苣、马铃薯等。玩家可以在众多选项之中选择出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作物种子进行种植。而玩家选择完毕后,则会有线下农人进行精心种植。
游戏农场同步操作
Telefarm有机远端农场虽然可以当做是一款网页游戏来进行操作,但是,这里面确实真的会发生土地干旱以及出现病虫害、野兽袭击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对会员玩家的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而为了保护自己的作物,玩家在网页游戏当中发现这一情况时就必须选择浇水以及灭虫等选项。线下真人则会帮玩家完成这些操作(这里要提的是,病虫害等出现是随机的,所以会员需要时不时对自己的“农场”进行查看。)
在农场里,负责人也会不定期把农场情况拍成照片寄送给客户,以加强玩家的体验深度,进一步了解作物生长态势和真实的农场实景,直到完成种植农作物的全部过程,既放心,又有趣。
不过,有一点和游戏中不同的是,Telefarm农场不会放纵会员对农场中的作物不管不顾,不会让会员的作物发生任何灾害。
贴心的后续服务
在农作物产品收获之后,Telefarm有机远端农场为顾客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收获,即农场将种植成熟的农作物产品寄给客户,另一种是放到Telefarm的商店售卖,而售卖的钱会转给会员,这样就避免了农作物的浪费,还让会员多一份收入。
农场将日本乐天市场和Agricultre合并在一起并命名为Ragri,作为直接连接农场农民和消费者的场所,通过合同培育,在线市场,就业支持等方式提供新的农业形式。
农场会向消费者提供“有机农产品”和“特殊栽培农产品”有关生产者相关作物种植的情况,以便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农业+游戏
虚拟与现实碰撞后的完美融合
农业+游戏,看似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业态融合在一起却可以产生出巨大的吸引力,这主要原因是因为抓住了创意农业的精髓——体验价值。在游戏的设计模式下,游客感受到的是浸入式体验价值。在整体设计上,全操作环节用户都身临其境,不论是亲临农场还是远程操作,都有充分的参与感,体验性极强。而脱出农业范畴,将现代青年热捧的游戏文化和模式注入,用户感受到的不仅是农业体验,更有游戏体验。
此外,国人的农业情结也是农业+游戏这一模式能成功的必要因素。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区别于西方,很大程度上跟我们几千年的农业文化有关。老话说,每个中国人往上推三代,肯定是农民。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土地梦”,而这些游戏正好满足了这种情节。
在当今创意为王的时代,农业+游戏用一种娱乐方式突破了年龄界线与圈层,在国内互联网如此强大的背景之下,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产业,并将热情释放在这一领域,实现创意农业的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