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 -- 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 让80后念念不忘的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解开:正是石像毁灭了创造者

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原住民称之为“拉帕努伊岛”,虽然行政上隶属智利,但距离最近的大陆往西三千多公里,距离大溪地岛往东四千公里,面积却只有夏威夷欧胡岛的大约十分之一,真的就是汪洋中孤零零的一个小岛。但它是无数旅行者的梦想之地,因为岛上的几百座不可思议的巨石人像,超乎想象的整齐,壮观,庄严,令人叹为观止,令复活节岛长久以来一直流传着各种神秘传说,仿佛这里是一个外星人的战场。 巨石人像象征的是谁?谁又制造了巨石人像?

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 -- 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

Ahu Tongariki日出

迷思一:谁最早来到了复活节岛?

当今复活节岛的原住民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后裔,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一位叫霍图玛图阿的酋长,带着全家乘坐独木舟飘泊在孤寂的南太平洋中,寻找一座世外桃源船的海岛。据说那里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瓜果甘美。不如在海上过了多久,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与煎熬中,他们真的找到了梦中的家园。岛上肥沃的土地很适合农作物生长,依靠带来的家禽和蔬果, 波利尼西亚人在岛上发展起了农业,后代也达到了成千上万人。

大约一千年后,库克船长于1744年到访该岛,有一名来自大溪地的船员发现可以和当地居民交流,人们猜测当地人的祖先来自西面的群岛,划着特有的独木舟,穿越几千公里抵达了复活节岛。当时的欧洲人还只能在白天驾驶帆船沿着海岸线航行,而波利尼西亚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们只是坐着一叶扁舟,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上随风飘荡,不舍昼夜,高超的航海技术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 -- 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

别说是千百年前,就连现在去一次复活节岛也很不容易,只有智利的Lan航空公司有航班从首都圣地亚哥或大溪地直飞,飞行时间都需要五个多小时,且价格不菲。我们使用了英航的里程兑换了智利航空公司的机票,只需要付几十美金的税费。当由于行程改变,我给英航的客服打电话要求更改机票,客服小哥去和同事商量了一下,竟然劝我不要取消行程,因为复活节岛的里程票太难找到了。

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 -- 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

好事多磨,最终我们还是飞向了复活节岛。下了飞机,小岛的机场就如想象中的袖珍,然而有淹浓郁的波利尼西亚风,虽然已是深夜,依然有当地人载歌载舞,热情地迎接游客,就好象是到了夏威夷或大溪地。而且手机信号良好,依然能刷微博微信,我们真的是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吗?

迷思二:谁制造了摩艾石像?

1722年,一支荷兰探险舰队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合恩角,征战在南太平洋上。负责瞭望的水手发现远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片陆地,船长雅各布·罗格文非常惊讶,因为航海图上没有任何岛屿标记在这一片海域中。那天正好是复活节,于是罗格文便在地图上注为“复活节岛”,这一伟大的发现,载入了人类的史册。

当罗格文船长率领水手登陆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看似苍凉的荒岛上,竟然遍布着神秘莫测的巨石人像,有的身上有纹身,有的戴着红帽子。他们有深凹的双眼,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个个神情坚毅,下巴棱角分明,有的仰望天空,有的凝视大海。他们的长相明显不是波利尼西亚人,而更象白种人,显然摩埃并非按照岛上原住民的祖先来雕凿, 那么是否会有另一个进入复活节岛的民族?他们后来又去了哪里?

这些神秘壮观的巨人像,被当地人称作摩艾,如今岛上留存着六百多座摩艾,其中以Ahu Tahai,Ahu Akivi,Rano Raraku(此处是国家公园)和Anakena Bay的摩艾群最为著名。能够在这些地方看一场完美日出或日落,是很多旅行者一生的心愿。

A说起来我们不知算运气太坏还是太好,在复活节岛的几天,每天都有狂风暴雨,太阳偶尔才会露一下脸,然而,绚烂的日出日落依然如期而至。Ahu Tahai是最适合看日落的地方,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海边,刚到时还有阳光,但是天上的云越来越厚,太阳很快不知所踪,风也变得很大,好些本来支着三脚架的摄影师张望着天色,最后失望地离开了。

流浪汪陪伴等日落

当地有很多流浪狗,虽然没有主人,却一个个干净整洁,对游客非常友好。喂了它们一些面包,便有两条小狗一直陪伴着我们,等待日落。每当我们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狗狗们的眼神好象在示意我们,要坚持,要耐心。就在马上要到日落时间的时候,阳光突然从云层中喷薄而出,血色的落日映红了整个海面,不论是游人还是当地人都赞叹不已,所有的等待都有了回报。

拍出最壮丽日出

拍出最壮丽日出的秘密,你需要的是耐心。

我们计划第二天去最著名的Ahu Tongariki看日出,这15尊人像也是明信片中出现最多的摩艾群,复活节岛的地标。可是,一宿雨都没有停,天气预报又是一个阴雨天。凌晨四点,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还可能有日出吗?虽然希望非常渺茫,但万一复制了前一天的好运呢?天还黑着,又湿又冷,还是挣扎着起来了

通往Ahu Tongariki的一路荒野

从城里开车到Ahu Tongariki直线距离并不太远,但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穿越岛上无人的荒原,路况很差,曾经有朋友在开这段路时差点翻车。虽然算是水泥路,但到处是大坑,还常有野马过马路,在黑夜中开车尤其要小心。由于天气不好,本来是最热门的日出胜地,当天却只来了我们两个人,大概没有比我们更傻的了。但是奇迹再一次出现了,雨渐渐停了,日出时分,太阳在摩艾群中缓缓升起,15尊摩艾在漫天红霞中的剪影犹如神圣的史诗。

迷思三:谁搬运了摩艾石像?

巨人像大多高为七至十米,整齐地排列在长方形石台上,重量从二十吨到三百吨不等,就连一个红帽子,都可能重达十多吨。考古学家一直无法解释,在西方人到来之前,岛民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在这个缺乏科技与人力的孤岛上,是谁雕凿了上千座巧夺天工的巨大石像?而在没有运输工具,装吊设备的情况下,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么多巨大石像从山上采石场运到海边?

在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中,认为树木被当成木椿结合绳索使用,或是当成滚轴,杠杆,甚至是横跨全岛的轨道,运到目的地后,把石像立在用来祭祀的石头平台上,再给石像戴上火成岩质的红色帽子,把黑曜石镶入眼窝,摩艾石像便大功告成。

然而考古学家说,岛上的土壤只能生长小灌木,不可能生长出可用来做滚木的高大树木。

迷思四:谁抛弃了摩艾石像?

复活节岛除了矗立着的摩艾,还有几百座未完工的巨人石像。拉若廓火山是摩艾石像的出产地之一,如今成为国家公园,采石场上很多未完成的石像躺在这里。有一尊高达二十多米的石像身体和脸部都已雕凿完成,然而后脑勺还连着山体,明明只差一点点就已经可以完工,好象雕刻者们被什么事情干扰,突然就抛下了手里的工作,四散而去。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猜测岛上当时可能有火山爆发,或者是惊人海啸,采石场里到处都是各种石斧石镐,仿佛就是工匠们逃命时随手扔下的。

有人说,复活节岛当时可能发生了火山爆发,要不就是发生了狂风海啸,石匠们为了活命,就扔下手里的工作,四处逃跑了。但是,千百年来一直未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而很多巨人石像就永远被留在了采石场的山坡上,历经沧桑,身心俱疲,眼中满是悲怆与无奈。

迷思五:有一天摩艾会消失吗?

摩艾石像命运多舛,先是大量被丢弃在采石场,再后来,石像被接二连三推倒,甚至眼睛里的黑曜石也被抠掉。据说因为人口快速膨胀,加上建造石像耗尽了岛上的资源,导致食物严重匮乏,从而爆发了部落之间的战争。岛民不再崇拜摩艾,丢弃了过去的信仰,而视之为万恶之源。战胜的一方会推倒对方的摩艾石像,砍下摩艾的头。当库克船长在1774年造访复活节岛,已发现很多摩艾都已经倒在地上。

比如最著名的Ahu Tongariki,内战中被推倒在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可怕的海啸再度把他们掀翻,很多年后才被修复。这们的苦难也许尚未结束 ,近年来随着全球暖化,海平面持续上升,也许有一天很多摩艾将会被海水吞噬。

如果没有了摩艾,复活节岛将变成怎样?现在岛上有居民六千余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他们热情开朗,能歌善舞,与世无争,对物质没有很高的要求,守护着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岛。如果没有了摩艾,岛上依然有碧海蓝天,柔软沙滩,奇花异草,香甜果实,风情歌舞,但是少了摩艾的复活节岛还是真正的复活节岛吗?

从小我们都听说过复活节岛的石像群,传说这些石像体积巨大,重达数十吨,石像们沉默的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

到底是谁造了这些石像,造了到底是为什么?当时对中国的青少年来说,可以查阅的信息少得可怜,于是一个万能的解释又出场了“肯定是外星人造的!”。

对80后们来谁,谁没有在睡梦中幻想过有关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

让80后念念不忘的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解开:正是石像毁灭了创造者

几十年过来,人到中年,我干的又是历史学科普的活,于是去查查相关学术专著,却发现考古学家们对复活节岛石像之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的考古学证据越来越指向复活节岛上有一个微型的失落古文明,他们早在欧洲人到来前几百年,为了造这些石像就耗尽了当地的资源,从而导致了自己文明的衰亡。

现在让我们从头梳理下复活节岛之谜的来龙去脉。

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各布· 罗泽维恩随三艘帆船 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让80后念念不忘的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解开:正是石像毁灭了创造者

这个岛真不大,只有162平方公里,直观一点说,游戏GTA5地图陆地面积为98平方英里(252平方公里),复活节岛比它还小。

拿现代城市举例,如作者居住的武汉市,传统的"老汉口“,即江汉区,江岸,硚口区三个区加起来,面积是144平方公里,和复活节岛差不多大。

让80后念念不忘的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解开:正是石像毁灭了创造者

复活节岛的位置还非常偏僻,通向其他有人居住的地方,需要往东航行2300 英里到智利海岸,或者往西航行1300 英里。要知道按照帆船时代的航速,连海南都被称为“天涯海角”,复活节岛完全是“孤悬海外”。

欧洲人在岛上发现了巨大的石像群,很明显是本地制造的,因为发现了大量未完工的石像,以及取石材的采石场,以及大量的石器工具,早先现代人认为没有现代技术古人无法完成这些工程壮举,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要运用巧妙,单纯用人力可以把这些重达几十吨的石像竖起来。(造金字塔巨石阵的方法类似)

甚至有些原著民在90年代演示了祖先口口相传的树立石像的方法:他们在石像下面铺上木柱,慢慢滚动石像,上坡时铺上石道,上去后一点点的把石像头加高,最后成功的把重达几十吨的石像竖起来。

但这么做需要两件东西,偏偏岛上都没有:

一,需要大量的人口,而1722年复活节岛上只有几千人。

二,需要大量的巨大木材,而复活节岛连一棵像样的大树都找不到,连岛民们用的木筏都是一些小木棍和草拼接的。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想不通这个问题,从此复活节岛的神秘传说开始了。

让80后念念不忘的复活节岛石像之谜解开:正是石像毁灭了创造者

复活节岛最早的原住民是怎么来到这个小岛的

复活节岛是欧洲人取的名,而本地人命名为“吉·比依奥·吉·赫努阿”,即“世界中心”。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称它为“拉帕-努依”,即“地球的肚脐眼”。

无论是哪个名称,都在隐约的告诉我们,这里的岛民至少知道世界很大,并不仅仅只有自己而已。

研究发现,复活节岛上的原住民,和新西兰的毛利人,夏威夷人都属于波利尼西亚人,这个民族在千年以前位于太平洋中东部的数千个岛屿上建立了自己的文明,鼎盛时期在每个可居住的岛上都有他们的移民。

波利尼西亚人没有发明金属,罗盘,文字,但他们却点满了航海的技能点,如果在地图上画线,把北面的夏威夷岛到西南面的新西兰,再到东南方的复活节岛连接起来,这个三角形之间的数千个岛屿就是他们曾经殖民过的地方。

不过当欧洲人在1722年到达复活节岛的时候,发现岛上居民惟一的渡水工具是几只漏水的 小木筏。 这些 木筏最多也只够载下两个人。远远不能和他们生活在新西兰或者夏威夷的同族们相比,后者能载上百名战士在太平洋岛屿间长距离航行。

很明显,复活节岛上的居民是从别的地方航海移民过来的,而且他们曾经也有大船,当1722年欧洲人到来时,看到的是他们文明的衰落期。

在复活节岛民 的 传说中, 带领他们扩张并定居下来的酋长名叫 霍图· 玛图阿(意为 伟大的 祖先), 他带着妻子、 6个儿子和其他族人 乘坐 一或 两艘巨大的木筏 来到 复活节岛,据说他观察远方海鸟们的飞行轨迹,发现了这座岛的存在。

目前经过最新通过挖掘地层,从古代花粉中考古,确定波利尼西亚人开始在复活节岛上殖民的大致时间,可能在公元1200年期间。即我们的南宋时期。

在当时,也许是因为战争或者饥荒,复活节岛民的祖先离开了他们东部的家园,泛舟到复活节岛,慢慢繁衍生存。

当时岛上的自然环境还不错:复活节岛呈三角状, 完全由三座相邻的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在人类有文明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气候温和,而肥沃的火山灰让这里曾经一度布满了原始森林。岛民们就在这个人间天堂里岛上种植芋头,白薯,甘蔗,香蕉,打渔,养家畜,他们还到深海打海豚。。。。。。。在岛上不断繁衍生存。根据现有的估计,最高峰时期复活节岛上可能居住了三万多人。(1722年只有2000人)

麦珠子树和大果杜英(分别高为100英尺 和 50 英尺) 在波利尼西亚其他地区被用于制造独木舟, 其使用效果比用棕榈树制造的独木舟要好。 所有的波利尼西亚人都知道可以用豪豪树的 树皮做绳索, 复活节岛民也许就是用这种绳索来拖拉石像的。 此外, 构树皮可用来做树布, 还有那些笔直且具有弹性的树干是制造鱼叉和弦外浮杆的好材料, 马来苹果“ 蒲桃”可作为 水果食用, 海洋花梨木“ 桐 棉” 其他8 种树种木质坚硬, 非常适合雕刻和建筑之用, 而像 相思与牧豆树这类托罗密罗树是做燃料的最佳之选。

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在复活节岛殖民初期,有二十二个植物物种曾经存在过,由于森林密布,于是还有大量海鸟栖息,但到18世纪时复活节岛被发现时,森林和鸟群已经荡然无存。

已绝种的树木非常适合造独木舟或者运动石块的滚木

短短500年间,复活节岛从一个人间天堂变成了”鸟不生蛋”的地方。

我们不禁要问了,当地人到底做了些什么?

首先,也许是因为失去了某些关键技术,复活节岛人到来殖民后,与其他岛屿居民逐渐停止了联系。

现代人发掘岛上的石器,发现其中一些确实来自太平洋其他有人居住的岛屿,但其他岛屿却找不到复活节岛上的石器,这也许说明,当复活节岛人的祖先到达这里后,他们就和其他岛屿的居民逐渐断绝了联系,在上千年时间里独自发展。

根据岛民的口头历史, 岛上的土地被分成十二块领地, 各 属 一个氏族或宗亲团体, 且 每一 块都是自 海边向内陆延伸。 由此, 复活节岛看起 就像一个被切成12 块 的馅饼, 每一 块领土都有自己的酋长和放置石像的祭祀平台。

或许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岛上的这十二个氏族并没有像其他岛屿上那样互相吞并,而是保持着联系和合作。简单来说,它就像今天的联合国-----每个国家基本上都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互相竞争,但又不失底线。

而他们选中了一种特别的竞争方式-----造更大的石像向对方炫耀,越是强大的氏族越有能力建造巨大的石像,那些弱小的氏族造的石像就很小。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再没有什么比赢过邻居更重要了。

在顶峰时期,整个岛上估计有1600万棵树,而不断造石像的过程里,树被砍伐得越来越多,另外岛民们来岛上时还带来了老鼠,老鼠对消灭当地的植物也起了很大贡献。

最终复活节岛人发现,他们造石像破坏的森林导致了意向不到的恶果。

由于森林的减少,岛民们发现自己造船的材料奇缺,于是出海捕鱼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森林消失,鸟儿也不来了,岛民们的肉类来源逐渐从海豚和金枪鱼变成了吃老鼠。

而且由于树木的稀少,泥石流越来越频繁,于是给田地里的粮食也造成了减产-----饥荒到来了。

我们不知道具体发现了什么事才让一个3万人的社会在几十年里只剩下2000人,不过从挖掘的垃圾来看,岛民们一度落到必须吃人。人。 1774年库 克 船长 将 复活节岛民形容为:“ 瘦小、胆怯、凄惨。”

当地有句最恶毒的骂人话“你妈的肉塞了我的牙缝。”

在1680年岛上最后一场大规模内战中,敌对的部族将对方部族树立的石像推倒和捣毁,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那么多石像倒塌的缘故。

好像这样还不够一样,欧洲人还给这个可怜的文明最后一击。在1862 年 到 1863 年,几十艘 秘鲁船只绑架 运走 了1500 名岛民, 随后将其拍卖到秘鲁的鸟粪矿场, 许多人 死于 囚禁。 后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之下, 秘鲁送返了十几个被 羁押的岛民, 而这些 人又把天花带到了 岛上。1872 年 复活节 岛民 仅存111人。

上面就是复活节岛的故事。各位感觉如何?有想法可以评论下。

最后说点题外话:其实这个故事,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复活节岛人的处境,和我们整个地球人类的处境非常相似。

现在的国际环境总体来说是和谐的,于是人口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从地球前往其他恒星系,如比邻星的距离非常遥远,在人类的有生之年无法完成,人类就像复活节岛民一样,被局限在太阳系内,如果我们不离开,那么资源迟早有一天也会耗尽,也许那一天就是人类这个族群的末日。

参考资料: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美国考古学家称复活节岛文明毁于巨人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