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宿」磐安下初坑泥庐,就是你梦里老家的样子 数千中老年市民即将纷赴外地避暑纳凉 我市山区民宿能减缓避暑客外流吗

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中,老屋炊烟起,门前水淙淙。

那梦里老家的样子,一直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老家,也许只能在梦中出现,直到有一天,当我路过了磐安的下初坑。

「最美民宿」磐安下初坑泥庐,就是你梦里老家的样子

看一眼,就爱上了

初识下初坑,缘于一次机缘巧合的偶遇。那天,一行人开着车在磐安的青山绿谷中闲逛。在一处竹海尽头,溪流开阔处,几间精致的土屋让人惊喜,一行人迫不及待停车,细细地欣赏起来。

「最美民宿」磐安下初坑泥庐,就是你梦里老家的样子

屋檐下,原木做成的茶吧;房屋前,碎石铺就的小道;还有老屋旁随意栽下的芭蕉,那沿着山势不断向上延伸的石板路,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就是梦里老家的模样。

「最美民宿」磐安下初坑泥庐,就是你梦里老家的样子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一间间泥房,外面看上去普普通通,可它们都有一个个可人的名字,“隐逸”“泥庐”“幽居”“田家”……推开房门,那种别有洞天的意外,如果不到实地,真的感受不出来。

管家小刘,是个热情的小伙子,他说这里是浙中最高端的民宿之一,名字就叫下初坑泥庐。见我们好奇,他带着我们在村子里穿梭,“这间原先是牛栏,这间原先是柴房,这一间以‘丘比特’为主题,这一间相当于酒店的大堂……”

一行人在这里且行且坐,久久不忍离去。时间在这里不仅是可以停滞的,而且还是可以倒流的,石板路的尽头,仿佛看到了儿时伙伴的踪影,依稀还听到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声音。

这里的老乡不多,但一个个都纯朴可人,“饿不饿,要不烧一碗面条给你们吃。”见我们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老乡又补了句,“没事的,你们这么远过来,很难得。”

村外的鹅卵石溪滩,是孩子们嬉戏的最佳场所,捉小鱼、拣石头,兴致所至,还可以一头扎进透蓝的潭水中,做一回透明的“美人鱼”。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次美丽的邂逅,下初坑泥庐就种进了我的心里,偶尔清闲,脑子里竟然全都是她的影子,放下手头的工作,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反正路也不远。

进山的那天,金华城还笼罩在层层雾霾当中,几天的煎熬,喉咙已经发痛,咳嗽不断。当车子从诸永高速双峰出口下来时,天空就变得清晰。走入下初坑,一抬头发现天更蓝了,无所不在的霾竟然消失不见,做一次深呼吸,仿佛还品出了空气中甘甜气息。

“我们去住‘鸟巢山居’,那里的环境你会更加喜欢。”小刘自信满满地在前面带路。

沿着谷底的道路,缘溪行不足两百米,一幢幢仿佛挂在山林中的“鸟巢”就惊喜地出现在了眼前。暗红的墙、透明的窗、“茅草”的顶,原始而又现代的诗意栖居,让你看一眼,就想进去探个究竟。

住在“鸟巢山居”,推开窗就可以与翠竹握手,迈出门就可任山风沐遍全身,运气好时,还可以看到松鼠在林间跳跃。那种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感觉,会让你每一根神经都放松下来。

山里的夜,是真的夜

尽管这里的每一间房子都有电视、有网络,但身处下初坑的夜幕之下,你是舍不浪费屋外那最真的大自然之夜的。

叫上小刘,还有他刚养的狗,一起沿着山谷中的道路,漫无目的地走着。山里的夜是安静的,只听见小溪时有时无的淙淙水声;山里的夜又是繁华的,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灿烂的星斗。这样的夜晚,最适合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谈着不用设防的话,那种轻松,让人惬意。

晚上8点,下初坑已是一片寂静,村民们都已上床休息。回到“鸟巢山居”,依然舍不得入睡,烧一壶水,一个人窝在阳台的“鸟巢”当中,懒懒地什么也不想,任时光从心头慢慢滑过。

夜已深,依然舍不得上床,那就干脆抱一床被子,睡到阳台上吧,沐着山风,看着星光,听着从谷底传来阵阵的水声,睡意就突然袭来了。原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和大自然最亲密接触的渴望。在城里接连咳了几晚的喉咙,竟然神奇般的好了,一夜好梦。

现在的都市人,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不敢放松自己。其实,不管日子再紧迫,转个身,给自己沏杯茶的时间总是有的。下初坑的泥庐,就象是抚慰身心的一杯绿茶,看上去清秀,回味起来甘甜。

如果你是文人雅士,可以到这里创作。如果你是经济界人士,可以带领精英团队来此研讨,寻找前行的力量。当然这里也是同学、家人聚会的好地方,和一群最好的朋友一起寄情山水,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交通:各城市出发,到诸永高速磐安县双峰出口下,沿冷沙线、218省道前行约24公里,出金牛隧道100米右转,再走1.2公里即到,下高速后行程约30分钟,路况优良。

吃饭:民宿外就有多家农家乐,无缝对接磐安地道美味。

来自体验客的报告

这里是可以自由自在深呼吸的地方。

特别喜欢那个大“客厅”,可以写字,可以弹琴,可以喝茶聊天,让人心情放松。

一切都刚刚好的样子,很亲切,小时候老家的模样。

周边环境:9.5分

卫生状况:9.5分

硬件设施:9.5分

交通状况:9.0分

下初坑泥庐民宿预订电话:15058535151,刘管家

“农行杯”金华最美民宿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目前已有金华地区内10多家民宿向主办方自荐。令我们感动的是,大多数民宿业主除了有展示宣传的愿望,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晚报,结识更多的同业者,并希冀今后有更多的交流切磋机会。

在这里,我们继续向所有的民宿业主发出邀请,“农行杯”金华最美民宿评选活动继续接受报名,只要你认为你家的民宿有个性、有特色,赶紧来找我们吧。评选组委会QQ:1229231,报名电话:13566998132。

编辑:方一 商务合作号:jhwbfyz

2018-06-13 09:3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陈凯璐

近日,我市气温逐步攀升。数千中老年市民即将陆陆续续启程,寻找休闲、避暑纳凉好去处,“候鸟式”养生旅游“夏季模式”正式开启。

数千中老年市民即将纷赴外地避暑纳凉 我市山区民宿能减缓避暑客外流吗

外出避暑的人越来越多,山区农家乐是首选

炎炎夏日,城里人待得发闷,全家老小都需要找个清凉之地透透气。

每年夏天,我市市民董军超都会和朋友去遂昌县神龙谷住上一阵。“永康夏天太难熬了,神龙谷气温比较低,环境也不错。”董军超说。每年夏天,他都会约上几位一起炒股的朋友去神龙谷避暑。“对我们来说,有电脑,有网络就够了。那里80元一天,包吃包住,很实惠,我们每年都要去住上一阵子。”董军超近日告诉记者。

和董军超一样,市民胡永丽的父母每年夏天都会带着孙辈们去磐安避暑。

“2013年夏天,听到周围朋友都说去磐安、丽水一些山区玩,很舒服很凉快,我们家也就去了。”胡永丽说。从2013年开始,每年6月底,他们就去磐安住一阵,少则半个多月,多则一个多月。在磐安横山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很快乐。胡永丽的父母每天6点起床,去爬山锻炼身体,在山上找个有水的地方聊天、观景;下午睡会儿午觉,和几位前来避暑的同乡聊聊天、打打麻将;晚上看看电视,或是跳跳广场舞。

“在那儿,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农家旅馆,每人每天花60元,比较实惠。”胡永丽说,磐安横山村距离永康不远,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来横山村避暑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永康人,村子里随处都能听到永康话。

数千中老年市民即将纷赴外地避暑纳凉 我市山区民宿能减缓避暑客外流吗

绿水青山催热山区避暑农家乐

近年来,乡村民宿游正在我省趋热,民宿旅游因其“平民化、平价化、自然化”而受到游客的欢迎,成为传统农家乐的升级版。

“几个月前十几个房间都订满啦。”电话接通后,在遂昌县高坪乡茶树坪村经营农家乐的黄法雄兴奋地告诉记者。

高坪乡是一个闭塞的高山乡,村民在海拔800米的云雾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现在,那里是遂昌乃至浙江高山避暑农家乐样板。那里山高林密,目之所及满眼绿色,竹林摇曳,神龙瀑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心醉。

黄法雄原本在外地打工,看到老家开始发展农家乐后,3年前,回家造了幢新房子,也搞起了农家乐。“我们房间弄得很干净,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永康人住在这里,就跟一家人似的。”黄法雄说,也许是因为他从不将客人当外人,才使得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源,每年都会有数十位永康人来他家住上几天。

这种客源年年爆满的情况也发生在在磐安经营农家乐的吴庆正家。“有一批永康来的客人,前年就开始住在我家,去年又交了定金,今年又要来我家住。”谈起如此好的生意,吴庆正笑开了怀。

记者了解到,缙云、磐安、遂昌山区环境好、气温低,是我市市民避暑游首选地。而去避暑的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往往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很多老年人都选择租住当地的民房或农家乐,经济实惠。在我市,选择这种“候鸟式”旅游的人群正在逐年上升,这也成为了老年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我市大陈村民宿广受市场青睐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前仓镇大陈村的民宿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仅2017年的年接待游客量便达到了200多万。

大陈村民宿始于2015年底,首批共7家民宿开门迎客。“起居”“在水一方”“大城小爱”……这些或古朴或小资的名字,便是大陈村村民呈现给游客的民宿产品。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告诉记者,这些民宿由村民自己设计装修。民宿外形古朴,内部是现代化的住宿设施和宾馆化的服务,游客每天只需花上80元,就能住农家小院、享农家美食。

目前,大陈村已有28家民宿,500多张床位,旅客以上海、江苏等地为主,有的一住就是一周,还常常出现一位难求的景象。

记者手记:

我市乡村民宿能吸引避暑客吗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外出避暑。一到夏天,“何处消暑纳凉,哪儿能品食到美味佳肴”,自然而然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山间戏水,农场采摘水果,民宿品当地农家菜……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市有数千名市民外出避暑,中老年为主并呈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我市八字墙、永祥、金竹降等地同样山高林密,风景优美,夏天气温相对较低。下一步,我市可否效仿磐安、遂昌等地发展乡村民宿,留住本地避暑客的同时,吸引外来避暑客,盘活农村资源,让本地景点真正“活”起来,助力乡村经济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