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汕头,细数汕头老市区曾经的模样 一口气给你推荐66款潮汕小吃,你坐着慢慢挑
(采自网络,特此鸣谢,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汕头老市区,曾也车水马龙。只是风雨几载,兴衰荣败,如今繁华过去却多了一番独特的味道。

小公园
坐落在汕头老城区中心的中山纪念亭,原建于1934年,也称作公园亭,公园亭的原址为一座开放式公园,称作“小公园”。现在的中山纪念亭是1997年在原址重建的。
汕头市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老市区每条大街小巷,条条通向小公园,商业活动造就了汕头小公园。同样,由于商业网点的变迁,如今的小公园已消褪了昔时的气派荣华。但每个知道汕头这座百年沧桑历史的人们,对这一处令人再熟悉不过的老地方,留存着美好的记忆。因为她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离合悲欢,汕头人无法忘记她。尤其是年事较长的汕头人,面对这小小亭台,都常常禁不住感慨低徊。
过去的繁荣——“最繁荣是1933至1937年遭日本飞机轰炸之前,因为有这家南生公司,很美。还有布铺,所有的绸缎铺都在安平路,从居平路来到小公园全部都是绸缎行,都是很大间的。那里中央酒楼夜间唱曲,播音。小公园人流来往,纳凉,夏天很热闹。”一位老市区居民这么回味着小公园的过去。
时光流逝,景物依旧。小公园周边马路仍然店户林立,这里仍然是老城区居民购物休闲的去处。夜幕降临时分,这条昔日繁华的商业大街仍显露出她独特的风貌,虽破败,但无可替代。1980年电影《红牡丹》(主题曲是蒋大为唱的那首《牡丹之歌》)特地选择这里作为外景地,权当旧香港市街,几可乱真。

南生贸易公司(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汕头新型大百货公司“四大天王”之一的南生公司,这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七层楼房,安装了汕头第一部电梯。该电梯是从香港拆移过来的“二手”客货两用梯,1930年直至1989年停止使用,足足使用了60年之久。1989年在原井道又安装了由佛山市商业机械厂生产的新的国产电梯,但电梯门框至今仍保留与骑楼风格一致的旧式花纹。——我小时候还搭过呢,不过因为太小,印象不够深刻,但是电梯门好像有一道是铁通花的。

孤独的身影。自从多年前说要维护,就把百货大楼周围的其他房子都铲平了,然后圈了起来。结果,百货大楼在杂草丛生中孤零零地衰败.
1860年,汕头开埠。这里曾被恩格斯称为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而西郊“小公园”旧城区曾经就是繁华商业区的中心。2004年,“小公园”成了旧城改造对象,而后,因拆迁资金断裂,使得改造刚刚开始就“夭折”。直至2009年再度酝酿重启改造,地价早已翻番,至今无进展,今已成困局之势。如今的小公园最多的建筑就是待拆“危房”,每年夏天台风季节过后,或多或少就有一些危房悄然泯灭,所以,再不留影,就什么都没有了。
旧公园右巷里的一栋小楼,几乎全塌了,封了水泥禁止靠近。但仅有的门面也能看出当年的大气。
旧公园前街沿街二、三楼。从前的房子只要是沿街的基本都有阳台和大窗户。
同益路上的楼房,大拱门,雕花,宽阳台,现在还住着人。
永平路上的危房,外墙已经非常斑驳,但玻璃窗上部的英文字母仍然依稀可见。
有五颗星的建筑就是永平酒楼。现在仅剩四周外墙,没了屋顶。1925年11月7日,汕头市各界在永平酒楼举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八周年大会,周恩来出席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说。
这木阳台就是永平酒楼的阳台。应该算是包房外的阳台吧。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老安平邮电局)。1897年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1911年,邮局脱离海关独立运作,并于1922年购地自建邮政局。目前这所邮局仍在营业,为集邮门市。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永平路1号,是一座三层欧陆建筑风格的大楼。这座大楼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
香园,外马路上,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共有一主座五辅座,现仅存主座。带着小院子,目前一楼是美术学习班,二楼是茶座,而且因为其五彩玻璃窗,有特色的结构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的采风地。
老妈宫又称天后宫,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之一。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
潮汕有名的老妈宫粽球就在老妈宫对面的巷子里。老妈宫粽球是广东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小食,节日食俗。以糯米为主料,外形为六角球状,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是一种口味独特的粽子。
飘香小食店,原来是徐厝祠,据说民国年间曾为岭东学校分校,解放后至公私合营前是汕头私立觉世小学分校。现在作为飘香小食点专门经营各种潮汕小吃,大部分品种都能在这里吃到,算是汕头老字号。店不大,靠近天花板的地方还保留着原来祠堂的镀金木雕。
汕头存心善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公元1899年)是一组三座并列相连的庙堂式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存心善堂遭严重破坏。1999年存心善堂新堂址筹划建设。存心学校就在现存心善堂旁边,是针对智障儿童设立的特殊公办学校。原来的存心善堂是解放前汕头五大善堂之一,现在的存心善堂也是汕头市慈善总会存心善堂福利会,延续着原存心善堂的宗旨。
大埔会馆,位于今汕头市民权路中段,是一座典型的潮式骑楼会馆。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
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现址建筑史上曾办过同文学堂、省立岭东商校。1926年2月周恩来曾在此地召开东江各属行政会议。该址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汕头大厦,建成于1933年,为一座中西合璧、三开间的八层钢筋水泥建筑楼,曾是汕头商埠最高的标志性建筑,被业界誉为“粤东地区餐饮业的历史象征”。目前,政府已经启动了汕头大厦的维修工程,汕头大厦将在将来焕发出当年景象。
1927年新加坡华侨胡文虎建造的胡文虎大楼是汕头开埠后第一座最高洋楼,和胡文豹大楼可以说是兄弟楼。在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虎标万金油包装盒背面图案正是汕头胡文虎大楼.
汕头现在的东区(新区)南北向的以山为名,如泰山路、华山路、天山路,东西向的以江河为名:如长江路、黄河路、珠江路,而汕头的老城区以前的路名则是凝结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如:安平、国平、居平,永平、永安、永泰、镇邦等等。
这户人家相当让人羡慕:大门里两栋三层的精美洋楼相对,门里有个小小的院子。门外的的路还足够并排停两辆汽车,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好的居住地方啊!而且,这户人家坐落在“五福里”,连门牌都那么给力!
为您倾心推介这66款人气最旺的潮汕小吃:
1.红桃粿
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潮汕人都称之为“粿”。比如萝卜糕,潮汕人叫它“菜头粿”,年糕叫“甜粿”,面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


潮汕的粿,统计起来有近两百种之多,数量之大,蔚为壮观。在粿族中,红桃粿无疑是最经典的一款!其几乎已成潮汕美食之代表性符号。

2.土豆粿
又称“共同粿”(土豆之潮汕音为“共同”,疑为海外舶来词之潮汕音译)
3.潮州粉粿
亦称潮州蒸粉粿
4.肖米
又称烧麦
5.粿肉
小编每次看到都流口水
6.潮汕春饼
又称潮州春卷
9.落汤钱
10.落蹄粿,因形似猪脚的横切面故又称“猪脚圈”
11.番薯饼,普普通通的番薯片到潮汕人手里竟成了超级美味
12.虾枣,蘸的是凤梨酱还是青梅汁忘了,总之美极了
13.潮式蒸包,好多种味道,有咸有甜有各种在中国其他地方吃不到的蒸香味儿。
14.水晶球,又称无米粿
15.糯米糍
16.麻薯,用普通米做的叫麻薯,用糯米做的叫糯米糍,口感上的差异
17.咸水粿
18.酥饺,在北方,这种性状的饺子是咸的、用来过热水后沥干蘸酱料吃的,而在潮汕地区,同样形状的饺子是甜的、用来油炸后当甜品吃
19.水饺
正宗的潮汕水饺形态多样,连饺皮都有很多种原材料,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虾皮饺,那口感真是太棒了
↓这就是虾皮饺,那味道和口感真是令人难以抗拒,盼潮州菜来我们北方多开开,别的来不了好歹来份虾皮饺
20.潮汕牛肉丸,似乎潮州牛肉丸是指一种带馅的包心贡丸,而汕头牛肉丸是我们常见的弹弹弹牛肉丸,哇,吃火锅时咬一口都会不小心喷到别人脸上,那口感真就是弹弹弹
21.普宁炸豆干,潮汕豆腐有很多种,其中最出名的是这种普宁酥皮豆干,蘸着蒜葱汁吃,内嫩外脆,香mama~
22.老婆饼,一款成名于近代广州的潮州美食,其背后有个故事,说是清朝末年,有位在广州莲香楼掌厨的潮州师傅回老家后向老婆展露厨艺,谁知老婆给他做的饼还更好吃,后来这款饼被潮州师傅改良并命名为老婆饼,其实老婆饼的原型便是潮式月饼(有豆沙馅、芋泥馅、冬茸馅等)中的冬茸饼。
23.隆江绿豆饼
潮汕豆沙饼是传统潮式月饼中的一个门类,豆沙饼主要有绿豆饼、红豆冰和乌豆饼三大类,其中以绿豆饼最为人们所熟知,在潮汕地区,绿豆饼因烹饪方式不同又分有几大样式,其中名气最大的属惠来县隆江镇的绿豆饼。
24.潮州鱼丸
在珠三角地区又称“潮州鱼旦”,潮汕鱼丸因鱼肉之不同分有数十种,其中名气最大的属汕头达濠的墨鱼丸
25.澄海卤水狮头鹅
卤水可谓潮州菜中的当家花旦,潮汕宴席无卤水不可谓正宗潮菜宴,潮州卤水中的上乘材料当属“鹅中之王”狮头鹅(原产自汕头市澄海区的特有鹅种),常上的点盘当属卤水拼盘。但最凸显卤水身价的当属卤水鹅肝,在美食界有一说法:“高档菜系里总少不了一款美味鹅肝菜”,因此,在世界各大菜系中,高档者自是少不了鹅肝美味的,在西方有法式煎鹅肝,在东方则当推潮汕卤水鹅肝。
26.洪阳粿汁
27.流沙肠粉
中国肠粉大体可分广式和潮式两大派系,广式肠粉较为清淡,多为肠粉加普通酱油烹制而成,有时也会加入鸡蛋等少量馅料加以炊制,较适合老年人食用;潮式肠粉则较为重口味,其一任潮州菜的特点,选料考究、制作精细,酱料必是店家亲调(故肠粉美味与否,店家的调料水平几乎决定了大半元素),皮必薄细,馅料有海鲜、牛肉、猪肉、鸡蛋、香菜、香菇、生菜、番茄等多样,可根据食客需要进行调制。当推普宁市流沙镇之肠粉口感最佳。
28.隆江猪脚
潮汕卤水的其中一个角落,产自惠来县隆江镇。
29.原味汤粉
30、潮汕粽子
潮汕粽子样式多种,其中当推老妈宫粽球最为出名,小编去过汕头市老妈宫斜对面那家粽球店后就已对世上其他粽子无感——太好吃了,留恋那海鲜那果料那甜甜的蘸酱……
31.潮汕豆腐花
正宗潮汕豆腐花的调料必是由黄砂糖来调味,著名的汕头广场豆腐花便是,过去走街串巷于潮汕农村的叫卖郎必备黄砂糖一桶。
32.潮阳咸糜
又称潮汕咸粥、泡粥,以带鱼粥、鱿鱼粥最是美味
33.潮汕砂锅粥
无论是由石斑鱼、膏蟹还是大虾烹制而成的砂锅粥都是超棒的
34.鸭母捻
名字很奇怪,味道很惊艳,首推潮州当地百年老字号胡荣泉,不过得白天早点去,小编自吃过一次后,往后去的几次都扑了个空。
35.潮阳擀面(干面)
最出名有爱西干面和塔脚干面
36.潮汕青菜猪杂汤
潮汕猪杂汤的味道超赞,并不是普普通通的猪杂滚水汤,其选用的青菜也非任意青菜,而是西洋菜、益母草、枸杞叶等“专菜”
37.潮汕杂咸粥
这其实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杂咸,种类奇多,常见的有秋刀鱼、麻叶、黑橄榄、卤蛋、小鱼、贝壳肉、卤水豆干等等;一部分是番薯糜,又称番薯粥、蕃茨糜,即地瓜粥,粥是潮汕人三餐尤其是早餐必备的食料。这或许是潮汕先民从北方等寒冷地区移民到热带沿海地区后抵抗炎暑的主要食材。
38.汕头甘草水果
没试过不知道有多美味,难以抗拒的诱惑
39.西胪莲藕汤
选料考究,口感粉香,当推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的莲藕为上佳选料,故称西胪莲藕汤
40.潮汕返沙金银烙
又称“返沙金银条”,其实是由红薯烙和香芋烙组成的甜品,返沙是潮州菜中的一种烹调方法,做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再把经过炸熟或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糖浆中,待其冷却凝固,糖浆便成一层白霜般包在原料的外层。因为潮州人把白糖称为沙糖,返沙是把沙糖融为糖浆,经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的糖粉,故返沙有“返回”恢复沙糖原状之意。
41.潮汕戈饭
“戈”是谐音词,潮汕地区著名的海鲜戈饭、土豆焖饭和香芋焖饭都属戈饭名下之美食
42.潮汕糖料
又称“潮汕物食”、“潮州茶配”
小编见过的最爱吃甜食的两个群体是潮汕人和江浙人,其中潮汕人对甜食的嗜好是相比江浙人有增无减,潮汕甜食最出名的当属糖料,过去潮汕人嫁女儿必备糖料,这是一种在潮汕地区叫“物食”的美味,80年代普通潮汕人嫁女儿订个美食都往往要耗资上万,想想当时的一万放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真是有够疯狂的,潮汕糖料旗下有可分为一百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有豆沙饼、南糖、酥糖、豆愩、束砂等。潮汕糖料因与工夫茶是一绝配,故又称“潮州茶配”。
43.汕头橄榄菜
44.高堂菜脯
原产自潮州市饶平县高堂村的菜脯口感最佳,配以虾仁制作而成的虾仁菜脯更是可口
45.里湖凉果
凉果因多由梅子制作而成,故在潮汕地区又称“梅料”,过去潮汕人过年必备梅料,潮汕梅料以普宁市里湖镇为主产地。
46.潮安腐乳饼
47.潮汕肉脯
分鱼脯、牛肉脯和猪肉脯,据说鱼脯很贵,小编到现在还没吃过,哦不,还没见过
48.普宁竹蔗茅根精
小时候长辈从南方带过一盒回来,很美味,不知现在还买不买得到,潮汕地区的甘蔗又称竹蔗,由竹蔗提炼而成的冲剂便是竹蔗茅根精,以普宁市产的竹蔗茅根最出名,除此之外当地还有蛇舌草晶,都是很神奇的冲剂,好吃又清凉。
49.长春酒
50.潮汕朥饼
系潮汕月饼的一个分类,历史悠久,是潮汕地区的经典饼种。
51.姜糖
52.糖葱薄饼
又称糖葱卷薄饼,好吃至极!
53.普宁芋头卷
54.潮汕月糕
又称云片糕、龙湖炖糕,形式多样
55.潮州油索
又称带葱麻花
56.猪油糖
57.地都咸菜
“潮州咸菜”,越吃越爱,以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的咸菜最是出名,口感酥,味咸香,配粥或潮猪肚、猪肉吃更佳
58.普宁面线
59.白果芋泥
60.汕头蚝烙
61.潮州糯米猪肠
62.潮汕清心丸
一般由潮汕冬至丸、东京丸(西米)等烹制而成
63.金瓜芋泥
64.草粿
65.潮汕猪肉丸
事实上,在潮汕地区,猪肉丸受欢迎程度并不亚于牛肉丸
66.潮汕猪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