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出名的9道名菜,浓油赤酱,醇厚鲜美,有机会一定吃个遍 上海人的早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盘点十大上海早餐
上海是一座光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各个领域都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美食也不例外。上海菜口感大多以浓油赤酱,保持原味,偏咸甜口为特色,常用红烧,生煸,炒等做法,所以很多外省人都吃不习惯上海的本帮菜。

其实上海菜偶尔吃,还是挺不错的。今天来跟大家分享9道上海比较出名的名菜,快来看看你都吃过吗?
腌笃鲜

春笋季鲜掉眉毛的上海名菜,这道菜可以称为春季必吃菜了,淡咸肉独有的咸香,搭配上鲜嫩的春笋,太满足了。懒人也可以学会的煲汤,春日限定菜吃起来,腌笃鲜”名字听起来就很复杂的样子,试过之后其实不难噢!春日在家快试试吧。
扣三丝

一般家庭吃不到的菜,“扣三丝”别看它平平无奇,实际上做起来特别费工夫,需要有很好的刀工才能做成。而且它寓意也是极好的,看整体像个小山,寓意大家来年“金银堆积如山”。
响油鳝丝
上海人对鳝丝的情怀,是每一个上海人几乎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民间有谚语:夏吃黄鳝赛人参,此话固然不假,但是这秋吃黄鳝,营养价值可是一点都不低于夏天的。秋分过后,秋意渐浓,此时,最适宜进食一些营养丰富的平补之物,这道菜不仅没有一点腥味,还有点香油,再撒一点我喜欢的黑胡椒就更好吃了。
葱油鸡
夏天没胃口,上海人就会来一盘葱油鸡,可真是太棒了,而且还简单易学,自己就可以做出来,十足蒸箱里蒸熟的鸡块,放了黄酒,浓香四溢,汤用来拌饭简直绝了。鸡肉不柴不老,口感有嚼劲,夏天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可以尝尝!
红烧肉
红烧肉仿佛是每个80后上海人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如果桌上有一盘红烧肉,我们就会开心得又蹦又跳。上海红烧肉和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它不加任何大料,香料,做出来的红烧肉肥而不腻,肥肉也是入口即化的,光用汤汁就能吃掉一碗饭。
八宝鸭
八宝鸭”是上海本帮特色的名菜,除了鸭子以外,还有腊肠、香菇、栗子、银杏、冬笋、熏干、胡萝卜、糯米。光用想的,就觉得好吃呢!八宝鸭的寓意是五谷丰登!可是年夜饭里称霸整桌的美食哦!而且这道菜的寓意非常好,特别适合过年吃!
四喜烤麸
上海有一道招牌菜,每当过年的时候,上海人年夜饭的餐桌上总也少不了,它就是“四喜烤麸”。这道菜也是一道带着期盼的吉祥菜。这道菜看上去干干的,其实烤麸里面吸收了满满的汤汁,用筷子夹上去沉甸甸的感觉,入口非常鲜甜。
草头圈子
中国人素来讲究不时不食,清明时节上海最当季的食材非草头莫属!草头圈子就是以草头为主的一道经典的本帮菜,可以说代表着上海春天的味道!碧绿的草头搭配上油脂丰盈的大肠,草头给大肠解腻,大肠凸显了草头的清香,两者真的是相得益彰!
红烧大排
这道菜是老上海的味道了,咸香微甜,浓油赤酱的大猪排,咬一口满是嚼劲和拉扯感,嫩滑入味,一口气能吃俩,不管是当浇头还是盖饭,口感都是一绝的!
上海发展很快,许多苍蝇馆子面临拆迁,这其中包含了不知多少上海人的回忆与青春,希望我们能永远留住这些传统的东西。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9道上海菜,有你喜欢的吗?你还吃过上海的哪些美食呢?包括对上海说的话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我和我的家人一直都热爱探索世界各地的美食,并分享给朋友们。
我们期待全新的地域风景,不同的人情世故,新奇的美味佳肴。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上海早餐
我和Bill去上海住了一段时间。住了不是短暂的三五天而是整整两个半月。
虽然有点奢侈,但这段难得又难忘的日子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它是我33年前离开上海以来,能再次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在在这儿。
每在一处地方,寻找和体验当地美食是我和Bill最主要的任务与兴趣所在。经过了两个多月,我们对现代上海美食有了全新的了解,也决定将其中几道菜做成自己的食谱。
作为一个对上海有感情的人,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什么精致的大餐,而是普通的上海早餐。

有时候,无论你如何努力地在家复制一道心爱的菜肴或点心,始终展现不出我们心目中的气氛和回忆。对我来说,上海的早餐摊就是这样的。
在热闹的街边紧挨着车水马龙紧张又有序,在弄堂转角满脸朝气学生们匆匆赶路,在社区门口跟着锻炼回来的大爷大妈有说有笑。
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场景,都会融入到小小的早餐中,成为你一整天或者很久很久的美好回忆。
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破晓时分就走在上海的街道上和弄堂里,寻找心目中那个早点摊,直到终于见到冒着热气的大饼,炸的金黄的油条,香浓的豆浆和鲜美的馄饨汤…

懂生活,爱生活的上海人,他们早餐都吃什么呢?食域家这就带你看看吧!
从最常见的“四大金刚”说起,再到网红小笼包和馄饨汤,还有鲜为人知但地道本地人常吃的辣酱汤。让我来细数这些地道的老上海传统早餐。

1. 大饼 ( 油酥芝麻大饼)
这种面饼是用特制炉子煎烤而成,吃起来酥酥脆脆充满了芝麻香气。长方形的是咸口的,圆形的是甜口的。
食域家也有自制上海大饼食谱,还未发布,想学的朋友请继续关注我们。
2. 油条
还有比油条更受欢迎的早餐吗?就算是油炸食品再怎么被定义为不健康,油条的受欢迎程度也没有减小,这种轻脆美妙的食物已经占领了大多数上海人的味蕾。
在家自制油条不是容易的事,还好我已经研究出了非常省心又好吃的油条做法,请看这里(还原小时候的味道,自制安心油条)。
3. 豆浆
有油条的地方一定会有豆浆。好吃的早餐摊一定是新鲜的手工豆浆,根据店主的制作方式浓度香味都各有不同,加不加糖你自己说了算。
一口油条,一口豆浆,油炸过的面团遇上温润的豆浆,构成了更为美妙的口感和味道。
4. 粢饭
我喜欢吃原味的粢饭包油条,但大多数人都喜欢加点什么:糖、肉松或者咸菜,口味会更重些。
如果你已经试过了大饼或油条配豆浆,也一定要试试粢饭配豆浆。
食域家未发布油条肉松粢饭食谱,请期待。
以上四样就是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刚,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么多年来融合了全国及全世界的饮食文化,早餐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但这四位“勇士”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对很多老上海来说(包括我自己),它们就是家乡味的象征,是最安心最踏实的味道。
除了这最基本的四样,地道的上海早餐还有很多选择。
幸运的是,离我们当时的住所不远处就是一条小吃街,早上开了各种各样的摊位。
5. 生煎包
就算你没来过上海,也一定听过上海生煎包的大名。这些金灿灿又鲜美多汁的小包子,充满着诱惑力和罪恶感,让你吃得停不下来。
在我准备狼吞虎咽时,Bill给我拍了这张照片,只是想告诉你们有多好吃。
自制方法我还在研究,期待我的成果吧。
6. 汤圆
上海人也喜欢早上吃一碗汤圆,有甜的也有咸的。吃惯了面食早点,偶尔来一碗香糯的汤圆,感觉也是极好的。
食域家的自制汤圆食谱,请看这里(幸福和美满都在里面| 黑芝麻汤圆)。
7. 煎饺和葱油饼
煎饺已经不需要介绍了,中国人各个都是吃饺子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饺子馅和吃法。但不管你是喜欢肉馅还是素馅,习惯水煮饺还是蒸饺,到了上海就一定要来试试这个码放在一大口平底锅中卖的煎饺。
说到上海的葱油饼,看看这照片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表层的葱已经被煎的有点焦黄,葱油渗进面饼里,愈发鲜香;里层的葱还鲜绿着,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味觉层层叠叠。
想在家试试?没问题,快看看食域家的极简版葱油饼,还有短视频哦。
8. 上海馄饨汤
论受欢迎程度,馄饨汤是仅次于豆浆的汤食早餐。一份葱油饼一碗馄饨汤,一天的元气就补满了。
上海的馄饨分大馄饨和小馄饨。浓浓的汤底,配上紫菜,蛋丝,虾皮和葱花。再加一点点米醋,那真是鲜得来!
同样,在家自制请参考食域家馄饨食谱。
9. 煎饼和鸡蛋灌饼
说起煎饼和鸡蛋灌饼,虽然大家一定会觉得是天津、北京的特色早点。但它们已经被引进到了上海很久了,并且做的也很不错。
我们见到的这两家恰好都是夫妻档。
煎饼摊上,穿着干净整洁的厨师服的丈夫在摊饼,妻子娴熟地配合着刷酱料。
鸡蛋灌饼摊上,带着口罩和手套的老板娘在码放刚做好的灌饼,并夹上生菜递给客人们。
如果你走在街头,看到这样的早餐店,不妨停下脚步买一份尝尝,跟你在北方吃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或许是多了一点精致的态度,也许是添了一分都市的气息。
10. 八宝辣酱面汤
有种说法是,上海女人喜欢小馄饨,上海男人偏爱辣酱面。
八宝辣酱是老上海地道的本帮味,也是上海面食中最受欢迎的浇头。它是典型的让最简单的食材发挥最大限度美味的做法。
Bill已经研制出了正宗的八宝辣酱食谱,食域家会分享给大家的。
上海的早餐摊非常普遍,随便问问就能找到几家好吃的,去上海一定不要错过它们。
酒店里的早餐虽然美味,但论正宗的上海味儿,一定比不上街边弄堂的小摊子旁,挤在熙攘的人群中买到的那一份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