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大寺庙排行榜 佛山香火最旺盛的寺庙 六祖寺,一个神奇的传说之地
佛山最灵验的寺庙在哪里?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那么,你知道佛山有哪些寺庙吗?本文盘点了佛山十大著名寺庙,快来看看在佛山拜佛去哪里最灵吧!

佛山十大著名寺庙
1、南海观音寺
南海观音寺建于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年历史,座北向南,风景极佳,实为灵山胜地。 观音寺是属于宫殿式寺宇,安有上御道与龙雕。观音寺的中轴线上有汉白玉九龙朝阳及莲花浮雕,名为御道(过去皇帝所行的道路称为御道)。
2、大佛山观音寺
大佛山观音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1940年,1998年7月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修建。该寺建筑按照岭南古寺院建筑风格修建,将成为杨梅皂幕山旅游风景区又一特色景观。占地1700平方米的大佛山观音寺大雄宝殿是目前亚洲佛教圣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
3、佛山仁寿寺
仁寿寺是佛山清代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现位于佛山禅城区祖庙路5号与佛山祖庙相隔仅数百米,是佛山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纵堂大和尚在观音堂铺佛山涌边创建。历经三百五十五年,期间顺治年间的国师——玉琳通琇禅师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主持募捐并重修山门。
4、佛教宝林寺
宝林寺观音堂背山临水,湖光捐翠,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三百一十平方米。布局紧凑,所见雅致精美,匠心独运。殿前庭园,点缀片片紫竹,连片成林,此外,四合回廊中有"二十四孝"、"观音三十二应身"石雕图,生动传神;殿内正中纯金观音(高1.68米,重37.3公斤),法相庄严,善财、龙女随侍左右,再两傍供奉"观音十八相"。
5、佛教奎福寺
奎福古寺位于顺德区均安镇星槎村福岸龟山嘴原均良公路南侧。始建于南宋乾道(公元1165—1173)年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沧桑,奎福古寺曾几度重修。清代乾隆十四(1749)曾重修, 立有碑记。
6、佛教慈航净院
“慈航净院”位于陈村镇白岗基,原址有“观音古庙”据建筑师云谓该庙结构属明代建筑物,占地不足100平方,惟四周战地数亩,树木葱茏,有亭翼然,供途人休憩歇足。后因无人管理,渐遭破坏倾颓。1990年有港澳同胞,及各方善信提议,认为“观音古庙”本属陈村镇古迹文物,破坏迨尽,殊为可惜,因倡议在原址兴建“慈航净院”经各方善信,踴跃捐输。
7、佛教金色庵
金色庵位于顺德大良街道三株松圣地。原名金色精舍,始建于明朝,先师太师炣从鼎湖山游历而来在此建舍,后曾多次改建。清代重修时,乾隆御赐《大雄宝殿》横额。解放后,释印聪师太主持寺务期间,曾多次修葺,并于 1996 年 7 月重建。扩大建筑面积, 1997 年落成。
8、佛教觉妙净院
觉妙净院始建于1852年(即咸丰二年)。原为李姓祖屋,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之民房。该院原名“胜乐庵”,到解放时听说已经历六任住持,由于60年代因残破而毁坏。后由于1986年至1990年间有港澳华侨及内地善信鼎力集资在原地重建。
9、佛教雨花寺
雨花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迄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该寺座落小沙浮岗的山麓上,那里原是许多庄地,是旧容奇名胜八景之一“流花古桥”的边缘地带。寺内占地五亩,辟有小园,地虽小而雅致,花木扶疏、清香袭人,游人至此,顿觉俗气全消,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10、佛教紫云阁
顺德紫云阁初建于唐开元年间,是顺德地区的两大佛教瑰宝之一,与顺德宝林寺齐名。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兴衰,自明、清两代后不断扩建,形成了儒、释、道三教于一寺的格局。地方民俗“观音开库”便是此寺的一大传统庙会,同时也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观音开库”圣地。

六祖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贞山风景旅游区内,原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寺的建筑面积为600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俏,景色宜人。与六祖惠能寺相邻的山间,还有“六祖惠能池”、“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惠能当年行迹有关的地名和山名。
寺庙介绍
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往参拜。逢年过节,寺门香客如鲫,香火甚为鼎盛。参拜者除本地信众外,珠江三角洲一带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参拜。
四会六祖寺坐落在贞山街道内,建筑群颇具气势。每年的水陆法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信众。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曾因避难藏身于四会龙甫镇营脚村扶卢山达15年之久,六祖姓卢,当地村民为纪念他,故以山为“扶卢”名,山上有“六祖池”,山下建有“六祖庵”,该庵为唐代所建,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改为六祖惠能寺,旧址至今犹存,现六祖惠能寺是1998年动工兴建的。
六祖寺驻有德高望重的方丈大师和众僧数十人,每天烛灯长明,香火鼎盛,瑞气蒸腾,禅贯乐耳。海内外慕名前来参拜者络绎不绝。
历史传说
六祖惠能为岭南佛法之始,为什么要在四会避难藏身呢?相传惠能投湖北黄梅东山寺(现五祖寺)五祖弘忍门下,因作谒得到了弘忍赏识后,弘忍便秘传禅法,付与法衣钵孟,成了禅宗六祖惠能,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因未能得到师傅亲付衣钵,很不服气,于是纠集一班门徒,欲害惠能,夺回衣钵,弘忍见有人想害惠能,便吩咐他从速南去,临行前对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指今怀集县,距四会140多公里,会指四会市)。惠能便带着衣钵匆匆南下,神秀派人跟踪,直到韶州(今韶关市),还有人追逐他。惠能回到广东后,想起师傅的嘱咐,为了避开敌人,隧往四会,当他走到龙头铺子林时,见那里山高林茂,地势偏僻,景色宜人,村民以耕种、打猎为生,他想猎人以杀生为业,又多在山林中出没,是避开敌人追踪的最好处所,于是便找到一个姓叶的猎户家住下来,当时惠能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惠能经过多年的避难藏身经历,亲自接近下层乡民,对他后来的宗教哲学影响是很大的,如他主张“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意思是不用背诵佛经,不要累世修行,只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六祖惠能还认为“下下人有上上智”。其佛教理论都是有中国自己宗教哲学的独特见解。
据传,在四会一直流传着六祖慧能点化阮公圣佛阮子郁,阮子郁又点化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的故事。四会还有唐朝所建的祭祀梁公圣佛和阮公圣佛的宝林古寺和宝胜古寺。
建筑布局
新六祖寺于1997年3月奠基重修,历时四载而成,寺院占地6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六祖大道、牌坊、风雨亭、放生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藏经阁、钟楼、鼓楼、功德堂、永思堂、观音堂、罗汉堂。各殿堂供奉诸佛菩萨金身。六祖金身塑像慈祥可亲可敬,端坐殿内,庇佑人间风调雨顺,国秦民安、人寿年丰。此外,还建有斋堂、配殿、客舍、方丈室、僧人宿舍以及广场、停车场等。全部建筑采用白墙绿瓦红柱传统古典寺院设计,蔚为壮观。据说,这是各地众多六祖惠能寺院中规模最大、最为堂皇壮丽肃穆、唯一被命名为“六祖寺”的古刹寺院群体。
住持介绍
大愿法师为我国年轻一代佛教界高僧,原籍湖南,1971年出生。1988年就读于湖南财经学院;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南台寺宝昙大和尚(宝昙法师)得戒、宝林寺圣一大和尚(圣一法师)得法;1991年进入福建佛学院学习,期间亲近当代高僧清定上师。毕业后诸方参学讲法,曾任南华寺佛学院教务长,受到南韩禅宗大德崇山长老极力赞叹并授予法卷。后长期闭关修行并得其上师真传,获不思议境界。1995年应各界人士恳请和众位德高望重之高僧的一致推举,升座荣任岐山仁瑞寺方丈,振兴仁瑞道场。位于衡南县岐山的仁瑞寺初建于隋唐,为晚清高僧寄禅和尚(人称八指头陀、中国佛协第一任会长、亦为太虚大师之师)出家修行之地;1997年又应衡阳市佛教界之请重建香林庵并任衡阳市佛协副会长;1998年大愿法师又不辞辛苦恢复重建南岳五大古刹之一方广寺,将该座南岳最幽静的古寺建成供四众弟子静修和闭关的殊胜道场。同年,当选为衡阳市政协委员,并重建了衡阳奇峰寺、常宁湘山寺;1999年应湖南怀化佛教界之请住持大兴禅寺,并任怀化佛教协会会长,至力振兴湘西佛教,大兴禅寺位于洪江市,始建于北宋元佑年,现为湖南省重点寺院;同年年底,在广东佛教界强烈要求下,于百忙中法驾粤地,得当地佛教界及政界人士支持,驻锡重建广东四会六祖禅寺,并任广东佛协理事。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