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家灯火”,一个“黑灯瞎火”,厦门金门的发展差距有多大? 金门县距大陆只有2.3千米,现在什么状况?内地姑娘不少嫁金门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昨天海峡导报脸书发布的一段闽南语视频,引发两岸网友的热议。视频中的一位金门民众在与厦门隔海相望的海边抱怨,“厦门是繁华都市,再看看金门,没有灯光,什么都没有”。另一位民众也在一旁说,““怎会差这么多?”
❖ 厦门会展一带与金门隔海相望

金门县议员陈沧江受访时曾直言,“说厦门领先金门30年也不为过”。这个说法或许有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经过近三四十年来的发展,金门跟厦门的差距已越来越大。
厦门岛、金门岛像一对亲兄弟,名字相似,面积也差不多。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前,“两门”都是战地,开发程度都较低。
改革开放前,厦门湖里还是成片的农村
在两岸对峙年代,厦门不敢大规模进行建设,城区面积很小,且偏于岛内西南一隅,岛内东部大面积都是农田,部分区域因为是前线,普通人不能随便进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金门街道照片
相比,金门要更繁华一些,当地人口虽然只有5万,但10万驻军带动了金门经济的腾飞,节假时阿兵哥都出来到街上消费,当时在金城一带,各种各样的店铺鳞次栉比,一派荣景。
1984年的厦门
2016年的厦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厦门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厦门,金门几乎还是当初的那个金门。前不久,媒体披露GOOGLE卫星图,来对比厦金30多年来的城市变迁,结果既惊叹又唏嘘!
大陆改革开放后,厦门被列为经济特区,此后便迈入大发展的黄金期。在1984年,厦门岛通往外界的通道,还只有高集海堤;而在2012年的卫星图上,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下图)、杏林大桥已是清晰可见。
到了2016年,岛内东部五缘湾片区、湖边水库片区、枋湖片区成为开发热点,昔日的农田、村落被一栋栋高楼所取代。岛外新城建设更是四面开花,工厂、居民纷纷往岛外迁移,大厦门的格局越来越清晰。截至去年底,厦门市的总人口已突破400万。
1984年的金门
2016年的金门
纵观30多年来的金门,从卫星图上看,除了在西南角水头一带筑堤建码头,在南部建民用机场外,几乎看不到太大的变化。连接大小金门的“金烈大桥”(金门大桥)已动工7年,目前仍未完工,最新的消息是,大桥将在2021年竣工通车。
❖ 金门看不到高楼大厦
再从人口上看,目前金门户籍人口为13万,但常住的不到8万,岛上驻军已锐减至3000人,过去假日金门街头阿兵哥人头攒动的景象不再。
在卫星图上,拿金门和厦门相比,可以充分体验“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而在现实中,望着对岸厦门的夜景,不少金门民众抱怨“金门是黑灯瞎火,而人家却是万家灯火”。
导报脸书上的这则视频贴文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在各平台的回帖多达400条。有岛内网友指控这是“统战”或是“对台心理战”,对此金门网友蔡秀雄回应称,“根本不用统战,金门人常去厦门,厦门好不好心知肚明,假日去码头,就看到一群一群金门人结伴去厦门!”
网友Simon Liu 则表示,“民众真的不在乎谁执政,而在乎谁能带给民众实际的利益,厦门和金门的对比就是非常典型的执政发展教科书!”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金门人不必妄自菲薄,金门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不必做另一个厦门,也迎大陆民众前来体验宁静的田园生活。”
❖ 厦金两地的人员往来很频繁
小编点评
厦金自古一家,如今“两门”已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厦门有金门没有的繁华与现代化的市政建设,但金门却保留了厦门失去的原生态生活。厦金各有特色,不必非得争个高下。两地民众安居乐业、和平相处、共享发展红利,才是最重要的!
文字/薛洋
微信编辑/薛洋
图片来自网络
海峡导报两岸交流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
金门县面积151.6平方公里,相当于崇明岛的八分之一,人口也只有13万,提起来金门可能您的印象里只有金门高粱酒这个概念吧,1915年金门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隶属福建省泉州市,实际由台湾当局管辖 ,是台湾地区所谓“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所在地,辖区由金门岛、小金门岛(烈屿)、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北碇岛等12个岛屿组成。

厦门-金门附近 腾讯地图截图
金门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海域泉州围头湾与厦门湾内,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外,西与厦门岛遥望,东隔台湾海峡与台中市相望,北与泉州市晋江市相望。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18海里,距离中国大陆领土角屿仅1.8公里,离台湾岛有210公里。

金门标志性建筑莒光楼
2004年2月启动金门—厦门航海线,开始“小三通”。2004年,金门县财政总收入1812637万元新台币;人均所得308202元新台币;人均生产总值329656元新台币。

金门高粱酒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福建沿海,并攻克金门县的大嶝乡所属的大嶝岛、小嶝岛及附近岛屿,改设大嶝区,委托由南安县(今南安市)代管 ,任命陈亦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门县第一任县长。金门县其余主体部分则仍由台湾当局控制并持续至今。自此金门县一度出现了两个县长并存的局面。到195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成立金门县人民政府,但事实上是个空架子,由于时任县长梁新民兼任南安县副县长,故办公地点就设在南安县人民政府大院内。实际仅有效管辖中国大陆所控制的金门县大嶝区(原大嶝乡),包括大嶝岛、小嶝岛及附近岛屿。自此一度出现了国共双方两个”金门县政府“对峙并存的局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门县县长梁新民,终其一生也未踏入过金门本岛。
遗留墙字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声援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与台湾当局在金门爆发“八二三炮战”。后中国大陆放弃封锁,宣布改采“单打双不打”的方针,逐渐减少攻势。直到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国大陆发表《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战才正式划上句号。1958年底,中国大陆将大嶝区改为大嶝人民公社。
台湾海峡附近地图
1992年11月07日,随着两岸关系趋向和缓,加上台湾各界力促金马地区解除戒严,台当局“国防部”宣布金门县解除戒严,正式结束长达43年之久的戒严与实施36年的战地政务实验。
金门街景
2015年01月01日起,大陆游客到金门进行观光旅游正式开放“落地签”。只要是开放了赴台个人游城市的大陆居民都可以通过“小三通”的方式,赴金门旅游,入境后申请“临时停留许可”,即所谓“落地签证”,每人次新台币600元(约合人民币120元),“落地签”入境停留时间为15日。
几十年来大陆和金门通婚的情况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嫁到金门的女性
金门大学
居多,由大陆嫁到金门的女性一直没有减少过,他们有沿海的,内地的,东北的,文化的一致性让两岸始终割舍不断情感上的联系,相信不久的一天,金门会重新成为内地人民自由出入的地区,台湾不可能一直割据!
内地嫁到大陆的新娘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