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老重庆的缩影 游十八梯后的感想
重庆渝中半岛的一条街,象征着真正的山城老重庆。尽管如今十八梯也逃不过城市建设的脚步,还未知其命运,但依然无法将其忽略,因为若想要领略真山城、老重庆,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书。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这条老街道全部由石阶铺成,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十八梯两边居住着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

站在平台上看底下的十八梯,和远处的高楼相比,这里确实有点像平民窟,然而这里却也是老重庆最好的教科书。

十八梯的两边原本住着普通百姓,如今因为拆迁人越来越少,这条路便安安静静地隐藏在闹市里。

掏耳朵的、修脚的、做木工的、做裁缝的、卖烧饼的、卖针线、打麻将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不加掩饰地呈现在眼前。十八梯是老重庆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若还有机会,就来看看吧。虽未参与过它的曾经,也不知未来如何,却带不走心底最真的记忆。
这里的房屋大多有些破旧,窗户也还是最老式的样子,年轻人已经没有多少了,剩下的都是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他们舍不得离开这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他们留念。
这是已经停止开放的工厂,这里以前的夏天是最好纳凉的地方。印象中小时候的夏天,最喜欢和外婆一起晚饭后搬着小板凳带着大蒲扇下楼乘凉和邻居聊天。这里曾经的夏天也时常这样热闹,只是很可惜现在人都走了,门也关了,再也回不去了。
绿树成荫的夏季,就算这里再老旧,再没有多少人,我也依然觉得这里比那些钢筋水泥的地方有味道,或者说,有人情味。
十八梯的来历,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
这个名字的来历都这么有意思,所以在它彻底被拆,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前,我一定要来一次这里,见证它的模样。
街边有一些买盆盆罐罐的,因为要拆迁,带不走的又舍不得扔掉,干脆卖个有缘人吧,说不定还能带回去多用个几十年,不然就只能回到废旧品收购站,然后尘归尘,土归土了。
十八梯,这里,真的冷清了。
以旅游仿古街的新扮相,开街迎客的十八梯民俗风情街,举步抬腿于其坡坡坎坎,感受到处都是浓浓的商业味道。
印象中的旧时十八梯,如一朴实无华,不施胭脂的市井街巷姑娘。隐退数年之后,经过一番商业包装,再次登场时,已令左右街坊邻居刮目相看,服装已经超然的前卫了,还要搭上几片洋人的彩头,脸上的脂粉厚过墙上民国时期招贴画,扭姿作态,自失天然,全然找不回朴实姑娘的半点暖心印象。

“脸上的脂粉厚过墙上民国时期招贴画”......
那些曾经飘渺于街巷中,朴实鲜活的市井烟火气息,让人有种无处寻觅的失望感觉。
如果只为满足口腹之欲,这块美食天地肯定可以让你肠胃超负荷运行。什么东西都有,从小孩喜欢的零食,到中餐西餐,火锅串串,中式茶楼到星巴克咖啡,东南西北,无一漏缺。

“火锅串串,中式茶楼到星巴克咖啡,”......
但是,如果除了美食以外,你还想翻阅一下十八梯曾经经历的续集新篇,打听十八梯的古闻旧趣,转悠在坎上坎下的街巷,就会感觉缺少点什么。
十八梯躲过被建成高层住宅楼的命运,作为城市规划来说,肯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保卫战。

“悬岩处几根木柱支撑起吊脚楼台,”......
但十八梯的重建还是被商业利益所劫持,新的十八梯仿古街区,几乎所有的铺面都在为钱财利润鸣锣开道,坡坡坎坎都成了拦截游客钱包的阻击点。
十八梯曾经拥有的街市风情,在吵吵嚷嚷的促销拉客叫卖声中,在几个假铜人的装模作样中,再也找不到它曾经穿梭于小巷中的身影,找不回它曾经散发在空气中的市井风情,以及旧时民居的寻常生活气息。
“根须牢牢抓在岩石上的黄葛树,”......
它曾经拥有的文化脉象在一味地退守,甚至隐藏于无形之中。如果想在新十八梯里梳理出过往的市井风貌,寻觅它过去的街巷闲话和文化经脉的点滴,肯定只会失望而归。
悬岩处几根木柱支撑起吊脚楼台,根须牢牢抓在岩石上的黄葛树,它们都在用肢体语言,向游客宣扬坚韧和不屈,展现出的正是永不言败的重庆精神。
“感觉里面的商业气氛太过浓烈,”......
早前,重庆城在开埠之初,最活跃的地方是朝天门,江北嘴和弹子石三地,被称为当时的金三角地区,便捷和低廉的水运码头将这三地组合在一起,主导演义着重庆城的早期繁荣。
而下半城正是依赖靠近江边的优势,是老重庆最先发展起来的街区,如以银行钱庄等金融界入驻的白象街,朝天门的客货码头等,十八梯也是当时工商繁荣,民居聚集的地方,早期下半城发展优于上半城。
“举步抬腿于其坡坡坎坎,”......
随着汽车的增加和公路建设的提速,上半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而处于下半城的十八梯,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次十八梯的改造重建,当然是给了它一次重生的机会,只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感觉里面的商业气氛太过浓烈,而作为十八梯之魂的历史文脉,却淡化褪色得无处寻迹。
“几乎所有的铺面都在为钱财利润鸣锣开道,”......
十八梯还有一些街巷在建设中,十八梯的经营方向和主题定位,应该能在尝试中改进完善。
相信经过管理方的自检过程,游客的反馈渠道,这个处于优势地理位置的民俗风情街区,一定会补齐短板,发挥出自己传统文化特色,上位成为老重庆市井文化的鲜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