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十大必看景点,昭君墓、伊斯兰风情街……不去一定后悔 舌尖上的美味:呼和浩特必吃的十大特色美食
大昭寺:曾为顺治皇帝的圣殿
曾经作为皇帝的住所——大昭寺在清朝被誉为“皇帝庙”,因为清顺治访问北京时曾在这里迎接第五世达赖喇嘛,后者授予皇帝“金牌”。此外,为了表示对顺治帝的尊重,这里废除了活佛转世的规定,使其成为不举行活佛仪式的罕有蒙古庙宇之一。寺庙的正殿也覆盖有黄色琉璃瓦。大昭寺必看的文物有银佛,龙雕和壁画。

内蒙古博物馆:光荣的民族宝藏
3楼的展览展示了草原民族的浓烈气氛,是整个内蒙古博物馆的亮点。这片土地先前曾被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和蒙古等草原民族居住。这些团体已经遗留下了数千年的许多历史文物。专家说过,古生物学展厅中的标本中有70%是真实的恐龙化石。在内蒙古发现了一层和二层展厅中展示的化石,其中大部分来自白垩纪。您甚至可以看到大型恐龙蛋化石。

伊斯兰风情街:标志性的宣礼塔
伊斯兰风俗街区两侧的建筑物都展现出强烈的伊斯兰氛围,该地区可谓是伊斯兰风格的集中。尖锐的拱形门窗,简单的绿色或黄色球形寺庙屋顶和塔状柱子。来这里品尝各种伊斯兰烹饪美食,以及各种当地回族人制作的食品和饮料。
五塔寺:世界上唯一的蒙古宇宙学地图

雾塔寺的主要亮点包括启蒙五塔佛塔和唯一的蒙古石雕宇宙图等特色。整个寺庙建于乾隆年间,以其五个启蒙文物塔而闻名。这座特殊的启蒙文物宝塔起源于印度,是我国极少数此类宝塔之一。里面有一个展览,这是了解呼和浩特神庙的最佳场所。
昭君博物馆:王昭君的传奇人生
#四大美人之一的传奇历史#博物馆描绘了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生平。该博物馆围绕着拥有2000年历史的昭君墓。在昭君墓顶上,您可以欣赏到阴山的连续景色和呼和浩特的全景。
i远古城Ya门办事处:八面旗官兵官邸
这是清代of远将军的住所。为了巩固西北边防,清朝期间在呼和浩特旧城的东北部建起了一座新城,以容纳满洲八旗的官兵。将军在Su远老城Ya门办事处中排名最高。院子里有3个礼堂,前面是大会堂,两侧是东西大厅。人民大会堂是公共大厅,后院的大厅是将军自己的私人大厅。
西里土庙:呼和浩特最大的庙宇
在当地人中被称为“小昭寺”的小昭寺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在蒙古语中,“西立图”的意思是“酋长”或某种“宝座”。清朝的康熙皇帝赐予该庙宇,尽管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雨蒙雨,但该庙宇仍保持完好无损旅行团通常只到大昭寺,但大部分藏传佛教的信徒都来这里,在参观西里图寺时,常常会听到僧侣的声音和圣歌。
大清真寺:中国独特的清真寺
是呼和浩特最早,最大的清真寺,因此被称为大穆斯林清真寺。寺庙的整体设计主要基于传统中国文化,结合了回族砖雕和伊斯兰艺术。在寺庙后院西南角的角落里耸立着六面,四层的棱柱形棱柱形建筑,这是寺庙的独特特征之一,有六堵墙和六扇窗户。该建筑的顶部有一个六角形的尖顶,其内部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城市景观。
清公主府:首都首府
这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朝公主之家。该建筑是根据皇家法规建造的。这次访问揭示了清朝如何处理满蒙关系的历史。秦国连续595次击败蒙古人和满族,以维持边疆的稳定。这是顺治府中的第四任妻子Zhi经义的官邸。她是多尔the的曾孙女,也是康熙的第六任妻子硕格格的孙女。
走进老街:明清古街
上山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昭寺旁边。这是一条以明清建筑风格建造的古老街道。它建于明朝,在字体大门的西端可以看到一个装饰过的拱门,即所谓的青山老街的入口。老街上的商店大多出售手工艺品,木雕,用牛角制成的梳子和蒙古传统服饰。也有一些商店出售牛肉干,马奶酒和发酵酸奶等特色产品。
1、手把羊肉

内蒙古的羊肉是出了名的鲜美。其中,呼和浩特的招牌,手把羊肉历史悠久,以手抓食用而得名,是招待客人的必备之菜。将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清水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刀剔肉,蘸着佐料并食。口感鲜美,极富营养。
2、羊杂碎

羊杂碎又名羊下水,是内蒙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呼和浩特的羊杂碎制作严谨,将羊杂碎洗净,下锅煮好,连汤带水一起品尝,味道鲜美清淡。富有营养的羊杂碎冬天吃开脾暖胃,夏天吃痛快淋漓。
3、血肠

呼和浩特的血肠是牧民宰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放入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后,加入食盐和葱花等调料搅均,从肠口灌入后,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熟。趁热切开食用,血肠香味弥漫,口感正好。
4、奶茶
奶茶是蒙古族传统热饮,也是蒙古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的作用。在煮好的清茶中,加入鲜奶和盐熬制成。饮用时,讲究搭配的草原人民,通常会将黄油、奶皮子或炒米添加进去共同熬煮。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每一种都和单独品尝时都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5、莜面
莜面是呼和浩特各族群众几乎都会做的美食。据说有一百多种料理方式,可加工成窝窝、拿糕、拨面,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炒面等。凉吃配上各种佐料凉拌而成,味道清爽。热吃种类繁多,或熬煮成汤浇上吃,或就着各种炒菜吃,风味各有千秋。
6、焖面
焖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主要食材为面条和豆角,其他配料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呼和浩特的焖面略微比其他地方的面条要粗一些。精髓在“焖”上,多是用铁锅焖,焖出来的面不仅口味咸香、软糯,而且具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的作用。
7、稍美
明末清初之时,在茶馆中售卖的面点,又称“烧美”、“烧麦”,是呼和浩特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小吃。 稍美制作工艺独特,精而薄的皮子包裹肥瘦适中的羊肉馅。蒸熟之后,外形晶莹透明,捏好的褶子如同盛开的花朵,闻起来浓香四溢。
8、蒙古族酸奶
蒙古族酸奶香气浓郁,外观如嫩豆腐,口感细腻爽滑,是当地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一般有生酵酸奶和熟酵酸奶两种。通常是自做自饮,制作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绿色健康。生酵酸奶是将鲜牛奶置于罐中,任其自然发酵凝结而成。熟酵酸奶是将生鲜奶放入锅中烧开后,放通风处发酵制成。
9、酸奶饼
当地居民钟情的早餐之一。用原汁原味的酸奶和面,不含一滴水。煎好的饼块色泽金黄,均匀切开后,一股奶香冲入鼻腔。拿起来一块,横截面露出小孔,代表着酸奶饼会有松软的口感。顺着奶香味咬下去,微甜清香的味道便在舌尖上开了花。
10、奶豆腐
奶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是蒙古族中常见的奶食品。一般是用牛奶、羊奶、马奶经发酵制成。吃起来乳香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还可做成拔丝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