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人生的四个阶段 曹雪芹写《红楼梦》居住的“黄叶村”究竟在京西何处?

最近脑中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曹雪芹是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为何后半生穷困潦倒(极有可能做过乞丐!)

我整理了一下史料,曹公的人生按贫富等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众所周知的大富大贵阶段,即江宁织造府的公子少爷!像贾宝玉!(大约十九年左右)

第二阶段:当地富族,有房舍十七间半,本银七千两的当铺及商铺,另外应还有不少金银珠宝之物和财产,像甄士隐!(大约十七年)

此后由富转贫,估计在此时做了乞丐,后来被逼转为

第三阶段:中下层知识分子,即先后为教师(右翼宗学)和编辑(整理文书的职业),清贫生涯,日子尚过得去,结识了敦诚敦敏及张宜泉,与文人画家诗酒唱和。

第四阶段:赤贫阶段,没有工作,食粥赊酒,贫病而死。

我们可以看出,曹公虽然前半辈子还没有积累到才华,但是透支了幸福,后半辈子虽有才华,但欠了人生幸福债。

京西有个“黄叶村”,据传是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的地方。但“黄叶村”在哪儿?历来说法不一。

曹雪芹写《红楼梦》居住的“黄叶村”究竟在京西何处?

有的说“黄叶村”在今天的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一带,也就是香山正白旗。其一,正白旗村位于古刹卧佛寺东南,其东边是著名的风景区“金山三环”的西麓。村子周围过去是满山树木,且种类繁多,一到秋天,满山黄叶,分外绚丽,明代便有“金山脚下黄叶村”之说。其二,源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诗《寄怀曹雪芹》有“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和敦敏的诗《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有“秋色招人上古墩,西风瑟瑟敞平原。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罄一声黄叶村。”特别是1971年4月在此的旗下老屋里发现“题壁诗”以后,被一些人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著书的“黄叶村”,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由此“黄叶村”被“定位”在这里,于是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怀古”唱和。但多位红学家肯定其所在应在西郊,而对传说中的健锐营原址,也即现在的“曹雪芹故居”,颇有疑问。

曹雪芹写《红楼梦》居住的“黄叶村”究竟在京西何处?

有人说“黄叶村”是香山脚下卧佛寺西面的北沟村,因为与曹雪芹同时代的郑板桥在《游香山卧佛寺访青崖和尚》中有:“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的诗句。诗人笔下的卧佛寺又有黄叶寺的别称。北沟村紧邻卧佛寺,故被称为“黄叶村”。因为早年间村落附近多是枫树、柿树、椿树、黄栌等林木,一到秋天,树叶多由绿变黄,待秋风四起,皆是黄叶飘落,形成了秋色宜人的景观。

还有学者考证,认为黄叶村是与樱桃沟一山之隔的白家疃。曹雪芹全家从城里迁到西郊后,先住在正白旗东面的四王府和卧佛寺西面的北沟村,后来迁移到镶黄旗的北上坡,最后定居在白家疃,住的是斜向西南的四间茅屋,真正过起著书“黄叶村”的生活。清代时白家疃还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落,山上林木繁茂,每至金秋,将小小的村落掩映在金黄色的秋叶之中,俗称“黄叶村”。

此外,西山脚下的南辛庄、西下庄、福田寺村、峂峪等村落,也曾被人认为是“黄叶村”所在,但更多的人认为“黄叶村”泛指西山秋色之美好,并非是某个具体村落的名字。

“黄叶村”三个字最早出自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文《书李世南所画秋景》:“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这原本是宋代画家李世南画中的江南秋景,经苏轼的笔描绘出一番动态的秋意之美:岸边秋水退落后的河床痕迹,裸露的树根,岸边飘着的黄叶构成秋天绚丽的景致。此后“黄叶村”被泛指秋日里黄叶构成的美好景致。

尽管“黄叶村”在京西何处,至今无以定论,但“黄叶”二字所呈现的景致,却是秋天里最美的景色。黄叶美在它的色彩,橘黄、金黄、明黄,给人以美的意境和温馨的视觉。

来源 史志北京 | 作者 户力平


编辑:张鹏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