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5 土司联姻

仡佬族喜庆礼仪场景

播州杨氏第十世杨惟聪执政时期,《杨氏家传》中有一段关于“高州迎妇”的记载。现在普遍认为,这就是当时思州田氏、播州杨氏两大土司家族联姻的开端。

古代贵州近两千年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当地土司在统治。而大小众多土司中,又有“贵州四大土司”,也就是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

另有民谚“思播田杨,两广岑黄”,说的是田杨两家在宋代边疆土司中的特殊显赫地位。

贵州历史“先有思州,后有贵州”,思州核心区,是黔东南的岑巩。至于思州田氏的来历,存在多种说法,明代嘉靖《贵州通志》称,田氏起源于唐代从中原穿过巴峡进入川黔的商人田克昌;《思南府志》则称,田氏始祖为隋代入黔的黔中太守田宗显。

《舆地纪胜・思州》的记载,却是“徽宗即位八年,西南夷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思州。”,认为思州田氏始祖,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更早的官修史书上也能找到佐证:南北朝时期,田氏土著就已经在乌江下游和武陵山一带活动了,他们“每抄掠江中,为百姓患”。

思州(岑巩)古城

在播州杨氏周边土司部族中,前文讲过,水西安氏是世代宿敌。但是到宋以后,杨氏实际上和安氏也有联姻。实际上,四大土司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一方面是明里暗里互相争斗不休,甚至刀兵相见。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共同面对外来势力的可能入侵,以及中原王朝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因此通过联姻方式,建立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

写于明朝初年,记载杨氏家事最详的《杨氏家传》,对这场婚礼的详情也没有更多细节记载,所以我们只能从其他史料中去推想婚礼场景。加上播州杨氏土司历来非常仰慕中原汉族文明,尤其是到北宋杨惟聪时期,播州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因此,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猜测,为了彰显杨氏尊贵身份,也为了表示对田氏女儿的尊重,这很可能是一场融合了中原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隆重、盛大婚礼。

在当时相当于“封土之王”的土司,其婚礼大体和宋代王爷、高官的婚礼规格类似,须遵从“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是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是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也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是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田、杨两个家族的政治联姻,一直从南宋时期不间断地延续到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田氏因为内斗被明廷派兵攻灭为止。在这几百年间,杨氏子孙必娶田氏女为妻;反过来,田氏子孙也必娶杨氏女为妻,世代相袭成俗。

而田、杨两家以婚姻为纽带结成的政治同盟,也意味着西南各部族间互相联合又相互制约的格局得到重新确立。对杨氏来说,则是为为南宋之后的迅速开疆拓土,扫除了后顾之忧。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