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宕是越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它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是绍兴最美的一道风景。“宕”是越地方言,即是采石场,采石是越地的传统产业,所采的石料用于建房、铺路、修桥等等。

东湖石宕是越地石宕的典范,它不仅仅是古人劳动创造下的奇迹,更是历史文化的遗存。

东湖,原是一座青石山,与越中诸峰同属于会稽山山脉, 自汉代起,采石工相继至此凿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最辉煌时,宕口向上望去,悬锤欲倾的崖壁仿佛耸立在云中,石头越采越深,在山的深处一个个的宕坑深不见底气势恢宏,并联绵延就像一块巨大而又厚重的屏障守护着越州的百姓。随着时间的流转,时代变迁,石宕慢慢开始荒废,被人遗忘在了绍兴的东郊。

直至清代末年,绍兴乡绅陶浚宣斥资近万两,在其精心构建下,一座废弃的采石场蜕变成江南著名园林。筑堤划湖如弯月,横二桥其上,船行三洞中,缀四桥以憩,一个沉默了千年的石料场,忽然被发现、被催醒、被创造,犹如一位名姝回眸,向人们展现出另一面艳惊四座的美丽。

1962年郭沫若先生秋游东湖时,对陶公洞有感而发,以四言诗咏叹:“箬簣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他生动地概括了东湖的前世今生,坐船行洞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面对于自然的伟大和渺小。

现在我们可以乘坐绍兴水乡最具特色的乌篷船,缓缓如桃源秘境般进入石宕遗址,地平面以上曾经的崖壁依然巍然挺立,而地下的宕坑盛着通澈的湖水,伴我们一路阅尽千年。如入了一个巨大的水石盆景中,化长堤一痕、湖心岛一点,乌篷船一芥、舟中人两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