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徒步爱好者在小练岛徒步

  平潭境内有名称的大小岛屿多达126个,岩礁702个,有“千礁百岛”的美誉。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犹如珠生于海,串珠成链。

  这个夏天,不妨来平潭感受蓝天、碧海、银沙、绿岛,体验一番周边原生态小岛的自然风光。

  小练徒步风光迷人

  准备好双肩背包、户外运动衣裤、徒步鞋、登山杖、头盔等,5月1日上午8点30分,40多位装备齐全且有一定户外经验的徒步爱好者们踏上了前往小练岛的轮渡。

  天公作美,风和日丽。约8公里路程,无人掉队,走走停停间,赏尽了沿途风景。小练岛山地形貌突出,给徒步增加了难度,路线中时常需要手脚并用,攀爬岩石,每当这时大家都不吝帮助,回头拉上队友一把。

  “徒步不仅为了锻炼身体,亲近大自然,还是结交好友的一种方式。因为参加徒步的,都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徒步爱好者李女士说。

  途经一片“塞上草原”时,遇到了不少来此旅游的背包客。“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小练岛,感觉风景很美,就毫不犹豫乘着五一假期来了。”福州游客陈榕告诉记者,他们一行人还准备在此野餐,小练风景比她想象得还要秀丽,不虚此行。

  这片草原位于小练岛正北的羊树尾山,登上山顶向下望去,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涛拍打在黑色的礁石上,溅起阵阵浪花。一阵海风吹来,清爽而又略带咸湿。而这片茫茫草原正像是一大块地毯从上倾泻而下。在此小憩,树木,花草,岩石,延绵不绝生命之美得以绽放。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想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作为此次小练岛徒步游的发起人和领队,陈坚对于户外旅行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在他看来,徒步是与驱车观览截然不同的旅行方式,靠自己一步一步地丈量,切身实地感受世间浮华与山川景色。户外旅行因其环保健康并带有深度体验自然风光的魅力,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东甲露营备受追捧

  从一位“门外汉”到导游再到一名专业的户外领队,这条路陈坚走了15年。他于2017年成立了海山户外运动有限公司,主打定制游,足迹踏遍了平潭大大小小的乡镇岛屿。

  “我们广受好评的一个项目,就是东甲岛的露营体验。”陈坚告诉记者,带队旅行的背后,是责任也是功课。享受着山河壮美,更需直面严酷。徒步以来,他先后穿烂了20多双鞋子。

  “小岛游,安全至关重要。”陈坚以东甲岛为例悉数列举准备工作:“前期要看天气,如若下雨或者是风浪大,渡轮和上岛安全便无法保证。因此每次我都会先去探探路线,再开启上岛行程。游客的健康状况也得时刻关注。”

  此外,陈坚还会在岛上教游客搭帐篷,向游客介绍岛屿的风土人情。“凌晨四点左右,我会提醒有需要的游客起床看日出。虽然辛苦,但能够交到好友并推广平潭,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他说。

  避开人潮人海,到东甲岛露营给游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五一期间,来自温州的林女士一行人组织了十余组家庭浩浩荡荡地向东甲岛进发,体验了三天两夜的露营。感受原生态的捡海螺、抓螃蟹;带上地笼和渔网捕鱼;在沙滩边放风筝和滑沙,还幸运地邂逅了“蓝眼泪”。

  “相比于只是住民宿看海,露营这样的体验真是太值得了,也给‘10后’的孩子留下了特别的回忆。”林女士点赞小岛露营,她告诉记者,有机会还会再来平潭玩。

  小岛游热选择多样

  塘屿岛、东庠岛、屿头岛……五一期间,这些岛屿俨然成了游客和海洋地理爱好者的风情宝地。

  摄影师朱虹专门从南京来到东庠岛,只为拍摄东庠岛上如彩色古堡的石头厝村落。

  朱虹在宣传片里得知,东庠石头厝与众不同,波浪形的屋顶,上面压着光滑润泽的鹅卵石。平潭话谐音意为“压浪”。渔家人出海,最大愿望就是风平浪静,捕得鱼儿满舱,取“压住风浪”之意。集“美貌”与内涵于一身的石头厝,打动了朱虹。“乘着五一小长假过来,虽然游客比想象中要多,但是也拍摄出了好照片。”朱虹心满意足地说道。

  如果说东庠岛是一座网红打卡点,那么前往荒无人烟的牛山岛便是科研之旅。5月1日12时起,福建省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当日上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直属二支队团支部结合伏休首日海上监管行动,联合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团委开展“激扬青春建功海洋”特别主题团日活动,登临领海基点岛牛山岛巡查。

  从近海处望去,牛山岛如同一只慵懒的“卧牛”,盘踞在水天之间,游弋于翻腾大海,尽情地沐浴阳光和海风。船只渐渐抵近牛山岛,海浪拍打岸边礁石的声音越来越响,岛上的灯塔逐步清晰起来。一登上岛,大家就分头展开执法巡查和海岛地形地貌、海岛生态研究等活动。虽然天气炎热,中午热辣辣的阳光将一个个年轻的面庞晒得黑里透红,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丝毫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作为一座少有开发的无人岛,这里是科研调查和样本采集的宝地。不仅如此,岛上怪石嶙峋,也很具有风光赏析之美。据了解,牛山岛还有着红色故事,更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随行科研人员说。

  • 出品: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 记者:郑也/文 见习记者 林君斌/摄
  • 责编: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