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滩区居民迁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山东省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山东投资规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支持政策最优的农村群众安置工程。

自2017年8月启动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今年5月底滩区迁建工程建设全面完成,10月底外迁社区全部完成搬迁,圆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

山东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突出规划引领,不折不扣落实迁建任务。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为统领,配套编制实施26个专项规划,构建完善规划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专项小组,协调解决滩区迁建重大问题,细化责任状、具化施工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动规划方案落地落实。

突出资源整合,戮力同心破解瓶颈难题。各级政府筹资173.9亿元,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约3万亩,简化审批流程, 缩短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半年以上,全力破解工程建筑材料阶段性短缺问题,有效保障了工程实施。

突出质量安全,全力以赴打造百年工程。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压紧压实市县属地管理责任和项目设计、建设、施工等参建各方责任,开展全覆盖检查活动15次,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

突出人民至上,做细做实确保群众满意。将滩区迁建与设施配套、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新建、改扩建88所各类学校,推动滩区内56处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完成83处黄河滩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集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全省滩区迁建绩效评价显示,滩区群众对迁建工作满意度为95.3%。

突出产业发展,谋深致远推动安居乐业。推动安置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加快44个产业园区或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106亿元,已完成投资67亿元,可吸纳2.9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各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亿元,在滩区迁建乡镇实施467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了滩区群众的“小康梦”。

下一步,山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省市县三级滩区迁建巩固提升机制,加快推进滩区迁建后续扶持工作,从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就业、强化金融支持、完善责任体系等方面加力帮扶、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努力将“黄河滩”变成“幸福滩”“金银滩”。

新黄河记者:杜林 编辑: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