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飞机去过东京成田机场的朋友,在降落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滑行道之间有农户和小房子,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在机场核心区呢?
这其实是日本当地农民强烈反对机场开发,并奋起反抗所导致的结果。这也迫使成田机场在拒绝搬迁的农户家和土地周围进行机场开发。
成田机场问题里的某些住户也被部分媒体报道为“日本最牛钉子户”,而与之相关的民众抗议活动也被冠以机场所在地成田市三里冢的“三里冢斗争”。
东京成田机场内部的农田——日本机场发展史、土地权利的力量、人民的决心和价值观
在机场核心区,任何不属于航空的东西都是罕见的。跑道、滑行道和飞机停机坪都需要空间。令人惊讶的是,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内还拥有大量的农田,时至今日还拥有5个农场和住宅。这些农田还在耕作,仍在种植农产品并在当地销售。
其实,早在成田机场建成之前,农田就已经存在了。在机场建设期间,遭到当地农户的强烈抗议。一些农民拒绝搬迁,现在仍有5人留在当地,成了“钉子户”。
在成田机场建成之前,东京的航空业依赖于羽田机场。羽田机场在1931年开通,它建在东京湾以前的填海土地上。数十年以来,机场从原来300米的跑道和小型航站楼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受限于周围环境的限制,羽田机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极限。
1960年代,日本政府预测未来的航空市场将得以大规模增长。而新的大型宽体客机波音747也将在1970年飞抵日本。1964年日本当局取消了对本国公民的旅行限制。
日本政府决定扩建羽田机场,并制定了扩建和新增机场跑道的计划。然而,这也会受到限制。海湾和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会影响羽田机场扩建计划。专家预测,所有的扩张计划,只能满足未来10年的增长。考虑到这一点,日本政府决定新建一座机场。
羽田机场还将面临污染和噪音的问题。羽田机场在建成运营时,还是螺旋桨客机时代。虽然机场方面在1962年就开始限制喷气式客机的运营时间,但这也是机场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1963年,日本交通省开始研究新机场的选址,并在1965年选择了富里村附近的一个地点。这是位于东京市中心外的千叶县农村。当地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也是兴建机场的必要条件,还能缓解羽田机场面临的噪音和污染问题。
富里村是当地的农业重镇,兴建机场意味着要拆迁一般的村庄和农田。然而,日本政府很少和当地的农民沟通,双方的矛盾很快激化。
政府担心农民的抗议耽误机场建设的周期,他们在1966年6月将机场选址改为距离三里冢村和芝山村约5公里的地方。那里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国有的,这能减轻拆迁的难度。
新机场选址的千叶省,长期以来都是农田。公元700年时,日本皇帝在那里开辟了农场和牧场,该地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在20世纪,这些地方成为日本皇室的农田。1920年代,日本皇室开始出售部分农田,二战后又出售了更多,但依然以农业为主。
1920年代后的居民大多是前武士家庭和他们的农户,后来一些贫民也搬了进来。因此,他们对辛苦开发的土地拥有强烈的感情。这也是他们强烈反对机场建设的原因。
1960年代后期,成田机场开始建设。1972年完成了第一座航站楼的建设,1978年完成第一条跑道的建设。当地的农户干扰了机场建设的进程,他们甚至推迟了机场开放的时间。成田机场最初定于1978年3月正式运营,后来被推迟至5月。失去土地的农民冲进机场,他们一度控制塔台,并造成了广泛的破坏。
图、上图为成田机场规划图、下图为成田机场现在的建成示意图
成田机场最早规划了5条跑道,但是他们在建设第2条跑道的时候就难以为继了。直至2002年,成田机场才建成缩水严重的第二条跑道。成田机场第一条跑道长4千米,第二条跑道只有2500米长。
除了机场建设受到严重延误,农民的持续抗议活动还让机场处于戒备森严的状态。机场开通仪式上,有14000名警察负责安保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到2015年),进入机场的人都需要出示身份证。
当地农民为了阻止成田机场的施工,还在机场内建造了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