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家湘菜馆味道正宗,还有古建筑风格,绝对适合爱拍照的你 东莞10大特色美食

转自《文化周末》

敦素会馆位于东莞地铁二号线榴花公园地铁站旁,他不只是一个餐厅,更像是文化的承载点。

走进会馆内,里面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类传统建筑装饰,置身其中,宛如回到遥远的国度。

其中尤以数十方古代匾额最为引人注目。

这里是一家口味正宗的湘菜馆,也是明清家具收藏会馆、宗祠匾额收藏会馆,主人黄卫华热心匾额收藏,十余年来跑遍各地打听搜集传统匾额,陈列于此,享受着欣赏品味之妙趣。这些匾额融中国传统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于一体,凝聚着古代思想艺术之精华,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东莞这家湘菜馆味道正宗,还有古建筑风格,绝对适合爱拍照的你

黄卫华

一方老匾诉说往事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自秦汉以来延绵二千多年,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匾额的释义,《说文解字》中作出了解释:“匾”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额”表达人们的义理、情感。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描绘江山则江山增色。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巍然大观,令人肃然起敬。

东莞这家湘菜馆味道正宗,还有古建筑风格,绝对适合爱拍照的你

(敦素居)

黄卫华的匾额收藏之路,始于2006年。当时他初到广东,结识了几位藏家友人,常常相聚闲聊,也因此涉足收藏行业。他没有盲目从众,选择诸如字画、玉石、陶瓷之类的热门藏品,而是将目光转向相对偏门的匾额收藏。“我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难以言状的亲切感,那时家乡湖南衡阳有不少老祠堂,上面挂着的牌匾令人印象深刻。现今虽然大部分匾额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逐渐遗失损毁,但在一些偏远乡村,宗祠牌匾仍然有不少留存了下来。”黄卫华说道。

“敦素居”是黄卫华所藏的第一方牌匾,木料通体漆上棕色,内文敷贴金箔,显得雍容华贵。关于其来历,流传着一个饶有趣味的民间故事:相传清末慈禧太后携家眷侍从逃难前往西安,途经山西时在一户人家留宿,受到热情款待,临行时分文不取,慈禧太后遂令一位皇子当场题字“敦素居”相赠。黄卫华说:“‘敦素’意即敦厚朴素,出自古代《千字文》中‘孟轲敦素,史鱼秉直’的诗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今虽然无从考证,但这方牌匾无论从书法、制作上看都属上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东莞这家湘菜馆味道正宗,还有古建筑风格,绝对适合爱拍照的你

(奉旨恩荣)

多年的收藏经历让黄卫华对匾额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介绍起心爱的匾额时,他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了。“‘奉旨恩荣’竖幅匾额由皇帝御赐,代表着莫大的家族荣耀,古代文武百官经过此地时必须下马;‘朝议大夫’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牌匾,‘朝议大夫’四字以官阁体书写,代表当时的一种官阶职务,可参政议政;‘捍卫黔封’是明清时期由王公重臣或封疆大吏所赐,送予贵州宣慰府,表彰其安定边陲的功绩……”从出处、掌故、题铭、内容到流传情况,黄卫华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数笔刀痕铭刻历史

匾额被誉为建筑的“眼睛”,多以木质为主,其制作技艺相对复杂且秘不示人,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木料的雕刻分有平板阳雕、平板凹雕、平板漆字、图腾雕框、镂空图腾雕框等形式;字的刻法有中凹阴刻字、中凸阳刻字,阴刻为凹陷状,阳刻为凸起状,无论阴刻阳刻皆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牌匾的加工尤为繁复,以五至七道大漆做底,阴干打磨后刷上数层桐油,制作完成后可保存数百年不朽。

(雍宫拔萃)

“为匾额题字的人也有讲究,主要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和书法家。在古代,显贵名人题字的牌匾象征着家族的地位和身份,是一座宅邸最好的装饰品。”黄卫华说,无论是在巍峨高大的宫殿,还是在典雅韵致的厅堂,抑或在庄严肃穆的家族宗祠,匾额总是高悬于最中央最抢眼的上方,供人们仰望。它浓缩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粹,文学诗词、道德伦理、汉字书法、木雕技艺等皆有所展现,也正因此,黄卫华对匾额收藏情有独钟。

(儒林第)

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研涛,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行笔髓。匾额不仅是弥足珍贵的工艺精品,也是难得的历史文物,反映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信息。从匾上的蛛丝马迹追根溯源,透过文字解读历史,也是黄卫华的一大乐事。“儒林第”属于明清时期书房匾,右边刻有“钦命广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布政使为”,这说明此匾是明清时期广东省布政司(地方最高行政机关)布政使所赠,左边的“布政司理问陈金麟”则是牌匾的主人,由此可见,这是上级褒奖下属送出的官匾。

(捍卫黔封)

在这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而富有诗意的国度,曾经高悬于屋檐之下、昭示门户的匾额,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的变迁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作为文化收藏,古代牌匾仍然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藏家黄卫华在一方方匾额中追寻历史的印记,更将之悉数公开放置于敦素会馆内,让食客在大快朵颐之余认识匾额文化,品味人文历史的馥郁芬芳。

本文将在一点资讯“对话广东”、网易“东莞客”、搜狐“对话东莞”、腾讯“对话东莞”同步发布

1、厚街烧鹅濑粉

每日必吃的美食之一,吃过多少碗根本数不过来

东莞10大特色美食

2、三禾宴

季节性的特有美食,虽然很丑,但是超好吃的!!!

东莞10大特色美食

3、东坑糖不甩

像是汤圆,黏而不粘,东坑几乎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做糖不甩,有点羡慕东坑的同学啊

东莞10大特色美食

4、道滘绿豆饼

道滘最传统的美食之一,一代代相传,是道滘历史上浓厚一笔啊

5、中堂槎滘鱼包

鱼肉做成的皮抱着鱼肉馅料,肉嫩可口,正!

6、糖环

过年过节的小吃,寓意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7、眉豆糕

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可惜东莞现在做得好吃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8、蟛蜞粥

相信麻涌的同学不会陌生,捉蟛蜞还挺好玩的

9、塘厦碌鹅

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煮的时候,香飘十里!

10、樟木头客家酿鲮鱼

客家原始风味的酿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