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美食|油煎毛豆腐 四季黄山 相约春天 | 美食带你游安徽 | 点豆成金的“徽州第一怪”:毛豆腐

毛豆腐是安徽徽州地区特色传统名菜,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系以本省屯溪、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它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

徽州美食|油煎毛豆腐

所需食材

毛豆腐10块(约500克),小葱末5克,姜末5克,酱油25克,精盐2克,白糖5克,味精0.5克,肉汤100克,菜籽油100克。

徽州美食|油煎毛豆腐

制作方法

将毛豆腐每块切成3小块。平底锅放在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毛豆腐放入,两面煎成呈黄色,待表皮起皱时,加入葱末、姜末、味精、白糖、精盐、肉汤、酱油烧烩两分钟,颠翻几下,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起锅装盘即成。

徽州美食|油煎毛豆腐

菜品特点

此菜外皮色黄,有虎皮条状花纹,芳香馥郁,鲜味独特。制作时油煎不可过火,否则发生焦糊现象,影响菜品的色泽和口味。

历史文化

明太祖朱元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因家贫困,曾给财主家放牛帮工,每在白天放牛后,半夜就要起来与长工们一起帮磨豆腐,他年纪虽小,但做事很勤快,颇得长工们喜欢,因此,长工们尽量照顾不让他干重活。后被财主知道很不满意,便将他辞退回家了。朱元璋没办法,只得和附近一座庙跟前的小乞丐们混在一起。长工们可怜他,每天从财主家偷出一些饭菜和鲜豆腐,藏在庙的干扰草堆里,到时朱元璋就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不久,父母兄相继亡故,朱元璋更是孤无所依,便入寺当了和尚。因朱元璋最喜食豆腐,初时,长工们仍照样送来藏放草堆里。一次寺里一连几天忙着做庙会,长工们见藏放的豆腐原封不动就没有再送了,当庙会结束,朱元璋记起去取豆腐,发现豆腐上已长满了一层白毛,他就拿回庙中,偷偷地弄来油煎食之,觉得味道更香鲜无比。以后,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油煎毛豆腐便成了御膳房必备佳肴。油煎毛豆腐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菜。

王致和

“徽州毛豆腐,打个巴掌都不吐”。 相传古时有一名叫王致和的学子,多次科举落第,自认只有卖豆腐的命,便接过父辈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结果一日天气闷热,豆腐滞销,他顺手将多余的豆腐铺在稻草上,洒上盐水,打算日后自家食用,过几日因为事多,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记起,那豆腐已是色变毛长,茸茸密密,他自认晦气,打算倒掉,不经意用手掰下一点用舌头舔尝,居然尝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咸粘味,于是他便放些油及佐料下锅煎烤,一时奇香四溢,出锅口食,更是鲜美无比,从此潜心做起毛豆腐的生意,且越做越大,做到了京城,还被收进了御膳谱,成了宫廷佳肴。

(来源:徽州大论坛)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美食带你游安徽”,邀您共品“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

四季黄山 相约春天 | 美食带你游安徽 | 点豆成金的“徽州第一怪”:毛豆腐

#毛豆腐#

“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这句民间俗语说的便是一道徽菜毛豆腐。

毛豆腐是黄山最有特色的美食之一。将豆腐切成小方块,然后撒上少许盐腌制一下,放在太阳下晒干或是用炭火烘干保存。由于气候比较湿润,几天后长出了雪白的绒毛,由于豆腐上长着毛,便取名“毛豆腐”。歙县披云山庄有限公司餐饮总监、非物质文化遗产徽菜传承人曹向忠介绍说:

“毛豆腐的毛是一种食用菌、有益菌,类似于香菇、木耳、金针菇,天然发酵而来,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12。毛豆腐根据季节不同,温度不同,菌丝有长有短。有兔子毛,有蓑衣毛,有老虎毛等等。”

四季黄山 相约春天 | 美食带你游安徽 | 点豆成金的“徽州第一怪”:毛豆腐

曹向忠说毛豆腐的制作过程不同于普通的水豆腐,从选料到工艺,都较为讲究。

好的徽州毛豆腐,得从优质黄豆食材开始,点卤做豆腐,到发酵长毛,煎烤火候和器具,用的农家菜籽油,每个细节,每道工序,都有极高要求。

毛豆腐家常的烹饪方法是将发酵后的豆腐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发黄,再加入调味品烧烩,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一碗咸鲜微辣、质地软嫩、香气独特的毛豆腐出锅啦,挑动着你的味蕾,定会让您食欲大增。

四季黄山 相约春天 | 美食带你游安徽 | 点豆成金的“徽州第一怪”:毛豆腐

曾经有人说“徽菜非菜”,每一个菜系的传承发扬都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徽菜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地方特色美食上,还凝聚着徽文化的精髓。

而说到这毛豆腐,还得从朱元璋说起,当年,朱元璋兵败逃至休宁临溪,饥不择食吃出了“毛豆腐”。朱元璋做了皇帝,油煎毛豆腐便成了御膳房必备佳肴。现今起名为“虎皮毛豆腐”,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菜。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让这道来自徽州的普通却又独特的美味家喻户晓。

毛豆腐这种藏在深闺中的美食惊艳了全国,名扬神州大地,在全国各地热销,成为黄山的一张新名片。无数黄山人也是用“小小豆腐块”叩开致富的大门。

黄山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科科长胡声波介绍说,目前毛豆腐年产值约1亿元,多以小作坊生产为主,这对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政府这一块,一个是挖掘我们这道菜的内涵。在各种活动中,宣传推广这道菜,包括在《舌尖上的中国》上的宣传。然后在一些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当中,也推荐这道菜。在生产销售这个环节,我们鼓励一些企业申报品牌,比如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说安徽老字号。毛豆腐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带动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市民和游客这块有良好的口碑。

下一步我们也想借鉴这种徽州臭鳜鱼的生产方式,引入标准化生产,来进一步做大毛豆腐产业。”

在哪儿能吃到最正宗的毛豆腐呢?歙县披云山庄、小鲍徽菜馆、老街第一楼、徽州区呈坎罗氏毛豆腐,都是当地特色的毛豆腐推荐体验店。屯溪老街,名店名吃荟萃,游客几乎可以吃到徽州所有的特色美食,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毛豆腐。

歙县披云山庄有限公司餐饮总监、徽菜非遗传承人曹向忠说,吃徽菜,不止是是吃美食,更是品文化:

“让更多的客人来到徽州,感受到的不仅是菜肴的美味,更是徽文化。不仅只是一块做好的毛豆腐,更有徽州的小二挑上骆驼担,在边烹饪、边品鉴美食的同时,告诉你小小的一块豆腐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氤氲三月,春暖黄山。如果您想体验世界遗产、经典徽味之旅,不妨走西递景区—宏村景区—《宏村阿菊》—黄山风景区这一条路线。

如果您要来一次印象徽州、文化徽味之旅,不妨沿着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黄山市城市展示馆—中国徽菜博物馆—徽州糕饼博物馆—屯溪老街或黎阳in巷街区—徽州古城—渔梁老街,去追寻梦中的那抹青砖黛瓦马头墙,去品尝那魂系梦绕的徽州独有的毛豆腐。

END

来 源: 安徽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