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名嘴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要把台北故宫文物和国民党打包送回去 南京一座低调故宫,曾面积超百万平米大于北京故宫,如今只剩残景
9月6日,有国民党党员在自家的全代会上提议,向民进党当局抗争,要求将台北故宫的门票收入划归国民党。
此事不断地在岛内社会发酵,绿营媒体和政客更是借机消费国民党。
泛绿阵营中的时事评论员苦苓,就在一档政论节目中表示,台北故宫中的文物其实是国民党“偷”来的,要把它们同国民党一起打包送回中国大陆。
据了解,相关节目于9月7日晚上线播出。
在这档名为《辣新闻》的绿营节目中,苦苓直言,“(台北)故宫国宝不是台湾的,是国民党带来的,稍微修正一下,是国民党‘偷’来的。”
之所以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苦苓解释说是因为,在决定将文物转运至台湾时,蒋介石已经下野。正因为是“偷”的,所以民进党当局成立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清算起国民党来更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随后,苦苓又称,有基于此,要把台北故宫中的文物和国民党一起打包送回中国大陆。

世人皆知,台北故宫典藏的近70万件艺术品和文物,大部分都是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处的皇家旧藏,后因战乱转运至台湾。
历史资料显示,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有了退守台湾的计划,因此下令要求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负责人是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的杭立武。
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陶孟和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能成功。

另据了解,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以“因故不能视事”的名义宣告引退,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下野。

此前,民进党当局大搞“转型正义”时,有蓝营人士就指出,如果按照绿营清算党产的逻辑,应先将当年国民党带到台湾的黄金和故宫文物归还国民党或大陆。
对于此次要将台北故宫门票收入划归国民党的提议,国民党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国民党代表、台南市议员蔡育辉认为这只是“喊爽的、自慰而已”,对于国民党的形象没有加分。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说到故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北京故宫,那恢弘大气又非常具有规模的古建筑已经享誉海内外,然而中国除了北京故宫外,在南方一座古都还拥有一个故宫,那就是南京故宫。

其实在南京乃至江南地区很多人都知道南京故宫的,但是在全国知名的人却并不是那么多,很多时候询问外地人你知道南京故宫吗,大多数人都会很疑惑的说故宫不是在北京吗?这就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尴尬了。

南京故宫,又称为明故宫,是明朝时期京师应天府的皇宫,旧城也叫紫荆城,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南京故宫明显是先与北京故宫修建的,而且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显示,南京故宫是北京故宫的修建蓝本,在当时的明朝南京故宫的规模比当今北京故宫还要宏大,只是后来明朝故宫迁都北京南京故宫从此开始衰败。
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集成,它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完工,前后历时26年,整个皇城周长为10.23千米,宫城周长3.45千米,皇城在外,宫城在内,皇城与宫城合称为“皇宫”,城门7座,皇城的正南门为洪武门,共有内、二、外三道城墙,内城称‘紫禁城’,高15.15米,墙底宽6.9米、顶宽6.4米。
南京故宫当时建造之时用了约9万人,涉及技艺、军士、民夫等各种工匠,故宫坐北向南,南京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美誉,朱元璋为做皇帝后,选了一处"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于是就有了壮丽巍峨,盛极一时的南京故宫。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后来战乱和迁都,明朝国力衰退和南京地位的不断弱化,又是夏季雨水浸泡,又是遭遇大火,太平天国时期又拆宫墙砖石,明故宫的破坏真的是很彻底了,如今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残景,有些地方只能看到一些房屋的基座和石柱。
现在,我们作为旅游的人走进南京故宫,还能在里面看到明故宫遗址,殿宇重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明朝宫殿,真是气宇轩昂,霸气侧漏,想想被毁的古建筑,真的是一大遗憾,不过看风景就是这样,凡是都不会是完美的,总有一些遗憾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当下的人对于北京故宫的宠爱就显得理所应当。
南京故宫,曾经恢弘浩荡的建筑,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古代建筑顺应天人合一,它还影响了如今在国外的韩国首尔景福宫、越南顺化紫禁城、琉球国首里城等宫殿,而清朝时期的故宫更是在它的影响下,其建筑风格、装饰风格都基本保留,如今,我们看到很多古建筑群的装饰都有这种类似的风格,这些都是受到当时明朝建筑的影响。
如果,明故宫没有被破坏,也许今天人们就不会蜂拥而去的到北京了,因为南京故宫的规模更为巨大,对于这样一处基本被毁掉完的景点,你来到这里有什么感想?
如果你到南京旅游,这里算是一处不可或缺的旅途形成,因为在了解历史的时候,我们更要对当下的美好倍加珍惜,因为一切的美好都不是无缘无故,它存在就有它的道理,而失去的也并不完全是一种遗憾,因为失去我们才会更珍惜。